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術能為家庭農場經營者帶來什麼?

當前,有人在唱衰三農自媒體運營,很多人事實上也在轉行,轉行到搞笑領域或者所謂的有趣領域了,他們的理由如下無外乎這幾點:一是紅利期已過;二是三農自媒體只有搞搞身邊事情,無非就是吃飯、幹活、搞野;三是三農自媒體畢竟屬於小眾市場,做不強大。

5G技術能為家庭農場經營者帶來什麼?


而我認為,隨著5G技術的到來,真正意義的三農自媒體應該天地寬,下面我來給你分析我的看法。

首先,5G的普及將帶來更快的數據流,消費者的需求將精準地傳遞給家庭農場經營者,經營者可以據此生產更符合消費需求的農產品,消費者也能以更優惠的價格獲得更鮮美的農產品。

其次,5G技術的普及將解決消費者與農民生產者之間的信任問題。馬雲用支付寶解決了消費者與生產者的購銷信任問題,我認為下一步將會由5G技術帶來變革,用視頻數據流解決消費者與農產品生產者之間的不信任問題。

參照公眾號為“中國家庭農場”出現的訊息,在2018年12月舉行的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上,有一個展位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展位上沒有任何農產品展出。

原來,這是中國電信關於“5G與農業”的展臺。在這裡,人們只要戴上VR頭盔,就彷彿置身於海口市石山鎮施茶村,瀏覽新農村的村情村貌。這是中國電信利用5G網絡大帶寬、低時延的特點,通過現場視頻回傳,進行的實時全景直播。

第三,在5G強大的技術支撐下,消費者也可以通過各大電商平臺或者自媒體平臺,觀看家庭農場經營者用無人機航拍的實時圖像,適時跟蹤農田、蔬果種植園的播種、灌溉、生長、採摘等過程,瞭解空氣、水質和土壤的各種參數。利用5G技術提高農產品品質管理的透明度,一方面能讓消費者更放心,另一方面能提升農產品的知名度,擴大銷量,增加農民的經濟效益。

第四,5G技術能給家庭農場經營者帶來的革新遠不止此。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的有機結合,還可以制定出一整套精準農業的生產方案。精準農業需要網絡支持海量設備連接和大量小數據包頻發,需要網絡能覆蓋山區、森林、水域等4G信號難以到達的地方,需要網絡有更低的功耗、時延和成本,這一切都將在5G網絡下得以實現。

在牧場,海量傳感器可隨時採集牲畜的生理狀況、位置等信息,結合語音識別、圖像分析等手段監測其健康和安全狀況。

依託5G網絡,無人機也將在農業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高速穩定的5G網絡可以顯著提升無人機的實時精準定位能力。無人機除了承擔農作物和牲畜的監測任務,還可以進行大面積農作物護養工作,如噴灑種子、農藥等。

隨著5G大規模投入使用,農業供應鏈環節的信息獲取和交互速度也將達到新的層次。過去,中國的農業生產是分散的小規模耕作,農民缺乏市場信息,在整個農業週期裡,“種什麼、能賣多少”,都具有不確定性。複雜的流通結構,大大增加了農產品的損耗。

堅持發展家庭農場,堅持農業專業化發展。5G的普及將帶來更快的數據流,消費者的需求將精準地傳遞給家庭農場經營者,經營者可以據此生產更符合消費需求的農產品,消費者也能以更優惠的價格獲得更鮮美的農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