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融資平臺的產業發展轉型

在經過快速發展期之後,城投公司的資產規模都有大幅度增加,但由於資產的質量經過快速發展期之後,城投公司的資產規模都有大幅度增加,但由於資產的質量不高,因此業務板塊單一、經營性業務少等問題也相繼出現。造血能力不足,使得城投公司要想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難以為繼。隨著國內國外經濟環境波動和金融政策、平臺調控政策的變化,如何運作才能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增強城投公司自身造血能力,實現城投公司的基業長青和城市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是擺在各大城投公司面前的重要課題。下面從轉型發展方面對城投公司的業務發展趨勢做初步分析。

地方融資平臺的產業發展轉型



一、城投公司業務發展現狀

(一)、產業特色不突出

一方面,自然資源的供給結構既決定著產業結構發展的基礎或出發點,而且也決定著業務發展的選擇與性質,繼而決定產業特色。各地方城投公司未能充分挖掘發揮好地方資源特色,使得地方產業特色不突出;另外一方面,政府總是通過經濟政策來改變產業的社會需求從而支持或限制產業的發展。政府促進或抑制某些產業的發展通常藉助於經濟槓桿和行政手段。如為某些產業提供優惠的貸款利率、優惠稅率,資助其產品的研究、開發等,使這些產業成長期的成本得以降低,甚至獲得高於其他產業的收益,從而得到迅速成長和擴張。由於緊跟國家政策,力求獲得相關優惠政策,為了儘可能獲取更多的利益,各個地方的城投公司在發展產業時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趨同現象,所以出現各地城投公司的業務發展方向雷同,體現不出地方產業特色。

(二)、產業純粹單一

大多地方城投公司的主導產業單一粗放、資源利用水平偏低,資源型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日益加劇。

一方面,城市經濟波動幅度加大。經濟處於上升週期時,產業單一的城投公司的發展增速往往與全國經濟的平均增速,平臺企業效益及地方財政收入的增速等有關。當經濟下降時,產業單一的地方城投公司的發展速度下降明顯;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提升緩慢。另外一方面,由於城投公司一些傳統產業競爭力強、貸款風險小,金融機構壘大戶現象突出,抑制了對其他潛在產業的支持動力;經濟拓展面受到抑制,由於城投公司中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板塊及相關公益性產業板塊獨大,佔據了大部分資金資源,其他業務發展緩慢。

(三)、經營性業務少

城投公司的國有性質及目前現狀使得城投公司公益性業務佔據了很大的一部分業務內容,而自身的經營性業務較少,造血能力不足,使得城投公司的償債資金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並制約了城投公司的持續融資能力和可持續發展。


在投資的刺激下,城投公司承擔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明顯增多,包括道路、橋樑、供水供氣管網、舊城區改造等等,而這些項目大多屬於公益性項目,未來產生的收益較少,不足以收回投資成本,這些都變成了城投公司賬面上的負債,導致負債率逐步攀升,同樣也導致政府的債臺高築,這勢必會影響到公司今後開展的再融資業務,比如說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貸款,以及發行企業債券都會受到限制。由此看來,如果不及時處理好城投公司和當地政府的負債率過高等問題,會給城投公司的後續融資和發展帶來諸多問題,不光會影響到公司的生存問題,甚至會影響城市建設的進程。

地方融資平臺的產業發展轉型

二、產業轉型發展的意義

(一)、突出產業特色,形成產業板塊利潤中心

突出產業特色就是突出城投公司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需要城投公司毫不猶豫地從一種特色產業入手,集中各自的優勢資源,採取超常措施,實施重點突破。必然根據本地要素稟賦實際選擇適宜的產業,從而形成特色產業。各地的發展經驗看,其共同特點不求面面俱到,而是將戰略的注意力集中於一個特色點上,把特色產業逐步做強做大,使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形成領先優勢。關鍵點在於平衡平臺公司中核心業務與增長業務和種子業務,使利潤率相對較低,但相對穩定的傳統產業板塊和利潤豐厚但不確定性較大的產業板塊相輔相成,實現穩定快速增長。通過對傳統產業板塊和新興產業板塊進行有機搭配,既充分發揮兩類產業的優勢,又通過依據不同行業週期差異進行產業配置,來規避單個行業週期風險,從而獲得持續、穩定的長期超額利潤,形成一定的產業板塊利潤中心。

(二)、結束產業單一,增加經營性業務板塊

發展城投公司產業多元化,有利於結束當前產業單一的現狀,進一步豐富平臺業務發展。做為城市建設的主要投融資主體,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自身就是為整體城市建設提供服務,各產業板塊和城市功能高度重疊,城市自身功能不完善、不配套、缺乏自我組織、自我調節、自我發展的空間,加大了城市提供公共服務的成本。為擺脫平臺公司對單一產業板塊的過份依賴,必須通過完善與增加不同產業板塊來為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提供有競爭力、合理、有潛力的產業板塊以推動多元化產業不斷髮展,不斷孕育新的增長點。

資源性產業步入市場較遲,城市經濟結構適應性調整的空間已很狹小,應加快戰略性調整的步伐,提高結構調整的前瞻性,以其他新興業務發展培育平臺公司發展後勁。針對單一產業性平臺公司產業結構現狀和業務發展前景,發展其他產業比較適宜的切入點有城市建設板塊、地產開發板塊、資產運營與資源開發板塊和金融投資產業板塊等,這是實現平臺公司產業整體結構調整的一條途徑。這實際上就是要使城投公司能夠增加經營收入、提升盈利能力與融資能力,這是城投公司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三、多元化的產業轉型發展

(一)、多元化產業轉型發展的思路

城投公司作為國有投資公司和政府投融資主體,必須貫徹政府的投資意圖,明確投資方向和實施重大投資項目。同時,城投公司也是一個企業,要根據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遵循市場規則,採取市場化的運作方式,謀求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根據公司的職能定位及總體發展戰略,公司業務發展的基本思路是:依託政府、突出主業、市場運作、專業管理。

(二)、實現兩個維度的轉變

第一個維度是業務的經濟屬性,其轉變主要指以公益性業務佔主導向以經營性業務佔主導的轉變,在以後的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增加經營性業務的規模,擴大城投公司總體資產規模,從而間接地不斷減小公益性業務的比重。目前,大多數城投公司的主營業務都是以公益性項目為主,這一方面使企業產生了鉅額債務,另一方面也給政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經濟形勢好時政府的收入比較充裕,對平臺公司的支持力度也就比較大。但當經濟形勢不好時,政府收入將出現萎縮,從而對平臺公司的支持力度也將會削弱。經營性收入的逐步增加將會不斷增強城投公司的體質,同時增強在經濟波動中的抗風險能力。

第二個維度是業務範圍,其轉變是指實現從單一業務的平臺公司向多元化的產業集團的轉變,這實際上就是產業佈局的問題。為此,城投公司應該在做好已有業務的基礎上積極介入城市建設、地產開發、資產運營與資源開發、金融投資產業等領域,以謀求更大發展。新產業佈局的形成,將使城投公司的經營業務佈局更加合理,各板塊之間的協同效應進一步加強。此外,應該著重發展當地具有優勢資源的特色產業,這樣不僅能夠充分利用發揮好當地優勢資源,而且能使得城投公司進行多元化的產業轉型發展。

(三)、我們的建議

城投公司所投資的產業領域必須緊緊圍繞公司的職能定位,以完成政府交辦的各項任務為前提,以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為基礎,為公司持續、穩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實現平臺公司做大、做實、做強的目標。通過上述分析以及借鑑國內優秀城投公司的實踐經驗,我們建議城投公司積極參與城市建設、地產開發、資產運營與資源開發、金融投資、文化產業等領域,逐步完善業務板塊佈局,實現多元化、可持續發展。需特別說明的是,組建業務板塊遵循的原則是:以城市發展為核心,實施同心多元化戰略,不能盲目地進行非關聯產業的多元化。

積極搭建各業務板塊的經營性平臺,獲得多元化經營收益。根據城投公司的職能定位、發展戰略、當地優勢資源以及自身所處的發展階段,逐步完善其產業板塊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