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一词是谁提出的?抗日战争时期怎么做到广泛传播的

“中华民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获得认定的56个民族的统称。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未被官方识别的民族。那么,是谁最先提出“中华民族”这个概念的?

“中华民族”一词是谁提出的?抗日战争时期怎么做到广泛传播的

“民族”一词的现代意义,在十九世纪末从日本传入我国。1899年,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一文中,通过评价欧洲世界史著作,使用了现代意义的“民族”一词。

“中华民族”一词是谁提出的?抗日战争时期怎么做到广泛传播的

两年后,梁启超发表的《中国史叙论》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并将中国上千年的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第一个是上世史,从黄帝到嬴政统一天下,是为中国之中国。那时,是中国民族发达、相互竞争、团结的时代。第二个阶段是从秦朝到清乾隆时期的中世史,是为亚洲之中国。期间,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也是相互竞争最激烈的时候。第三个是近世史,从乾隆末年开始,为世界之中国,是中国民族和全亚洲的民族与西方民族交流、竞争的时代。

1902年,梁启超在“中国民族”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一词。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梁启超对“中华”一词还做出了说明。他在论述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思想地位时,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至此,“中华民族”这个词汇正式诞生,一直沿用至今。

“中华民族”一词是谁提出的?抗日战争时期怎么做到广泛传播的

1905年,梁启超写了一篇名为《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的文章,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民族的多元性和混合性。他在文章中断然下了一个结论:“中华民族从一开始就非一族构成,而是由多民族混合而成。”他真正完成了“中华民族”一词从形式到内容的革命性创造,这时的“中华民族”指中国境内的所有民族。1907年,晚清著名立宪派代表杨度也成了“中华民族”一词的早期使用者,该词也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因为“中华”是中国词,但“民族”却是西方词。

1912年初,孙中山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思想。1924年,他的“中华民族”理念,逐渐成了民国政府的行动纲领。后来,老蒋也认同孙中山的理念,还打出了“复兴中华民族”的口号。

“中华民族”一词是谁提出的?抗日战争时期怎么做到广泛传播的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这个词传遍了大江南北,深深印在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包括在海外的华侨。为何这个词会在日军侵华期间,大肆传播?有专家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大规模的抗战让大部分中国人有了共同的历史命运与集体记忆;二是战争导致的人员迁徙,打破了原来的地域隔绝;三是两党联合与全民族的统一战线让中华民族主义深入人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华民族”这个词会深深印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