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成了鑑別傻叉的一種學問?

前幾天看到六神磊磊寫的一篇文章,文中這樣說道:在當下,一個人如果開口就談《易經》,傻叉的概率大概有60%;一個人如果開口就談《弟子規》,傻叉的概率大概有90%;如果又是《弟子規》又是《易經》的,百分之百是傻叉,沒跑。

寫金庸的六神磊磊為什麼會這樣說呢?我想這和近幾年關於“國學”“傳統文化”的議論有關,又出現了“女德班”輿論,那麼《弟子規》到底算不算糟粕,有沒有必要學呢?

《弟子規》原名叫《訓蒙文》,我們可以從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這是一部訓誡、教導的書,從言從川為訓,而《弟子規》全文1080字中,“勿”有43個,“則”9個,”必“8個,”須“4個,”莫“3個。總的來說就是不能、不能或必須。全文有些生硬,不可商量,就像父親教訓兒子一樣“你必須聽我的!我是你老子!”這樣的教育形式顯然是不適合現代的教育體系的。

《弟子規》中有些內容也有不合時宜的。比如:“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話說多,不如少”,“聖與賢,可馴致”……

還有更多人反對學《弟子規》是因為所作之人為一個不知名的秀才,一箇中學畢業生寫的弟子規,有啥資格稱精華?其實這大可不必,《弟子規》有糟粕這是毋庸置疑的,傳統文化中都有糟粕,這是時代的侷限,任何事物都有其產生的時代背景。

《弟子規》被如此批判,只不過被有些“傻叉”給玩壞了,那些不懂裝懂,似懂非懂的人,挑著國學的大旗招搖撞騙,附庸風雅。豫章書院和女德班先後被曝光,一個迫害了孩子,一個迫害了女性。

對待傳統中華文化,一定要揚棄,“揚棄”並不是簡單的刪減,而是要與時俱進,再作解釋,比如《二十四孝》中的一些內容落了伍,但當代人在繼承的基礎上創作了《新二十四孝》,這就兼顧了傳統性和時代性。


啟蒙一直是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務和內容,撇開《弟子規》中糟粕不談,其中可以提煉出重要的精神品質。比如,在生活方式上要做到“謹”,保持恭謹、謹慎態度。(“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淨手”“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在待人接物上要“信”,言出必行、友善待人。(“凡出言,信為先”“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 這些都是可以弘揚的優秀品質。

“重視家庭、重視家教、重視家風”,作為傳統蒙學讀物的代表之一,《弟子規》是具有可挖掘性,但是一定不能抬高,抬空,不能忽視蒙學教材的社會適用性問題,對於其中不合時宜的部分,應當大膽刪改、古為今用,真正理解其中可用,可繼承的東西,讓那些不學無術的“傻叉”無處施展他們的花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