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黄帝故里到底在哪里?有什么记载和遗迹?

轩辕故里的由来 轩辕文化的传播十分广泛,轩辕活动的范围较广,所谓“迁徙往来无常处”。因而,关于黄帝诞生于何处的说法也较多:

(1)司马迁《史记》说:“黄帝居轩辕之丘”;

(2)《帝王世系》说:“黄帝居若水”;

(3)郭璞《水经》说:“帝生于天水轩辕谷”;

(4)《史记》、《五帝记》说:黄帝“邑于啄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

(5)《国语》说:“黄帝以姬水成”;

(6)宋.罗沁说:黄帝“生于姬水,长于寿邱”;

(7)姚瞻说:“黄帝都陈仓,非宛丘”;

(8)于右仁《黄帝功德记》说:“今陇右,黄帝遗迹甚多”。

范文澜、何光岳、吴正中、安江林及古代胡缵宗等专家学者均认为轩辕故里在清水县。

轩辕黄帝故里到底在哪里?有什么记载和遗迹?


〈一〉史书记载

《大戴礼·帝系》《史记》说:“黄帝居轩辕之丘”。

《汉书·人名表》说:“有峤氏以戊己日生黄帝于天水”。

《水经》载:“帝生于天水轩辕谷”,“今城东南七十里有谷与溪焉。”

郦道元《水经注》说:“南安姚瞻以为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

皇甫谧说:“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

《山海经·大荒西经》说:“西王母之山有轩辕台,射者不敢向。”

《淮南子·地坠训》说:“轩辕之丘在西方”。

《甘肃通志》记载:“轩辕谷隘,清水县东七十里,黄帝诞此。”

《直隶秦州新志》载:“帝生轩辕之丘,名曰轩辕。今清水县东南七十里,黄帝诞于此。”

明代胡缵宗有《轩辕故里生清水考》。

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编》中说“轩辕黄帝诞生于甘肃清水。”

学者吴正中撰有《轩辕黄帝及其故里考》一文,对轩辕故里清水说作了详备论证。

上列史书尽管有转引摘录,但其方位、范围却有由大到小,由含糊到清晰,最后确定为在清水县的过程。

轩辕黄帝故里到底在哪里?有什么记载和遗迹?

(二)人文史迹

萧兵先生说:“我国原始人民的主体属蒙古人种,即黄帝;“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西北黄土高原”。所以,我国人崇拜黄土、黄色”,盖称黄帝者,因有“土德之瑞”也。

宫玉海先生在《山海经与世界文化之谜》一书中说:“华、夏按理应作夏、华,只是因为汉族的祖先源于西北地区,因而自称华族”。伏羲、女娲的传说时代其主要地区是天水、秦安。

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说:“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长于成记”。

轩辕黄帝故里到底在哪里?有什么记载和遗迹?

唐司马贞在其《三皇本记》中说:“华胥,履大人之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记”,并自注曰:“成记亦地名。按,天水有成记县”。后人均袭此说。神农炎帝活动的主要范围在关中地区的宝鸡一带。

《帝王世纪》说“女登游华阳,生炎帝神农氏于姜水”。姜水即今陕西宝鸡清姜河流域。

杨晨东先生说:“炎帝神农氏的地在宝鸡市,黄帝轩辕氏的故地在甘肃天水与宝鸡市交界地”(《炎帝论》)。作为人类生存繁衍链上父系氏族社会的集大成者,崛起在陇县与秦安之间的清水,也验证了渭河流城天宝地区是华夏民族孕育地的推断。

(三)考古实证

著名记者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写道:“我们现在虽然在考古学上还未能具体证明‘伏羲’的时代和他当时社会的内容,然而汉族最早的传说和神话,都在渭水流域,特别是渭水本源的上游,这却无可怀疑”。汉族是否由中亚细亚来的,我们尚不得而知。但近几十年发现的天水地区大量的古遗址,从科学的角度充分说明了天水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对论证轩辕诞生于清水有很充分的价值。

秦安大地湾遗址据有关资料介绍,发现房址240座,灰坑窑穴342个,墓葬79座,窑址38个,各类文物8000多件。其中有距今约8170—737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纹饰陶器绳纹红陶足碗以及深穴窝棚式建筑。有距今约5500年新石器时代庙底沟类型的人首葫芦形彩陶。也有距今约5000年仰文化晚期的原始地画狩猎图和原始宫殿。证实了天水地区曾经居住过规模宏大的原始部落,也印证了伏羲女娲时代的传说。

黄帝时代所形成的文化,考古学称为龙山文化。它的年代距今约5000年左右,这一时期的遗址,在清水发现四十多处。从永清堡遗址出土的文物来看,当时的原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较之大地湾出土文物有很大的变化。在约1—3米的地下文化层,有大量灰坑、灰层、房址、窑穴和陶砾堆积物遗存。层内有兽首,陶片、石器等。生产生活工具主要有石斧、刀、铲,陶纺轮、陶网坠、骨锥、陶鬲、陶钵、陶环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