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我盡最大的努力,交了一份成績為“零”的答卷!

將86歲的婆婆送到小姑子家,讓弟弟接走了上初二的孩子,安排好工作和家庭事務,和同樣在參加抗“疫”工作的丈夫道別後,李敬拉著行李箱出發了,目的地是貴陽市。從2月6日起,李敬已經在貴州省職工醫院和貴州省將軍山醫院之間交替奮戰了58天。

在醫護崗位工作了21年的李敬,是黔西南州人民醫院院感科負責人、主任護師。 院感科,全稱是“醫院感染管理科”。顧名思義,主要工作就是對院內感染進行有效的控制。當疫情來臨,防止醫務人員感染、阻斷醫源性感染是疫情防控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李敬要做的工作,包括對醫務人員進行防止醫源性感染的培訓、對醫療廢棄物的管理、消毒隔離管理、一次性防護用品及物資的管理、患者及醫護人員健康管理等。從1月20日起,在李敬的工作日程上就沒有休息日這個概念。

1月20日,黔西南州人民醫院院感科就啟動了對院內人員進行防控知識及穿脫防護用品的培訓,幾天時間,基本完成了對全院重點科室及準備援鄂的1000餘名醫護人員的培訓工作。

李敬:我盡最大的努力,交了一份成績為“零”的答卷!

2月2日,李敬覺察到疫情發展的嚴峻態勢,作為黨員的她帶領院感科全體人員向醫院提交了請戰書。2月6日下午她接到命令,馳援貴州省職工醫院。也就從那一天起,李敬開始了在貴陽58天的戰“疫”時光。 “我出征的行李包早就收好,當時我是準備去武漢的。3:30接到電話,交接完手頭的工作,然後回家拿包, 5:20就出發趕往貴陽。” 李敬說。

當天晚上9:00,李敬就開始和院感同行們討論院感防控相關標準及流程。2月7日一早,她和來自全省各家醫院的158名醫護人員一起參加省職工醫院穿脫防護服培訓。經過培訓考核合格的院感組人員分組對馳援人員和職工醫院即將進入隔離病區的醫護人員進行培訓及考核,確保考核過關後才能進入病區。

2月8日,正準備滿懷信心地投身戰“疫”時,出現了突發情況。負責省職工醫院衛生保潔、擔架、醫療廢棄物收集的工人們聽說第二天醫院要開始收治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時,因為害怕被傳染而集體辭職。而此時,省裡已決定於2月9日下午開始正式轉入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到省職工醫院救治。

李敬:我盡最大的努力,交了一份成績為“零”的答卷!

在這緊要關頭,省職工醫院組織召開緊急會議。李敬在會上及時提出合理化建議,將醫院志願報名參加新冠肺炎防控的醫護人員分成消殺、擔架、保潔、後勤保障等四個小組,組長由科主任、護士長或黨員擔任,由醫護人員代替工人完成環境衛生、消殺等相關工作。

2月10日,醫院黨委召集志願者黨員成立臨時黨支部,由李敬出任臨時黨支部書記。作為黨支部帶頭人,她主動承擔指導最髒、最累的保潔組的工作。

李敬:我盡最大的努力,交了一份成績為“零”的答卷!

緊急忙了一夜,一切準備就緒,2月9日,7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順利轉入省職工醫院。2月11日,按照省衛生健康委的統一安排,省職工醫院暫時停止收治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當日將7名患者轉至將軍山醫院進行集中治療。而省職工醫院則作為援鄂醫護人員培訓基地和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隔離觀察的定點醫院。

當了5年重症醫學科護士長、在護理和院感方面有著良好理論基礎和豐富實踐經驗的李敬,此時正好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她與省職工醫院的醫護人員一起,擔負起援鄂醫護人員的院感培訓和考核工作。以穿脫防護服為例,因為李敬的嚴格要求,只有少部分人能一次考核過關。李敬解釋說:“脫防護服要先把帽子取下來,然後再由裡向外裹。手套、防護服的外面是汙染的。裹的時候,戴著手套的手會觸摸到貼近身的內層。內層是清潔面,只要一觸摸到清潔面,就視為不合格,我們就要求他們補考。大家從醫以來基本都沒穿過防護服,稍微不注意,就不合格。多的考了四五次,考兩次的比較多,一次性考過的比較少。”

李敬:我盡最大的努力,交了一份成績為“零”的答卷!

在省職工醫院進行院感培訓期間,李敬又瞭解到將軍山醫院正在籌建新病區及ICU病房、人手緊缺。2月13日,她主動請纓到將軍山醫院,協助參與新病區及ICU的籌建工作。到了將軍山醫院,她首先被安排在護理部工作,主要負責協助護理部主任進行護理人力資源調配、護理部文秘、新病區啟用前的籌備及驗收等工作,每天及時收集病區存在問題,逐一提出整改建議,並參與協調整改。整改項目包括病房設施設備、流程、上牆溫馨提示、病室過道的門檻,牆上的插座、供水的水壓、傳遞窗、病房消毒設施及下水道是否通暢等等。“檢查中,我們發現進入隔離病房的門檻比較尖銳,醫護人員穿著防護服進出存在安全隱患,需要把鋒利的地方全部包起來;還發現了洗手池的水壓比較小,水壓特別小的話,手衛生就落實不到位。問題提出來之後,得到及時有效地整改。”

李敬:我盡最大的努力,交了一份成績為“零”的答卷!

2月14日,李敬和隊友們工作到凌晨四點,第二天又沒有休息,繼續奮戰在一線。五天後,省將軍山醫院新院二病區和ICU病房組建並完成驗收工作。2月19日,將軍山醫院新院區正式投入使用。

隨後的一週,因將軍山醫院有兩名院感科老師到武漢馳援,李敬又申請到將軍山醫院院感科,參與病區醫院感染防控督導,開展對後勤工人標準預防及穿脫防護用品的培訓及考核工作,協助完成將軍山醫院院感防控相關工作。

李敬:我盡最大的努力,交了一份成績為“零”的答卷!

2月26日,根據省衛生健康委的安排,職工醫院功能定位為收治全省“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晚上11:40,李敬接到回省職工醫院院感科工作的命令,於2月27日早上再次回到省職工醫院,在省人民醫院院感科主任楊懷的帶領下,協助完成院感防控相關工作流程、制度及方案的制定等工作。

“我們來自全省7家醫院院感科人員都在這裡。共同制定感控流程、制度、檢查標準及防控方案。特別是制定《新冠肺炎出院患者跟蹤管理服務工作防控方案》是我們最頭痛的一件事情。” 李敬說, “按照省衛生健康委的要求,我們不能把這些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當成病人,不能全部武裝穿著防護服嚇著他們,要讓病人有親切感,但又要保證醫護人員零感染,患者零事故、零投訴。針對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再進行集中觀察,國家沒有防控標準,對醫護人員的防護級別沒有明確的要求,為此,我們院感組非常慎重,對防控方案討論了不下十遍。”

制定出來的制度就要嚴格執行。一名醫生因為被監控發現在辦公區域沒有配戴口罩,連同他所在科室的負責人一起,按照醫院新冠肺炎問責制度給予相應的處罰。這在醫院引起不小震動。

醫護人員雖然已盡力做好院感防控,但在要求嚴格的李敬等院感專家眼中,還是存在不足,於是出現個別醫護人員有意避開院感科人員的尷尬狀況。為推進工作順利開展,減少醫護人員的壓力,李敬採取了事前提醒、事後談心的方式,確保醫護人員能安心工作、也能有效防護。

此外,醫院醫療廢棄物的管理、消毒管理工作、生活垃圾的處理等,也是李敬關注的重點,一天十多個小時都在醫院巡查、督導、整改。省職工醫院有醫護人員及專家組共800多人,人一多,生活垃圾成了新問題。李敬巡查中發現:垃圾袋裝入的垃圾超過了容量的三分之二,沒有紮緊袋口,露天擺放,部分剩飯剩菜湯汁洩漏,隱患很大。李敬說,該找“茬”時,還是得找,要為大家的安全負責。“當時我就把消殺、保潔兩個組的組長叫來,提出增加垃圾清理次數或者增加垃圾桶數量,不能放在地上,並向分管院領導彙報了,他們立說立行,下午就整改了。”

李敬:我盡最大的努力,交了一份成績為“零”的答卷!

3月4日,是李敬堅守在抗“疫”一線的第43天,因連續作戰過度疲勞的她出現了胸悶胸痛,心電圖顯示心律不齊現象。領導安排她強制休息三天,但第二天,放心不下病區的她又堅持回到了工作崗位。3月31日,根據省衛生健康委的安排,為推動職工醫院復工復產,省職工醫院最後30多名需繼續隔離觀察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全部轉入省將軍山醫院。李敬站好最後一班崗,再一次發揚嚴謹的工作作風,與院感組的老師們一起指導病區終末消毒工作,為省職工醫院復工復產不留一絲隱患。

“患者全部轉完以後,我們就要進行病房的終末消毒,把病房初消一次,消毒公司再進行大消毒。消毒完之後,我們再進行物表和空氣的採樣,確保病房、物表和空氣採樣都合格以後才能啟用,做到有始有終。”

李敬在離家抗“疫”的日子裡,其實家人也很需要她。丈夫在衛生行政系統工作,每天連軸轉,全然顧不了家庭。而家裡,86歲的半失聰且患多種基礎病的婆婆不能照顧。幫她照顧孩子的弟弟,期間因急性胰腺炎病危住進了ICU病房。孩子因為缺少家人陪伴,成績直線下降……

李敬回憶說,當時很難過,心很痛,但看著眾多的人奮戰在一線,她覺得自己也能堅持。好在後來弟弟平安渡過了危險期,孩子也在老師的幫助下積極自主學習,這才讓她鬆了一口氣, “我覺得既然來了,就要堅守到最後。我想自己家的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比我們更困難的同志都到了一線,對我來說,這點困難也算不了什麼。”

在省職工醫院工作的日子裡,李敬和同行們一起,培訓及考核了援鄂醫療隊員625人,省職工醫院醫護人員200多人;參與制定院感防控組織架構、新冠肺炎出院患者跟蹤管理服務工作方案、病區院感防控自查標準、院感科督查標準、醫療廢棄物管理及問責制度等十多項制度和流程;實行院感防控日報告制度,參與撰寫了院感防控工作簡報32期;日常督查總共找出了365條問題並及時指導整改。

李敬:我盡最大的努力,交了一份成績為“零”的答卷!

4月3日,完成手頭所有工作,離開自己奮鬥了近60天的戰場時,李敬感慨地說:“醫護人員最後體檢結果顯示,沒有一人被感染!自己盡了最大努力才交出了一份數字為‘零’的答卷。 保護醫護人員及患者生命安全,實現醫護人員‘零感染’是作為‘感控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