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的多一點,就得強悍一點,野心勃勃一點

真心話| 想要的多一點,就得強悍一點,野心勃勃一點


01 一條爆了的知乎想法


昨天早起趕路,在途中隨手發了一條知乎的想法,結果爆了,目前有三百多讚了,直逼知乎百萬關注的張公子平時的想法了。講真,寫這個想法的時候,有點憑著六點鐘早起的情緒,一吐為快了,卻是真實的心底所想。

有一類女孩子,從小就是聽家長和老師的話的乖寶寶。讀書的時候成績還可以,也許還能上個重點大學,平時也會看看文學書籍,有點文藝的小想法。

這種姑娘的人生路徑就是:畢業後家鄉體制內,結婚靠相親,人際被困擾,可能有時候連婚房的裝修風格都沒有話語權。

另外一邊有點小資有點想法,還要時不時被人唾棄:讀了幾天書,就心比天高,矯情。見過一點世面,又沒本事在大城市立足;讀過一點書,卻不能把知識變成財富,回到小地方,不上不下。還要落一句:當初就知道不該讓你讀那麼多書,腦子都讀壞掉了。

蹉跎幾年,在相親市場上年紀大一點就被挑揀。心浮氣躁之下,找個條件差不多的對象得了。生了孩子,哇塞,那就更慘了。孩子怎麼帶,要不要穿尿不溼,早教要不要去上?要不要喝奶粉,喝什麼奶粉?半夜誰起來泡奶?哪一個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能搞得焦頭爛額。

終於明白兩百年前簡奧斯汀寫的《傲慢與偏見》的深刻價值了,可能我們大多數人不會經歷時代的起伏,戰爭的顛簸。大部分人會經歷的,就是這種穩定閉塞的環境中,為婚姻和名聲所驅使的,匆忙投入婚姻,混混沌沌一生的生活。

不過,兩百多年了也只出了一個簡奧斯汀,故事中也只有一個伊麗莎白,大部分人還是沒有掌握自己命運的能力。

年輕的姑娘要避免這種生活,就要經歷一個強烈地自我意識覺醒的過程,自己鍛造自己。過程有點痛苦,而且最後可能也不一定能成,但是試一下,總比渾渾噩噩一輩子來得好。

有這個想法,起因是前一晚和我帶的小助手聊天。帶過她一段時間之後,我感覺她總是缺少了點什麼,不帶勁兒,沒太多想法。我好幾次跟她深聊,發現了她的成長背景,就是上文的這種被

「規訓好的」女孩子。

作為95後,她對這個世界似乎沒有太多的想法。平時不太關心政治經濟、金融時事,對商業體系沒有深刻的認識。對科技話題,比如人工智能或者腦科學類的話題,也鮮有涉獵。

有一次,我就一個社會熱點問題問她有什麼想法,她憋了一天告訴我,沒有。硬是把我氣了一下。

而大部分這種女孩子的命運,如上所示,早就已經被寫好的了。心裡若還有不甘,也是通過消費主義,或者田園女權類的內容給宣洩出去了,或者在生活裡小作、小折騰一下。真正談起自己的命運,還是不能握在自己的手裡。

但是,我喜歡她的踏實、努力,以及領悟力。她骨子裡還有股任性,小宇宙裡也埋著火星。我手把手地帶她,期待有一天能夠燃燒起來,成為一個有力量的人。我有時候笑:我教我女兒都沒有這麼仔細過。當然,可能我女兒現在還小,只需要給她愛與自由,還沒到聊這些話題的時候。

但是,這些話題,我想可以和你們聊一聊了。我一直在避免在公眾號說一些「雞湯感」太重的空話,雖然這種話大家往往都愛聽。不過這幾年,我一直在按照自己的當初的意願前進,慢慢實現了自己的一些目標,所以,如果是拿出來總結探討一下,也就不算是「虛無的雞湯了」。


02 目標感和毅力,決定了人和人最終的差距


大部分的人,尤其是女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不會被鼓勵要有野心和目標。中式家庭裡的家長們,大都喜歡孩子聽話和服從,甚至有些家長並不希望孩子太有想法和個性,因為不好掌控,就失了做父母的權威感。

即使是努力,我們也是要悄悄地。悄悄地刷題、悄悄地背書、悄悄地喜歡一個人,悶聲不響的等到下次考試考個好成績。

如果一個人要是膽敢說出:老子下次就是要考第一,明年就是要年薪多少萬。哇塞,那是要被笑死的,即使你真的做得到,那也多了狂妄的標籤:拽什麼拽,考第一了不起的啊?

但是,就是這種一切要悄無聲息的,損失了多少過程中的樂趣,更是少了多少培養毅力和目標感的機會。

因為毅力,從來都不是通過苦熬,熬出來的。而是在不斷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的過程,通過不斷獲得的小成就,反饋出來的。

簡單來說就是:哇塞,這個我居然也能做到,感覺自己棒棒噠。喲西,繼續下一步!

講真的,一個普通人所求的大部分事情,是沒有一定不可以的。所謂的不夠qualified,也只是一個暫時的量。今年不行,來年再來嘛,人都是可以成長的。

為什麼說年輕是最大的資本?因為年輕,有的是機會去學習新技能,或者新機會。但是,這些機會不是為每個年輕人來準備的, 只有那些最有目標和毅力的人,才能有足夠的幸運去獲得它們。

而,我想法中所說的「自己鍛造自己」,就是把自己打磨韌性的過程中:你需要不斷地摸索和嘗試,去一再地重新定義自己的價值,把自己淬鍊出來。而這個價值,就是通過不斷地實現目標,一次不行,再來一次,來獲得的。

這個過程中,先天智商高重不重要?不重要,因為智商是一個後天可變的量,大腦是終身可塑的,學得越多,學東西也越快,腦子越用越活。

這是我自己的真實體驗,當年被說一孕傻三年,一度認為自己這輩子就廢了。後來咬牙折騰自己,讀了碩士,還修了兩個專業,工作的時候也會被人誇聰明。但是我自己知道我本身天資沒有太好,也沒有太差,如果和有些人有差距,也只是在於花的時間上有差別而已。

那,美貌重不重要?家裡有礦重不重要?重要,但都不是決定量,因為每個人的價值函數都是不一樣的。家裡有礦,又有美貌的人,也有自己的價值函數,也有自己的虛無和求不得。

唯一重要就是,你敢不敢邁出這一步,能不能做一個有毅力的,敢闖的人。


03 成長心態:這些特質,能夠讓你走得更遠


上文中,說到父母的控制慾來自於權威感,其實也不盡如是。還有一部分父母,包括年輕人,自己也亦步亦趨,小心翼翼,是因為規則感太重,害怕「失序」。

這一點,每年扎堆考研的現象可以作一些解釋。幾百萬的考研大軍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抱著升學慣性,去考研的。因為讀書這種路徑, 或者說「秩序」,是他們所熟悉的。一直讀書,讀到高學歷,然後進體制內,按照規劃好秩序和路徑走,最有安全感。

但是,如果只有依賴規則和秩序的能力,卻沒有思考規則和秩序背後的邏輯,甚至是設計規則的能力,那麼就總是免不了要有被規則「膈應」(or F**ck)的時候。比如,考研這件事,年年都有負面新聞:洩題、改分、面試歧視....本質上,還是考研這個遊戲規則,本身就有漏洞,所以值得你去重新評估玩這個遊戲的體驗感和風險。

所以,第一點:不要太有秩序感,要學會思考規則和秩序。甚至是,定義和設計屬於自己的秩序。

不過要想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有獨立思考的勇氣,敢於質疑,敢於問:為什麼?憑什麼?

當然,被反駁,被嘲笑,被指指點點是免不了的。所以,你還需要第二條特質:臉皮厚點,別玻璃心。

這種臉皮厚,不是一種死皮賴臉,更不是一種麻木不仁。而是,除了事實和真理,你沒必要為任何的情緒和道德綁架負責。

有什麼不懂的?就厚著臉皮去問去請教嘛;讓別人情緒不爽了?就誠心地去道歉嘛;事情搞砸了?就哭一下,然後,再來嘛。

人這一生,底層價值何在?當然,我們可能免不了受基因驅使,有繁殖和生育之苦;也被生存壓力束縛,要吃飽穿暖。

但是,在這之上,我們總要去追求點別的,比如愛與自由,比如真正的成就感和價值觀。

比如,自己都好喜歡自己的,那種充實的歲月。


真心話| 想要的多一點,就得強悍一點,野心勃勃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