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皇帝朱由榔信奉一个“逃”字,最终却逃无可逃,只能结束一生

南明皇帝朱由榔信奉一个“逃”字,最终却逃无可逃,只能结束一生

南明的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榔应该算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最后一个汉人皇帝,他虽然是南明的末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但实际上作为一个末代皇帝,他自从成年就开始一直奔波在逃跑的路上,它几乎经历了所有末代皇帝能够体会的心酸。这位永历皇帝生在北京顺天府,天之骄子的身份让他的前半生过的十分顺遂,他在登顶皇位的时候也是十分顺利的,但这一切都随着清军攻入云南而破灭了,永历皇帝自此开始了自己逃跑的一生,他应该算是一个遇到困难就想要三十六计走为上的皇帝,几乎在任何一场看似没有胜算的战斗之中,他都会首先成为第一个逃兵。但是即使他躲躲藏藏,甚至为了保住性命夺到了缅甸国,却依旧没有逃过自己的死亡危机,最终他还是被带回了昆明,并在同年的六月份被当时的吴三桂绞死了。

南明皇帝朱由榔信奉一个“逃”字,最终却逃无可逃,只能结束一生

永历皇帝顺遂的前半生

天启三年永历皇帝朱由榔在北京出生,当时的北京被称作为顺天府,没过几年,他就跟着自己的父亲到了自己的蕃地成为了这个地区的“小皇帝”,他的童年时期因为父亲的缘故过的十分的顺遂而又欢乐,后来在崇祯六年的时候,他被封为永明王。这个时候明朝已经处于即将崩盘的这样一个时间段里,于是很快这位被册封的永明王就只能跟着自己的父亲逃到了现在的湖南地区,但是在战乱之中他却不幸与自己的父亲走散了,后来他被当时的大西军俘虏。就在这非常危急的时刻里,他被当时潜伏在这个军队的明朝官员保护了起来,因为有忠心的官员保护,他才能够顺利的死里逃生,回到了广西,与自己的父亲团聚。根据《明史》记载:“(朱常瀛)世子已先卒,次子安仁王由楥亦未几卒。次由榔,崇祯时,封永明王。”朱由榔可以说是幸运的,因为他的父亲和他的哥哥相继死去,他才能够继承父亲的位置,但同时他又可以说是非常不幸的,因为在哥哥和父亲死去的时候,明朝已经处于一个分崩离析的状态,而他本人的怯懦和微薄的才能根本不足以支撑整个王朝的延续,换言之,他的上位等同于一个灾难,这是一个对于明朝和他自己来说都是灾难的结果。

也正是因为永历皇帝朱由榔这种十分怯懦的性格,才让他在整个明朝的覆灭过程中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在当时的明朝皇室成员大规模的死亡之下,本来身份并不占优势的他却因此凸显了出来。当时的大臣按照明朝的继承制度选定了他为唯一的继承人,于是在当时几个权臣的推举之下,选择了他来监察国家大事,为之后登上皇位成为皇帝积累工作经验,朱由榔就这样在广东地区开始了自己监国的工作。 根据《明史》记载:“三年八月,大兵取汀州,执唐王聿键。于是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巡按王化澄与旧臣吕大器等共推由榔监国。母妃王氏曰:“吾儿不胜此,愿更择可者。”魁楚等意益坚,合谋迎于梧。十月十四日监国肇庆,以魁楚、大器、式耜为大学士,余授官有差。”

南明皇帝朱由榔信奉一个“逃”字,最终却逃无可逃,只能结束一生

永历皇帝朱由榔的逃跑生涯

在永历皇帝朱由榔这份监国工作刚刚干了七天之后,却突然传来了赣州失守的消息,而且这种失守的消息来势汹汹好像敌人很快就要到达眼前一样,许多大臣因此开始慌乱,甚至有人在听到这种消息之后就已经逃走了。这个时候许多大臣试图稳住朱由榔,但这这些人的镇定也只维持了四天而已,在四天过去之后他就逃跑了。在刚刚监国的时候就发生了这样一种事情,这位还没有登上皇位的实习皇帝已经失去了大多数人的信任,他的逃跑和怯懦也在这件事情上展现的淋漓尽致。根据《明史》记载:“是月大兵取赣州,内侍王坤仓卒奉由榔仍走梧州,式耜等力争,乃回肇庆。十一月,唐王弟聿钅粤自闽浮海至粤。时闽旧臣苏观生撤兵奔广州,与布政使顾元镜、总兵官林察等谋立聿钅粤,伪号绍武,与由榔相拒。”这一次的逃跑让当时的许多大臣真正的认识到了自己举荐的这位皇帝的脾性,朱由榔本身的品格并没有很大的问题,但如果要按皇帝的标准来要求他的话,他完全是不合格的,他性格之中怯懦的部分占比重太高,他习惯性的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选择去逃避,而不是迎难而上。在他逃跑之后,立刻就有其他的明朝皇室人员抢在他的前面称帝了。

南明皇帝朱由榔信奉一个“逃”字,最终却逃无可逃,只能结束一生

虽然,朱由榔才能并不出众,但是他懂得收拢民心的重要性,所以在他得到别人称帝的消息之后,他再一次的回到了广东地区,想要收回已经失去的民心,为了防止再次发生意外,他快速的登基成为了另外一个皇帝并且改年号为永历。也是从他登基为帝开始,双方之间的战役正式打响,在他们双方进行内战的同时,清朝的军队也并没有停下脚步,最先被消灭的是绍武帝,在他和自己的大臣自杀殉国之后,广东彻底沦陷了。这个最大的敌人死去之后,永历皇帝朱由榔的处境变得极其危险,当时的清军开始对他步步紧逼,而他的部署和兵力都严重不足,在清军的猛烈攻势之下只能够节节败退,最终迫于无奈的他在隆武二年的时候再一次地逃到了广西梧州。但是广西梧州也并没有坚持太长时间,他只能够再次从广西梧州又仓皇的逃到了苏州桂林,然后他在自己的大臣的劝说之下又离开了桂林,到了现在的广西境内。

根据《明史》记载:“是月由榔亦自立于肇庆,伪号永历,遣兵部侍郎林佳鼎讨聿钅粤。会大兵由福建取广州,执聿钅粤,观生自缢,祭酒梁朝钟、太仆卿霍子衡等俱死。肇庆大震,王坤复奉由榔走梧州。 明年二月,由平乐、浔州走桂林。魁楚弃由榔,走岑溪,降于大军。既而平乐不守,由榔大恐。”

就在永历皇帝朱由榔为了自己的生死存亡疲于奔命的时候,他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身边的大臣正在绞尽脑汁的想要把自己送给当时的清军作为投降礼物,以保全他们自己的性命,永历皇帝朱由榔仿佛从逃跑的那一刻就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任何能够保住性命的途径都成为了他紧紧抓在手中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因为这种非常怕死的心理和怯懦的表现,才让当时的大臣们抓住了他的弱点,控制了他的行动能力。其实他的这种心理早在他第一次逃跑的时候就已经显露了出来,每一次面对战争和失败之时,这位末代皇帝都会选择第一时间收拾自己的包袱逃走,对于他来说,他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死亡的恐惧,而不是对于整个国家和百姓的责任感,他能够一次又一次地逃到云南,广西等地方除了那些忠心耿耿的臣子在助力之外,更多的是一群又一群的明朝百姓在战争前线用生命为他争取逃跑的时间。

南明皇帝朱由榔信奉一个“逃”字,最终却逃无可逃,只能结束一生

其实朱由榔不明白的一点是,在当时的那种政治环境和军事条件之下,他根本不可能保全自己的性命,不论他逃到哪里,最终只有一个死亡的下场,而历史事实也确实如此,尽管最终他逃到了缅甸地区,却还是被人出卖并被绞死在了风景如画的昆明。根据《明史》记载:“缅人于赭硜置草屋居由榔,遣兵防之。 十七年,定国、文选与缅战,索其主,连败缅兵,缅终不肯出由榔。十八年五月,缅酋弟莽猛白代立,绐从官渡河盟。既至,以兵围之,杀沐天波、马吉翔、王维恭、魏豹等四十有二人,详《任国玺传》。存者由榔与其属二十五人。十二月,大兵临缅,白文选自木邦降,定国走景线,缅人以由榔父子送军前。明年四月,死于云南。六月,李定国卒,其子嗣兴等降。”

朱由榔对政治利用价值在他失去皇帝这层外壳之后就已经大打折扣了,尽管当时的缅甸王愿意为了他的利用价值收留他,但是在清军一次又一次的猛攻之下,他还是被贡献了出来,这位用尽一生的时间在逃避死亡的皇帝,最终还是没能彻底逃脱掉自己的命运,他还是永远的被留在了逃跑的路上。

南明皇帝朱由榔信奉一个“逃”字,最终却逃无可逃,只能结束一生

总结

在《石匮书后集卷第五》里,张岱是这样记载这位南明末代皇帝的“福王粗知文墨,鲁王薄晓琴书,楚王但知痛哭,永历惟事奔逃;黄道周、瞿式耜辈欲效文文山之连立二王,谁知赵氏一块肉,入手即臭腐糜烂。如此庸碌,欲与图成,真万万不可得之数也。”也许这句话里的记载内容并没有完全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这句“永历惟事奔逃”却是非常形象而又真实的描述出了这位末代皇帝面对事情的逃避心态,在他用尽一生使用逃跑的技能躲避祸事的时候,却没有想到自己的逃跑战术还是没有躲过死亡的追击,他就这样永远的留在了云南地区。

参考文献:《明史》、《石匮书后集卷第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