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觅渡,觅渡,渡何处

有这么一个人,他在中国革命的早期,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和一杆笔枪冲锋陷阵,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定者,他用自己年轻的身体和书生的气息,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之下上演了一长让人不禁热泪盈眶的英雄史诗,有人污蔑他不是干革命的料,就像拿一把菜刀上战场杀人,不过正是有这样情急之下拿着菜刀去砍人的热血青年才为中国革命输送源源不断的血液。

这个拿着菜刀杀人的就是瞿秋白。

瞿秋白:觅渡,觅渡,渡何处

“觅渡,觅渡,渡何处。”

这句话是梁衡先生在1996年为纪念瞿秋白而写下的,这离瞿秋白牺牲已经六十一年,没错在1935年,瞿秋白在国民军刽子手的枪弹之下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最后倒在了血泊之中,时隔六十一年,梁衡先生再次挥笔写下这段波澜壮阔的史诗,依旧让人心潮澎湃。

瞿秋白生在江苏省常州府一座名为八桂堂的花园住宅内,花木繁多的瞿家也是一个书香门第,作为家中长子,瞿秋白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尽管后来瞿家没落,经济困难,瞿秋白依旧在工作之余学习俄语,这也让他之后成为精通俄语的翻译家之一。

瞿秋白:觅渡,觅渡,渡何处

1919年5月4日,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爆发,正值青年的瞿秋白受到爱国热情的感染,加入了浩浩荡荡的游行示威,随后又加入了李大钊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这为瞿秋白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埋下了种子。

1921年,共产国际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精通俄语的瞿秋白受命前去采访,在这里他遇到了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这次见面让之前买下的种子迅速的生根发芽,次年春,瞿秋白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

瞿秋白:觅渡,觅渡,渡何处

随后瞿秋白在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之一。在八七会议上,尖锐批评了陈独秀等以及共产国际为代表的右倾计划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成为党的历史上重要转折点。

1935年,在转移途中的瞿秋白被国民党军队俘获,后受到叛徒的指认,身份被识破,知道瞿秋白身份后的国民党对他进行的诸多的威逼利诱,瞿秋白丝毫不为之所动,在行刑时找了一块空地面北盘足坐好,对行刑者说:此地甚好,开枪吧。

瞿秋白:觅渡,觅渡,渡何处

枪声响起,而瞿秋白高唱的国际歌在无数革命者心中亘久不灭,一直回响到了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