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理念】国学问答之四

【教化理念】国学问答之四

【教化理念】国学问答之四


(11)将儒学作为国学的主流,会不会使中国沦为文弱?儒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恰恰就是文武之道,所以以儒学为主导,不但不会使中国陷入文弱,反而会使中国的文功武略更为强大,从而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更好地发挥和平正义的作用。

【教化理念】国学问答之四


(12)请问国学是哲学还是科学?或者说是宗教还是艺术?中国传统的学术分类方法与近代欧美西方人的学术分类方法不同。近代西方人的学术体系大致分为哲学、科学、宗教、艺术等等。但中国传统的学术体系过去通是按照经、史、子、集来分类的,近代马一浮等先生主张用六艺来架构学术体系,其内容完全可以统摄哲科教艺。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现行教育体系是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来架构学术体系的,西方人所谓的哲学、宗教、艺术都被纳入了人文科学,剩下的都归入了自然科学,因此给人的感觉是科学之外别无学术。科学之所以称之为科学,一是因为其主张对各种学术分门别类、分科而治,二是因为其坚持价值中立主义的学术立场和纯粹客现的思维方法。而国学虽然也有其分门别类,但却始终坚持价值中心主义的学术立场,一切的学术问题都要先问一个该不该的问题,符合道德原则者才有学术的价值,否则就应终止,绝不可逆天违理而行。特别是国学的体系本身既包括人文的学术,也包括自然的学术,而且往往融自然与人文为一体,因此就不能将国学简单地归入人文科学或自然科学,更不能反过来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来瓜分肢解国学。

【教化理念】国学问答之四


(13)请问当前到底应该将国学置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基于当前这种繁杂矛盾的现状,可以考虑暂时将国学与科学二者并列起来看待,这二者之间的最大区别不在具体内容上,而在学术立场和思想方法上。国学是价值中心主义的学术;科学是价值中立主义的学术。这二者都有相当的价值。科学提供的是专业的知识,国学提供的是通达的智慧。国学可以含摄知识,同时还要为中国人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信仰和日常生活的伦理规范。将国学和科学并列对待,这只是从建构教育体系的角度而言。对于个人、集体和国家等主体实践而言,自然会将这两种学问进行有效的结合,不必强为割裂。比如中医有中医的特色,西医有西医的特色,不能以一方的规矩来强行改变切割对方,而应该在坚持各自独立发展教育研究的基础上,再求相互借鉴和综合应用。特别是在生命终极关怀上,我们中国人毕竟要用道德价值原则作为最高指导,否则,科学就会越来越多地突破人类的伦理底线,最终会将人类吞噬。中国现在有很多大学已经成立了国学研究所、国学院、国学系,特别是2018年,清华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经学院,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至于国学下一步怎么发展,我想只要把国学的主体地位先树立起来,其他问题也就自然会有答案了,我相信中国人的智慧。

【教化理念】国学问答之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