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北最有個性的地方:應縣小石口,山水秀,還有甲天下的寶貝

小石口村,亦稱小石口堡,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南河種鎮下轄村,位於聞名山下,距山西省應縣南33裡,明正德間築城設守備駐此。


晉北最有個性的地方:應縣小石口,山水秀,還有甲天下的寶貝

小石口村是一個有山有水、風景秀麗的村莊,這裡不僅有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長城,村中還有永鎮寺、殊海寺、觀音庵、文殊寺、三清寺等六座古寺,一村與六廟結緣,這在晉北還是很少見得,從縣城出發,大約一小時便到了聞名山腳下。但見不遠處,山勢巍峨,嫩草勃發;近處,一泓溪水繞村而過,流響成韻。而建置於明萬曆年間的小石口村就坐落其間,真給人一種入桃花源的感覺。小石口的美,主體現在她的古風禪韻上。

晉北最有個性的地方:應縣小石口,山水秀,還有甲天下的寶貝

小石口村東峪口邊便有應縣十三名寺之一的永鎮寺。山門前,幾十株百年老槐枝幹虯勁,蔭翳蔽日。據寺內兩通石碑記載,該寺建於清代,民國年間重修,建築坐北向南,有正殿、禪房、配殿和天王殿,為典型的四合院式寺院佈局。

晉北最有個性的地方:應縣小石口,山水秀,還有甲天下的寶貝


晉北最有個性的地方:應縣小石口,山水秀,還有甲天下的寶貝

寺上有八路軍藏兵洞,寺左則是少林。從永鎮寺向南走約5公里山路,過“十八盤道”,越“南開石門”,便可到達殊海寺。該寺位於聞名山北麓的一個山坳裡,綠樹環繞,蒼山擁抱,景緻秀麗。小石口村永鎮寺前有一湧泉,無論旱澇,常年滴水不絕,故名“西滴水”。而取西滴水之泉與紫皮大蒜泡製,是治痢神方,被稱為“雙百湯”,至今廣為沿用。寺院始建於東漢,後又經多次修葺。所在山巒是“雁門十八隘”之一,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現存清代正殿三間,近年民間集資數百萬元,配修了鐘樓、偏殿、山門等。並劈鑿山路4公里至寺前。終年香火旺盛。

晉北最有個性的地方:應縣小石口,山水秀,還有甲天下的寶貝


永鎮寺位於小石口村東北,寺內建築結構嚴謹,造型優美。現存正殿三間,東西配殿六間,山門六間,進深四間,東西跨耳新建鐘鼓樓,構式仿古。全寺依山而建,雄偉壯觀,色澤華麗,善男信女,遊人不斷,香火不絕,古香古樸。登其遠眺,蒼山綠水雲飄似帶,令人賞心悅目。

小石口村村中有一座觀音庵,該庵的神奇之處是“送子娘娘殿”,善男信女來求龍求鳳,無不如願。觀音庵南側是新修不久的城隍廟。再南向行三十餘步,則是觀音閣。

晉北最有個性的地方:應縣小石口,山水秀,還有甲天下的寶貝


小石口村在永鎮寺北2公里許,有歷史久遠的文殊寺。相傳文殊菩薩曾說法於此。寺內殿塑有佛像及四大天王像,是應縣縣內明清塑像僅有的實物資料。尤其寺內的石塑菩薩是珍貴的遼代文物。寺院內現存的兩株古松挺拔茂盛,如傘如蓋,已有近千年歷史,相傳為印度高僧義譚於1106年所植,樹幹曲如龍行,被譽為“龍松”,是晉北一帶罕見的古樹。元朝人有詩讚曰:“霜皮老幹勢如龍,傲盡叢林無盡風;本示渾然千古質,不願秦人大夫封。”

晉北最有個性的地方:應縣小石口,山水秀,還有甲天下的寶貝


小石口村的文殊寺與永鎮寺相距不遠,姝海寺則需要從永鎮寺沿砂石路繼續向南約2公里過橋,右側山體有步行路,爬半小時可達寺廟,到寺廟後還可再爬40分鐘可達山頂有塔。

晉北最有個性的地方:應縣小石口,山水秀,還有甲天下的寶貝

站在小石口村村中南望,但見蒼山一脈,如煙如嵐。內長城蜿蜒西去,烽火臺、烽火墩傲然孤立。雖經風雨侵蝕,但仍能讓人穿越時空隧道,回想起當年戍邊男兒“氣吞萬里如虎”的豪放,讓血液也跟著心跳洶湧澎湃,不可抑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應縣有一句婦孺皆知的民諺:“馬嵐莊的韭菜小石口的蒜,石莊的姑娘不用看。”小石口村是應縣紫皮大蒜的正宗產地。有順口溜為贊,“紫皮大蒜四六瓣,手揣好像石頭蛋,腳踩瓣飛不見亂;蒜瓣白嫩如玉墜,蒜肉辛辣粒粒脆,剝皮也能溢出味。”

晉北最有個性的地方:應縣小石口,山水秀,還有甲天下的寶貝


晉北最有個性的地方:應縣小石口,山水秀,還有甲天下的寶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