《弟子規》,到底該不該學?


《弟子規》,到底該不該學?

《弟子規》作為入門的國學經典,一直以來備受爭議,人們對《弟子規》評價也是褒貶不一,那《弟子規》,到底該不該學?

看完這篇文章,或許你就會在找到答案。

首先,在論述一部經典是否是值得學習的,我們先要了解一下,這本書的作者、成書年代、是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當今時代的孩童教育是有借鑑的價值?我們從這幾個角度跟大家分享。

關於作者、成書年代

弟子規的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間的教書先生李毓秀,他創辦了一個學校叫敦復齋,講學很成功,當時的人都稱他“李夫子”。他根據古人教授童蒙的經驗加上自己的教學實踐,寫成了《訓蒙文》,後來由清朝時期的賈存仁改編成為《弟子規》。《弟子規》的內容是依據《論語》學而篇中的第六條: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編撰而成,汲取了孔子的教育智慧。我們都知道孔子是萬世師表,至聖先師。是我國曆史上影響力巨大的一位老師,他的觀點對於今天的我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弟子規》的主體思想來源於孔子的教誨,所以《弟子規》開篇就講:弟子規、聖人訓。

是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進入21世紀以來,至少有一億多人在學習《弟子規》。我們也看到現在的很多幼兒園也都在學習《弟子規》,而且《弟子規》還有“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規”,這樣的說法。

《弟子規》,到底該不該學?

對當今時代的孩童教育是否有借鑑的價值?

從文章的結構看:全文3字一句,內容押韻、便於閱讀、記憶背誦,它並不像傳統經典那樣晦澀難懂,是很好的啟蒙讀物

從內容上看:《弟子規》全文包含7個部分,具體的將在家如何孝敬父母、出外如何尊敬長輩、如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何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如何關愛他人,如何親近有仁德的人,如何學習這些問題,都涵蓋在弟子規裡,通過學習弟子規,可以幫助孩子輸入正確的價值觀,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從識字認字的角度:《弟子規》全文共有1080字,其中不重複的漢字也有486個,在學習《弟子規》的同時,還能幫助孩子識字,益處多多。

除此之外《弟子規》還有什麼益處?

當今時代,我們看到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叛逆,親子關係越來越難相處,青少年自殺問題、校園欺凌現象,都讓我們不寒而慄,究竟該如何教育子女,是我們每個父母都十分關心且關注的話題,而《弟子規》正是家庭教育的一劑良方,《弟子規》不僅僅是孩子學的,也是大人學的,通過學習《弟子規》、力行《弟子規》一定會收穫滿滿,在後續的文章中我還會繼續跟大家分享《弟子規》與學校教育、《弟子規》與家庭教育、如何學好《弟子規》。

綜上所述,《弟子規》,到底該不該學?想必您的心中已經有答案了吧。

感恩您的閱讀,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把它分享給更多的人,因為分享,也是一種美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