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簡讀DRG文件附件之:CHS-DRG 分組與付費技術規範

一行一行看文件,好好學習,好好說話,找找哪有漏洞鑽,看看哪些是怎麼鑽也沒法辦。

帶你簡讀DRG文件附件之:CHS-DRG 分組與付費技術規範

醫保辦發【2019】36號文件《關於印發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付費國家試點技術規範和分組方案的通知》下來,一石蕩起千層浪,一邊是文件主旋律要求的為“逐步形成有中國特色的DRG付費體系”,從而提出的“貫徹落實標準,做好基礎數據質量控制”,然後要“組建專家隊伍,提供技術支撐”。另一邊是各路專家媒體對於DRG到來的一片“狼來了”的囂鬧。仔細看下來,帶著大家一起把文件讀一讀的還真沒有,評論的聲音渲染出來的焦慮情緒正好也焦慮了各大小院長,並順帶培養出了一片DRG的市場,而依然反應不是那麼熱烈的漠然的臨床。

噓,一行一行看文件,好好學習,好好說話,找找哪有漏洞鑽,看看哪些是怎麼鑽也沒法辦。

先讀:附件1,國家醫療保障疾病診斷相關分組(CHS-DRG)分組與付費技術規範

一、CHS-DRG付費概述 和目標,省略不看……看重點,付費範圍:

1、付費範圍


帶你簡讀DRG文件附件之:CHS-DRG 分組與付費技術規範

二、CHS-DRG的實施條件和數據準備

首先擺出要點:CHS-DRG 實施的基本條件包括人員管理、信息系統及病案質量 等多方面軟硬件基礎條件。

至於技術標準和診斷標準的文件不多說,ICD-9,ICD-10不在這討論,技術指導小組來展開培訓的時候,這些技術類問題肯定是培訓重點。或者也是各DRG信息技術公司的商業重點。通過計算機來解決。

1、在日常診療活動和醫療管理中的重點是:

帶你簡讀DRG文件附件之:CHS-DRG 分組與付費技術規範

2、不許呵呵。但一定記得積極和醫保機構勾搭,從而獲得常態協商機制的主動權,把你的臨床標準開放出來,不是一件壞事。

帶你簡讀DRG文件附件之:CHS-DRG 分組與付費技術規範

3、CHS-DRG 實施的數據準備的要求及流程:

數據的信息和變量就不詳述了,基本上來說,從首頁開始,所有的臨床全過程都必須記錄在案

。借用文件中的流程圖為示例吧(唉,為毛我在政府工作時,製作文件時畫流程圖,我也努力學了流程軟件,也會用PPT畫圖呀,也會有彩色呀,可為我們領導特別嚴肅告訴俺文件是意識形態的體現?要嚴肅!!不許彩色和奇形怪狀?連字體、字號和間距都是有要求的?唉!!也許這是與時俱進的成果吧!)

帶你簡讀DRG文件附件之:CHS-DRG 分組與付費技術規範

4、一份核算病歷的生成流程,看重點,病案室要質控,質控後,最多有1次

修改機會。然後,就別再想著亂改病歷了哈。另外,強調一下,病案修改的權限不在信息科,不在信息科,不在信息科!不能讓你隨便修改不是EMR電子病歷軟件不好用的投訴原因和理由哈!!

帶你簡讀DRG文件附件之:CHS-DRG 分組與付費技術規範

三、 CHS-DRG分組策略與方法

從分組原則、分組策略一直到分組過程及方法到權重調校,整一章節應該是技術培訓的重心及其他一些DRG的商業公司的核心價值,同時,更是臨床執行過程中,醫療選擇等等現象發生的重要環節,趨向於利益優先的選擇在這些公式的背後會形成新的邏輯和應對方法,當然,隨後跟之而來的則是上得了檯面的解釋和規則——如果DRG能實現有效控費,那麼為什麼實施了40多年DRG支付的美國醫療費用會越管越貴呢?(有興趣的話,下次專門聊美國醫療管理越管越貴的背後故事。)

這部分,不搬門弄斧,技術的交給技術、利益的選擇是自然形成的東西。沒有辦法。

但,值得強調的是:完整、忠實記錄醫療全過程,是一個醫生的法定責任。是病案質量的基礎,這個原則不會變

蛋,未入組病例,按項目付費,依然存在:

帶你簡讀DRG文件附件之:CHS-DRG 分組與付費技術規範

但,按項目付費僅包含以下四種情況哦:

帶你簡讀DRG文件附件之:CHS-DRG 分組與付費技術規範


帶你簡讀DRG文件附件之:CHS-DRG 分組與付費技術規範

四、6. CHS-DRG結算細則制定與實施——很重要:

1、劃重點,極高費用、極低費用的相關概念,要關注一下。

2、關於醫保基金撥付與清算中,結算費用的方法和質量保證金值得關注。

帶你簡讀DRG文件附件之:CHS-DRG 分組與付費技術規範

五、再劃重點:CHS-DRG監管考核與評價標準要來了……

以醫保局和醫保經辦機構為考核主體,以各地區開展醫保住院DRG付費試點的定點醫療機構為考核對象,設立DRG監管考核指標體系:組織管理和制度建設、病案質量、醫療服務能力、醫療行為、醫療質量、資源效率、費用控制和患者滿意度等。其中,制度建設方面就沒什麼可說的了,質量管理中反覆強調了首頁的重要性。而從數據中能體現和抓取到的則是一些30天反住率等;其中,關於資源使用效率,同DRG不同醫療機構間時間消耗及其他消耗的比較如果能實現的話,是個很拼管理硬核活。剩下的填報類指標和傳統類指標沒啥可說了的。

目前,因為DRG早期階段,路徑的執行情況普遍低,從而作業成本法的實現是不太可能的,歷史數據的測算兼顧了歷史的不合理,從而為改革和提升留出空間。所以大家不要老盯著歷史可能存在的不合理,誰在規範的路上走得早一些,受益就多一些,而這個規範,不是泛指意義上的是規範:而是明確指向的:基於指南定義的路徑的診療規範的適用

而DRG的另一個核心,盯的是主診斷,基於主診斷形成的完整客觀醫療記錄,從而形成的分組方法。

薛兆豐說:信息披露並不能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等的問題,So,把所有的資料都擺在你面前,你都看不懂是正常的,而我們醫院各院長和主任們都不可能成為DRG的專家。於是,我試著從行政管理的視角拆出部分關鍵信息與大家共讀,幫助大家從日常管理中找到管理抓手就夠用了,一步一步走。掌握這些關鍵信息後,大家及會發現在我們的管理工作中加入哪些DRG思維,然後再來進一步瞭解DRG的技術相關指標,你就不會覺得那麼恐怖和不可理解

如果有時間,到我們的課程現場,聽聽潘俊伍老師講講如何建立院內病種監測機制,院內的RW值管控機制,如何建設自己院內的優勢病種,形成專病為切入點的學科優勢,這樣對於長久的醫院學科建設和運營,才能有效掌握醫院發展的長期戰略價值。而不是見火救火,不斷焦慮!!

截個潘老師的院內RW值監測的數據表給你看,讓你學學如何有針對性的做好自己醫院和學科的病種管理,那麼,應對DRG真的只是小Case!

帶你簡讀DRG文件附件之:CHS-DRG 分組與付費技術規範

下期,我們繼續來讀附件2,以期幫大家渡過DRG的茫然期!!

【題後話】在DRG規範出臺的這些天,

我從內心底升起了前所未有的理論自信,服務人次法10年以來一起堅持做一件事:引導臨床醫生及時忠實記錄醫療全過程,建立主診斷為基礎的優勢病種管理體系回頭看,我們服務人次的核算架構和病例因子的設計,很是自豪!!病歷首頁100%正確,病案質量從來只有甲級病例,沒有乙級和丙級之分。和我們一起堅持下來的夥伴醫院們,在這次DRG大浪來時,應該是比較淡定的。

當大家都在學著怎麼完善病案首頁,應對DRG,還是1毛錢土豆階段時,我們踏實的進入土豆1塊錢和兩塊錢階段,一邊做好主診斷的路徑規範的同時,開始進入如何選擇戰略病種,如何學會做好特色門診(專病&MDT),而且我還能和你聊聊如何以淘寶爆款的方式打造明星病種,同時,還可以帶著大家一起進入到你從未思考過的創新消費型醫療周邊消費的新業務模式的討論裡來,顛覆你對醫院管理運營的傳統思維,搭建你自己的醫院運營新方法。想撩新型醫療業務模式的,醫院戰略變革的朋友,來我的課上撩我呀,隨時等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