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宁铂:10岁进入中科大少年班,后为摆脱枷锁而削发为僧

“神童”宁铂:10岁进入中科大少年班,后为摆脱枷锁而削发为僧

人是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卢梭

甘罗十岁为宰相,文姬六岁辨弦音。所谓神童,便是幼而敏慧、少而老成、名垂青史、耳熟能详的大人物。但身为神童的宁铂,人生轨迹却截然不同。

他既没有如方仲永一般泯然众人矣,也没有像历代神童一般千古留名,而是选择青灯古佛常伴,渐渐隐去了身迹。身为“神童”他是令人惋惜的,但作为一个“人”,他无疑打破了无形的枷锁,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做回自己人生的主人。

一、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1968年,在江西赣州,“神童”宁铂出生。据当时的报道,宁铂2岁半的时候已经能够背诵30多首毛泽东诗词,3岁时能数100个数,4岁学会400多个汉字,五岁便上学堂,6岁开始学习《中医学概论》和使用中草药,8岁就能下围棋并熟读《水浒传》。在普通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宁铂便展示出了与这个年纪不符的超常智力

但古今中外神童比比皆是,无一不聪明绝顶,让人拍手称奇。宁铂要做便是要做中国第一神童。1977年,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倪霖,致信当时兼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举荐这位神童。当年11月3日,方毅副总理批示中国科技大学,将宁铂收入大学。

“神童”宁铂:10岁进入中科大少年班,后为摆脱枷锁而削发为僧

自从举荐信一事开始,宁铂便成为舆论的焦点人物。宁铂在入学之前曾去拜访过倪霖,倪霖也曾和他坦言自己对他有两点担忧:一是宁铂被捧得太高,他需要自己认清自己;二是宁铂太过早熟,早恋倾向严重,希望他克制自己,以学业为重。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两个问题贯彻宁铂的前半生,他深陷其中,无法认清自己的内心。

等到时过境迁,宁铂也醒悟道:自己的确忘记了这些教诲,当时他还太年少,不知晓捧得越高摔得越惨的人生道理,他只知道众星捧月的感觉好不惬意快活。

二、朝为读书郎,暮登百家堂

10岁的他因一封给当年国务院副总理的举荐信进入中科大少年班小小年纪和时任副总理方毅对弈却连赢两局这使他名声大噪。在一众学子中,宁铂显得格外突出耀眼,如同一个明星一般。当时正值恢复高考,全国都笼罩在对知识分子的热忱情绪中,这被后世称为“科学的春天”时代,却是宁铂噩梦的时代。

“神童”宁铂:10岁进入中科大少年班,后为摆脱枷锁而削发为僧

报纸上处处有他的身影,甚至连手抄报上也有他的光荣事迹。宁铂变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全国上下热切地注视着这位“中国第一神童”的一举一动,争相报道他的聪明才智,极力赞美这位“神童”的出现。在这样的注视下,宁铂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并不是为了自己而学习,而是为了国家为了全国人民而努力。

这样的认知使得青春期的他无比痛苦,他变得敏感又极端,在无边的枷锁之中没有人告诉他怎么去寻找前方的道路。因为每一位神童的成功经历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但不是每一位神童都如他一般饱受出名的困扰。

“神童”宁铂:10岁进入中科大少年班,后为摆脱枷锁而削发为僧

他苦“神童”久已,在二十年后的一档节目中,他面红耳赤情绪激动的不断抨击“神童教育”,将二十年的苦水一一道出,却换来现场观众的不以为意与不置可否,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他们大概只觉得这个中年人无比吵闹。

三、世人谁知天才苦

看似波澜壮阔的一生却蕴含着许多悲苦,痛苦的根源来自于人们对他的期望值太高了,他必须在小小年纪像曹植那般七步成诗,他必须永远保持他的优秀。在那个克己复礼的年代他必须保持对师长对外界无限的服从,这些压力足以扭曲一个人的心智使他永远认不清内心真正的渴望。

宁铂原想离开这个地方去南京大学学习天文,他对天文很感兴趣,但却被无情驳回,到最后不了了之。他只能在这个他并不怎么喜欢的领域奉献他身为神童的一生

“神童”宁铂:10岁进入中科大少年班,后为摆脱枷锁而削发为僧

而他被称为天才的最后一站,则是本科毕业之后,他留校任教,并在青葱年少的19岁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大学讲师。此后,属于宁铂的时代便渐渐远去。

在那些似水流年中,宁铂一次又一次报考研究生,又一次次的放弃。他的自负或自卑使他对旁人宣扬:神童无需考取功名也会成功。但后来他终于接受现实接受自我,承认是他太害怕失败,失败有损神童名号,于是便不愿争取。

而到后来他连考3次托福,均以失败告终。他仿佛与方仲永一样渐渐失去了神童的光环,泯然众人矣。但他与方仲永不同的是,他在找不到内心的平静后,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那就是逃跑。

宁铂一直想逃跑。他不喜物理研究物理,更喜天体、围棋、哲学。但当逃跑失败后,他的人生一落千丈,走到了人生的转折点。

四、青灯古佛伴余生

2002年,他前往五台山出家,但是学校不肯放过这一根好苗子,又把他领了回去。一年后,他又跑了出来,并在南昌佛寺遁入空门。这次,他终于成功了,这些年,他背着枷锁生存。成为那个时代的产物,生活在众人的眼光下,没有自我,时时被别人的想法所左右,到了该打破束缚的时候,已经没有人能阻止他了。

“神童”宁铂:10岁进入中科大少年班,后为摆脱枷锁而削发为僧

2003年,他遁入空门,不问世事。或许这便是他最好的归宿,不必承担天大的责任,不必惧怕拥有超人的能力,他闲暇时讲解佛法,观众听着无不感慨内容之博大精深,对佛法理解之透彻,让人们相信这个昔日的天才少年的的确确忘记了昔日辉煌,全心全意礼佛诵经,寻找生命的真谛。

这便是他当下的写照,他不再是什么神童亦或者天才少年,不必害怕流言蜚语,

宁铂确实从佛门大道之中,找到让他解脱的妙法。让他打破枷锁,以另一种超凡脱俗的姿态与这个世界与自己和解,认清自己的内心,再审视这个困了他良久的凡世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