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自爆”推倒哪些多米諾骨牌

繼自曝數據造假後,4月5日,瑞幸咖啡發佈道歉信,表示涉事高管及員工已被停職調查,公司對責任人絕不姑息。從1月底“被做空”時的矢口否認到近日承認數據造假,瑞幸咖啡這一“自爆”舉動很是突然,後續影響也如多米諾骨牌般陸續襲來。針對其引發的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採訪了經濟學專家、行業研究員以及投行人士,對瑞幸咖啡“造假門”進行深入解讀。

COO是“背鍋俠”嗎

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瑞幸“自爆”的原因主要是“瞞不住了”。“瑞幸咖啡已經被年度審計盯住,而且現金流扛不住,無法繼續在美股融資或者發債,所以‘自爆’,然後會通過調查找一個背鍋的責任人出來。”一位業內人士這樣分析。

從目前披露的信息來看,瑞幸咖啡虛假交易事件的罪名安在了瑞幸咖啡首席運營官兼董事劉劍和向他報告的幾名員工身上。而就在“自爆”的第二天,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還在朋友圈表示:“今天更要元氣滿滿!小夥伴加油!”

劉劍是否為背鍋俠?公司其他高管負責人是否牽連其中?目前仍有很多質疑。

在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理論經濟學博士後劉安看來,瑞幸涉嫌財務造假,根據瑞幸咖啡董事會特別調查委員會所發佈的聲明以及之前美國渾水公司所發表的做空報告,根據這些可能存在的事實綜合來看,這種系統性、全流程的造假,不太可能是個別高管一人所為。因此,如果說造假事實屬實的話,瑞幸管理層在實際控制人授意下全面參與造假的可能性較大。

瑞幸在市場端有大麻煩嗎

在4月2日晚間瑞幸發佈公告承認數據造假後,上海啡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東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瑞幸咖啡此番承認數據造假,可能造成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出現大量消費者擠兌。“瑞幸之前售出了大量的兌換券和預儲值,出現這次事件後,可能出現恐慌性擠兌。這次事件則會讓瑞幸咖啡預付費的訂單量極速上升,同時現金收入減少。並且如果儲值用戶不想消費,主張提現退款,瑞幸咖啡則可能需要準備好現金應對,這也是眼下可能遇到的麻煩。”

事實亦是如此。4月3日,瑞幸咖啡出現“爆單”,當日下午1時左右,瑞幸咖啡甚至出現App崩潰的情況。北京商報記者也在走訪瑞幸咖啡傳媒大學店時從店員處瞭解到,4月3日瑞幸咖啡訂單量確實有所上漲,“相比平時訂單會多一些”。

除了來自下游消費端的擠兌壓力,瑞幸咖啡還面臨著來自上游供應商的壓力。

“此事件一出,瑞幸咖啡的供應商肯定會有所動作,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供應商很有可能不願意給瑞幸提供有賬期的原料,少了賬期支持,瑞幸若想繼續維持經營,很可能必須使用現金採購原材料,來自上下游的壓力很可能會讓瑞幸咖啡的現金流變得更加緊張”,王振東說道。

高管團隊面臨什麼處罰

儘管瑞幸咖啡將數據造假的責任推給了劉劍及其部分團隊成員,但有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如此嚴重的數據造假背後不可能只是某個高管和幾個人的行為。

對此,劉安也就瑞幸咖啡涉嫌造假可能的法律後果作了相關解答。“我認為可以參考2001年美國安然公司醜聞的案例,如果造假的事實情節屬實的話,首先公司必然會遭到美國證監會行政執法的天價監管罰單,包括從交易所退市也將難以避免,十有八九將會導致公司破產。”他說。

“其次,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和高管將面臨美國司法部啟動的《證券欺詐刑事調查和起訴》,或有牢獄之災,如果說他們不能達成刑事和解的話,面臨著最高不超過25年的監禁刑期,具體要根據造假的情節和事實認定。符合條件的公司股東和投資者,將很有可能向公司的董事、高管以及造假的欺詐行為,發生期間的投行、律師、會計師等專業服務機構提起證券的民事集團訴訟,索求鉅額的賠償”,劉安說。

其他中概股是否會被盯上

瑞幸咖啡“造假門”暴發以來,有關該事件對於其他中概股影響的討論也越來越多。

某股份行投行人士對此表示,美國資本市場很看重信用,“造假”被視為“詐騙”行為。因此,即使最終沒有像安然事件一樣罰到破產,相關的投行和中介機構都會遭受信任危機。從投行的角度來看,瑞幸咖啡屬輕快消行業的公司,近年來這類公司的估值和成長性其實都是不錯的,瑞幸咖啡的品牌定位、產品、發展路徑都是成立的。

該投行人士判斷,近期中概股中的食品類公司會容易被渾水等做空機構盯上。而中國在美國上市的科技公司可能會因為“點擊量”“月活躍量”等數據真實性問題引來質疑。“至於海外的投資資金對中國市場的認可,相信受此影響程度小。”

國內咖啡行業如何破局

今年開年以來,國內咖啡市場異常熱鬧,頻頻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且總是壞消息多過好消息。

對此,一位不願具名的咖啡業內人士認為,由於星巴克等外來品牌的多年深耕讓創業者和資本方看到了中國咖啡市場的發展潛力,於是有了以平價、線上為主打的瑞幸咖啡,也有了布魯諾、灰盒子等走小眾路線的精品咖啡,以及走方便、低價路線的便利店咖啡。但從近兩年國內咖啡市場的發展情況看,雖然有發展潛力,但是體量比較有限,產業集中度較高,這也使得大品牌的資源更加豐富,其他品牌的發揮空間有限。此外,國內消費者對於咖啡消費的價格敏感度仍然較高,這也是為什麼起初互聯網咖啡品牌有補貼時能發展得快、補貼減少流量隨之減少的原因。

但是,依靠補貼生存的模式本身就是難以為繼的,這也是為什麼瑞幸從一開始就被唱空,也是做空報告中強調的內容。因此,瑞幸咖啡“造假門”事件不僅會讓資本方更加認清清晰的盈利模式高於單量、規模和概念,同時也會讓更多的創業者意識到,國內咖啡市場仍在培育期,找準自身定位,找到可持續發展的方向才是“王道”。

本文源自北京商報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