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為啥關鍵時刻掉鏈子,心理素質差是成因,3招幫娃打破詹森效應


娃為啥關鍵時刻掉鏈子,心理素質差是成因,3招幫娃打破詹森效應

引子

美美平時學習成績一直都不錯,但只要在每一次的期中和期末等大考之前,她都會莫名其妙地緊張,以致緊張到考試時就會冒汗和心跳得厲害,所以每次大考的成績都不理想,遠不如平時的考試水平。

美美的爸爸媽媽和美美做了深入溝通,這才發現是孩子心理緊張所導致的問題,這問題在心理學上就叫作“詹森效應”。

美美父母意識到是自己對孩子的成績看得很重,造成孩子過大的精神壓力,害怕考砸了,導致身體出現過度的緊張反應。他們決定慢慢弱化這種看法,看淡孩子的成績。

期中考試過後,美美父母沒有像平時那樣追問孩子的考試成績,當然孩子也沒主動把不理想的考試成績告訴父母。就這樣過了兩週,在一次閒聊的時候,美美有點忐忑不安地提了一下自己上次期中考試考得不太好的成績,父母聽了並沒露出什麼不悅的神情,只是特意問了一下哪道題做錯了,現在那道錯題有沒有弄懂了之類的問題。

娃為啥關鍵時刻掉鏈子,心理素質差是成因,3招幫娃打破詹森效應

在期末考試的前兩天,恰逢週末。要是在以前,美美父母肯定會讓美美哪兒都不能去,關門在家抓緊複習。但是這週六,美美父母卻破天荒地提出說要帶美美去外面公園玩一玩,美美很小心地問:“那還有作業怎麼辦呢?”爸爸說:“星期天再做作業吧,反正不差這麼一天,今天就出去好好玩上一天。”

美美在週六玩得很開心,周天也把作業給完成了。在父母的放手下,美美反而越學越輕鬆,越學越有信心了。這不,她在這次的期末考試中取得很好的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會發現,想要孩子放鬆心態應對學習和考試,那麼首先父母的心態要好,並對孩子採取“放手”的策略,孩子的精神壓力沒有那麼大了,反而更能發揮出自己的學習優勢,並能獨立應對各種壓力了。

01 心理學上的“詹森效應”現象

“詹森效應”指的是有一些人平時表現良好,但由於種種原因在正式場合屢屢失敗的現象。這個效應源於一名叫詹森的運動員,實力很強,卻在大賽中屢屢失手。

娃為啥關鍵時刻掉鏈子,心理素質差是成因,3招幫娃打破詹森效應

在競技場上考驗的並不僅僅是實力,還考驗選手承受壓力的能力。如果心理承受能力不好,在大賽中就會瞻前顧後,無法發揮出應有的水平。

不僅在運動員身上,很多孩子在考試中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一些孩子平時成績不錯,但是一到重要考試的時候,成績就要比平時差上很多,原因就在於心理素質不好。

詹森是一名美國短道速滑運動員。他參加了七次冬季奧運會賽事,但是七次都失敗了。他並不是沒有拿金牌的實力,他已經在其他賽事上,打破過七項世界紀錄,並且摘奪七枚世界盃獎牌。但是,在1984年薩拉熱窩冬奧會上,詹森只拿到了短道速滑的第四名。

在1988年卡爾加里冬奧會上,因為姐姐的去世,詹森情緒受影響再次失利。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他也只在500米短道速滑中得了第四名,1000米只獲得第二十六名。利勒哈默爾冬奧會上,詹森在500米短道速滑比賽中滑倒,又一次與獎牌擦肩而過。

娃為啥關鍵時刻掉鏈子,心理素質差是成因,3招幫娃打破詹森效應

這種情況在運動員身上並不少見。眾所周知,美國空氣步槍射擊運動員馬特·埃蒙斯,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男子50米步槍決賽中,倒數第二槍的時候他已經排在了第一位。最後一槍他只需一個普通的得分就可以拿到奧運金牌。但是,他卻一槍射中了旁邊選手的標靶,導致他最後一槍未得分。結果,他以第八名的成績結束了比賽。

四年後,他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中,最後一槍又手滑射偏,只得到了4.4環的成績,大獎拱手相讓,再一次與獎牌無緣。

這些頂級運動員在大賽中頻頻失手的表現,並非偶然,心理素質不夠過硬是主要原因。人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和影響,當調節不好時就會肌肉緊張,注意力不集中,判斷力等也會下降。這麼一來,關鍵時刻的成績自然就不如平時好。

娃為啥關鍵時刻掉鏈子,心理素質差是成因,3招幫娃打破詹森效應

02 三招幫孩子打破心理緊張感,消除“詹森效應”

很多孩子都遭遇過“詹森效應”。平時學習不錯,卻每每在大考中失利,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又以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居多。這時候,父母應該幫助孩子打破這種心理緊張感,消除“詹森效應”。

1.教孩子學會運用正面心理暗示

人在緊張的時候,就會不停地對自己作出“不要緊張”“不要焦慮”之類的心理暗示,但這樣一來,注意力反而放在了“緊張”和“焦慮”上,起到了反作用。而採取正面的暗示,比如對自己暗示:“我已準備好了”等相對更有效。

當孩子面臨大考的時候,父母可以教孩子學會放鬆,比如,調整呼吸頻率、閉上眼睛想象自己成功的樣子,或者哼一哼輕快的曲子等等,都可以達到很好的身心放鬆效果。

娃為啥關鍵時刻掉鏈子,心理素質差是成因,3招幫娃打破詹森效應

2.幫助孩子調整好心態

父母在考試前,如果發現孩子過於緊張,就不要再跟孩子一直提及和考試有關的事情,否則會給他造成更大的壓力。可以適當地幫孩子轉移一下注意力,或來個親子游戲,或來一場運動,或到外面散散步等等,幫助孩子調整好心態。

3.提前“踩點”,並在心理上預演一遍

在大考前,可提前去“踩點”,看看教室和出行線路等。這種“踩點”不僅僅是為了熟悉考試地點,更起到了一種心理上預演的作用。這種預演能減少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以便正式考試的時候,考生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考試上,不至於分散精力去考慮其他和考試無關的問題。

娃為啥關鍵時刻掉鏈子,心理素質差是成因,3招幫娃打破詹森效應

此外,在大考前,將自己的生物鐘調整到考試時間,或者做一兩套模擬卷等等,也都能達到預演的效果,達到提高心理素質的目的。

結語

根據“詹森效應”,無論是考試還是各種比賽,考驗的不僅僅是實力,更是對心理素質的挑戰。為了充分發揮孩子的正常實力,父母要在考前把孩子心態和身體狀況調整到最佳狀態,更要讓孩子平時就練就一顆平常心,把更多的重心放在過程而不是結果上,這樣才能輕裝上陣。

孩子也只有輕裝上陣,才能既跑得輕鬆又跑得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