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價值在哪裡?

“即便ETH價格只值$10,以太坊網絡依舊能夠運行良好。”上面這句話是在加密貨幣社區的討論中經常出現的內容。但這句話並非基於事實,而是認為ETH的唯一作用在於支付以太坊網絡的交易費用(即gas費用),因此這種觀點是具有誤導性的。實際上,ETH 的價值遠遠不只是作為以太坊網絡中支付交易費用。同時,ETH 也是全新的以太坊數字經濟中使用的貨幣。

我們先來探討一下 ETH 有什麼價值。

ETH有何價值?

作為以太坊網絡中的原生加密貨幣,ETH的價值來源於很多不同的因素。在以太坊網絡中,ETH承載著一系列的功能,包括:

支付以太坊交易費用(即gas費用);

在各種去中心化金融應用(如MakerDAO和Compound)中作為抵押品;

作為資金被借入或借出(如使用Dharma協議);

作為支付方式向某些零售店或服務提供商進行支付;

作為(通過1CO或交易所)購買基於以太坊的代幣、加密收藏品、遊戲內的物品和其他不可替代代幣(NFT)等的交換媒介;

作為完成賞金任務所獲得的獎勵金(如Gitcoin和Bounties Network等的賞金計劃)。

此外,在未來的以太坊2.0(Serenity)階段,用戶可以通過提供計算資源並抵押32枚ETH來成為驗證者,為以太坊網絡的安全保駕護航。因此,可以預計未來的以太坊 PoS 機制將鎖住大量當前流通中的ETH。此外,當前以太坊社區中存在一些關於引入“fee-burn(費用-銷燬)”模式的討論,也即將用於支付交易費用的那部分ETH進行“銷燬”,從而減少流通中的ETH供應量。

除了以上這些實用價值,ETH還具有投機價值,也即通過投機活動(比如交易和投資行為)而獲得的價值,這些投機活動構成了當前整個加密貨幣領域的主要價值來源。我們知道,2017年的熊市激發了大規模的投機熱潮,有些加密資產的價格在短短几個月就上漲了1000倍以上。人們的投機心理往往能夠為加密生態系統引入新的資金,這些資金被用於投資不同項目。但這種投機行為可能會損害所有加密資產的短期市場情緒,也即由於當前的加密貨幣價格波動性較大,加之2018年的熊市已經持續近1年的時間,很多人對於加密貨幣產生負面情緒。

可以使用其他代幣來代替 ETH 嗎?

從理論上來說是可以的,但從實際上來說不可以!這種使用非 ETH 資產支付手續費的概念便是以太坊社區的經濟抽象化(Economic Abstraction),即以太坊社區的有些人認為,智能合約的創建者可以在合約中設定,執行合約的用戶可以將自己擁有的ERC20代幣直接存入區塊礦工的賬戶地址,同時將Gas價格設為0來避免使用ETH支付手續費。礦工在處理這樣的交易時,可以預先檢查所收到的ERC20代幣的價值,如果高於正常的Gas手續費則進行打包。他們認為,經濟抽象化問題將帶來礦工/驗證者接受除了ETH以外的其他代幣作為交易手續費,從而導致ETH的市場需求不斷降低,其市場價值也就會相應的降低。當所有的交易都採用這種手段而不支付ETH Gas費用時,ETH價格將會歸零。

但實際上,以太坊協議不太可能實現經濟抽象化,因為經濟抽象化引起的 ETH 價值下降將損害整個以太坊網絡的安全。

ETH 如何能保障以太坊網絡的安全?

在PoW(工作量證明)系統中,礦工們會相互競爭去挖礦(即挖區塊),以此來獲得相應的獎勵(獲得某個區塊鏈協議的原生加密資產,比如比特幣網絡的BTC、以太坊網絡的 ETH)。隨著這種原生加密資產價格的上漲,自然可以吸引更多的曠工加入進來,而曠工的增加也就意味著挖礦難度也會相應地增加。隨著網絡的挖礦難度增加,礦工們挖出一個區塊將變得越來越困難,從而便產生了大規模的挖礦作業,也即所謂的礦場(mining farms),這是當前的 PoW 網絡中常見的一種有利可圖的挖礦方式。

當然,礦工們也可以加入“挖礦池 (mining pool)”,也即多人合作挖礦,以此來增加自己挖出區塊並獲得相應獎勵的機會(當然,無論礦池中的礦工是否有成功挖掘出有效資料塊,皆可經由對礦池的貢獻來獲得少量比特幣獎勵)。

當前,不管是對於個人還是組織來說,對比特幣或以太坊 PoW 區塊鏈成功發起攻擊或者控制整條鏈,都需要花費鉅額的資金成本。

當以太坊在 Serenity 階段過渡到 PoS(權益證明)機制時,預計用戶通過抵押32枚 ETH 成為驗證者之後,可以通過驗證區塊來獲得額外的 ETH 獎勵。

在 PoS 機制中,攻擊以太坊網絡的成本將與所花費的 ETH 成本相掛鉤。與 PoW 機制使用的耗能型挖礦方式不同,PoS 機制中的驗證者將 “抵押” ETH,且會因為試圖進行欺詐行為(驗證無效區塊)而損失部分或全部抵押的 ETH。

在以太坊2.0網絡中抵押了 ETH 的驗證者數量越多,網絡就越安全,攻擊者在發起攻擊時需要購買的 ETH 數量就越多。而且,這種攻擊行為將可能帶來 ETH 價格的迅速上漲,因此使得攻擊者付出的代價成本就更大。

以太坊網絡保護的是什麼?

當前,以太坊網絡中有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數字資產,包括實用型代幣、功能型代幣、加密貨幣收藏品(NFT)、MakerDAO 的穩定幣 Dai (通過在 CDP 中抵押ETH生成),資產抵押證券(即證券型代幣),以及很多其他的加密資產。如我我們想要使用一個去中心化的金融系統來代替當前的金融系統,那我們必須確保以太坊網絡能夠保障價值數萬億美元的資產,同時能夠抵禦任何形式的篡改。

相比於安全性,以太坊2.0 (Serenity) 將需要在活躍度方面下更大的功夫。這意味著即便大多數的驗證者下線了(比如發生了第三次世界大戰這樣的災難性事件?),PoS 協議將仍能夠正常運行。這種活躍度是隻有當 ETH 具有足夠的價值(以此來激勵人們繼續充當驗證者)時才能實現的。

什麼是貨幣?

我們知道,在人類歷史上出現了很多不同的實物充當貨幣,比如貝殼、金幣、紙幣等等。人們將這些實物當做貨幣,是因為這些實物很難被偽造,具有稀缺性,因此具有價值,可以作為交換媒介。在現代社會,諸如黃金等商品並不充當貨幣的職能,因為它們並不被視為一種交換媒介,儘管黃金仍然被認為相當有價值。貨幣主要是一種社會契約。法幣,當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使用的貨幣形式,由某個特定的政府作支撐。政府規定某種特定的貨幣(美元、澳元、人民幣等等)作為在該國使用的法定貨幣(即接受的貨幣),而更為重要的是,法幣作為政府接受的賦稅支付方式而存在。通常情況下,政府控制著貨幣的發行和供應,也可以根據其醫院創造額外的貨幣。

法幣是一種微妙的結構——如果管理不當,法幣可能對某個國家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比如當前在委內瑞拉發生的通貨膨脹問題)。即便某些政府可能很強大也頗具影響力,但僅僅通過頒佈法令規定某種貨幣為法幣還是不夠的,公民還必須集體相信這種貨幣具有實際的價值,不會因為極端的通貨膨脹而被削弱。

ETH 是貨幣嗎?

在某個經濟體系中,某種事物想要充當貨幣的只能,則它需要充當良好的交換媒介(MoE),記賬單位(UoA)和價值儲藏手段(SoV)。當前在以太坊經濟中,ETH 充當了很多 dapp(去中心化應用)中的交換媒介,因為dapp的提供商接受用戶使用 ETH 來交換其他代幣或服務。同時,很多機構也將 ETH 視為記賬單位(比如很多項目通過1CO方式來籌集 ETH)。最後,ETH 也一直以來作為一種價值儲藏手段,很多投資者和投機者出於投資的目的購買ETH,因為 ETH 具有稀缺性,其供應量的增長也可以預測,且 ETH 具有固有的實用性。某個事物(不管是實體的還是數字的)通常必須具有5中不同的屬性,才能被視為貨幣:便攜性、耐用性、可分性、可替代性、已存在的時間 (基於林迪效應,即對於一些不會自然消亡的東西,比如一種技術、一個想法,它們的預期壽命和它們目前已經存在的時間成正比)。從這個角度來看,ETH具有高度的便攜性(因為是數字形式)、耐用性(也是因為它是數字形式的)、可分性(最多可分成0.00000001個ETH),但由於ETH雖然可以與其他代幣種類進行交換,但用戶的賬戶/地址很容易被列入黑名單,因此ETH的可替代性受限。但幸運的是,諸如zk-SNARKs等隱私保護協議將最終解決以太坊的這一問題。

以太坊網絡自2015年開始運行,並繼續構建著自身的強大歷史。在過去的時間,以太坊網絡以及ETH已經以99.99%的概率按照預期正常運行著,另外0.01%經歷了 The DAO、一些大型的智能合約攻擊事件、多個協議層漏洞、上海 DoS 攻擊等事件,當然還經歷了來自加密貨幣社區的負面評論和幾次熊市(包括近期的94%價格下跌),但依舊頑強地克服了這些困難。

此外,ETH 還具有額外的屬性,比如抗審查性、去信任化、匿名性,以及與其他加密網絡的互操作性。

在加密貨幣領域,加密資產的供應機制一直都會引起社區各方的激烈爭論(尤其是在比特幣社區中),當前的加密貨幣供應機制主要有兩種方式:限額供應(如比特幣)和可預計的、難以改變的低發行率(如以太坊2.0就是計劃如此)。

在以太坊2.0(即實現 Sharding分片和 PoS 權益證明)階段,儘管低通脹率(因為 ETH 的發行率將越來越低)始終能保證驗證者因保護以太坊網絡而獲得獎勵,但對於非驗證者的普通用戶來說,這種低通脹率將可能會削弱 ETH 具有的價值(注:價值≠價格),儘管由於驗證者抵押了 ETH,各類金融應用也佔據了一部分 ETH,同時由於用於支付交易費的 ETH 也可能被銷燬,從而使流通中的 ETH 數量將有所減少,人們能夠獲取的 ETH 數量也將減少,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由於低通脹率帶來的 ETH 價值被削弱的問題。

支持性數據(截至2019年1月7日)

ETH類似貨幣的屬性可以通過很多不同的指標得以展現:

以太坊24小時的平均交易量約為20億美元;

當前質押在MakerDAO CDP合約中的ETH數量超過180萬枚;

約40,000枚ETH被鎖定在其他不同的金融app中;

以太坊網絡平均每天處理的交易量約為600,000筆;

以太坊平均活躍地址數約為250,000個;

Gas每日消耗量巨大(這意味著使用以太坊網絡並不僅僅用於發送加密貨幣);

數以千計的企業通過在以太坊上以1CO的方式籌得了數十億美元。

預計的 ETH 發行率

在撰寫本文時,ETH 的年發行率約為7%。2019年1月16日的以太坊君士坦丁堡升級,將帶來以太坊網絡的區塊獎勵從3個ETH減少至2個 ETH,此外叔塊的獎勵也會下降。這將會使 ETH 的年發行率減少為約4.5%。在以太坊2.0的階段0(即信標鏈階段),由於信標鏈將於當前的以太坊1.0主鏈並行運行,ETH發行率將略有提升(可能從4.5%增加到5%)。在以太坊2.0的階段2(即分片鏈階段),當前的以太坊1.0主鏈將被棄用,以太坊網絡的發行率將計劃大幅下降至低於1%。

以太價值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