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初期到生产前,宝爸为宝宝他妈和宝宝买了这些东西

妻子怀孕后,不知道别人怎样,我反正又开始了对新领域的探索。为了准备各种各样的东西,前后做了一些功课,通过知乎、百度、小红书了解,顾客评价筛选,朋友咨询等等手段,当然也看了不少类似于我写的这种用户心得文章,再基于自己的判断剔除一些水军、广告贴,最后加上一些个人消费倾向,做出了最终选择。有些确认买对了,有些不知道,交了智商税,有些钱纯粹是丢到水里了,小孩离出生还有整整一个月,以下基本上就是我家孕初期到生产基本购买的所有产品,应该还会继续买一些补充的,,大部分是自己决定,小部分是和老婆商量的,目前的直接先放出清单吧,凡是选择较多的基本都没有指定品牌。

怀孕初期到生产前,宝爸为宝宝他妈和宝宝买了这些东西

孕期采购清单

所有的物质需求基本都围绕吃、穿、用,怀孕也不例外。基于以上表格,某些地方我特别补充一下。

孕早期,吃是最重要的需求,关于叶酸摄入的重要性,不管是专业医生,还是孕妇都是一致认可的,品牌选择也无需赘述。需要分享的是,很多用户说国产爱乐维含维生素A,因为维A补充超量有致畸可能,需要谨慎控制摄入量。我不想太麻烦,所以选择了澳洲进口版,不含维A,在用量上,有说吃三个月的,有说可以一直吃到预产期的,我们是孕前2个月,孕后5个月,一共吃了近7个月,2瓶200粒,一天一片。

怀孕初期到生产前,宝爸为宝宝他妈和宝宝买了这些东西

三件套

消费者不应该被商家牵着鼻子走,我个人对母婴产业的生物科技类产品持谨慎态度,我觉得盲目的补充各种营业品、维生素比营养匮乏恐怕风险更大。但是因为老婆平时吃东西不怎样,加上孕早期有妊娠反应,所以胃口更加不太好。某次产检后,医生给的解决方案是,去医院外的一个店铺购买某款亚麻酸亚麻籽油胶囊。一遇到医生这种行为,我就格外谨慎,说来话长就不说缘由了。后来我做了下功课,服用亚麻酸亚麻籽油胶囊的目的在于补充孕妇和胎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里面又涉及到很多营养元素的补充方式和吸收原理,专门拜读了一些专业人士的论文,过程比较长也不赘述了。最终,我的选择是澳洲的DHA胶囊,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要让自己过于纠结。当然DHA也只吃了两个月,恰好老婆也过了妊娠反应期,既不需要额外补充营养,也不用担心元素补充过量。

洗护用品、外衣、内衣不用赘述。产妇随着体型的变化,还是有必要购置一些适合她们的服装,比如专用的大码内衣裤,外衣宽松舒适就好,不用买多,勤洗勤换就可以了,鞋子老婆自己买了一双,感觉穿的很少,平时还是以穿日常的鞋子为主,没有那么娇贵,也没有特别不适。这方面基本没有浪费什么金钱。

腰枕和胎心音听诊器是两个完全没什么用的东西,腰枕是在孕中后期买的,随着老婆的肚子慢慢变大,尤其是孕晚期,晚上睡觉特别不舒服,用北方话叫不得劲。虽然淘宝上各种款式的腰枕评价异常好,不知道别人体验如何,尝试过几次腰枕,反正老婆觉得一丁点用都没有,所以用过一两次后基本闲置。至于胎心音听诊器,虽然不贵,实话说,是听不出来什么的,不然的话,人家产品描述不会就“听不出来”专门做解释和教程,反正平时定期产检,尤其是孕晚期,基本每周都要去做检测,所以这个东西基本是交智商税了。

怀孕初期到生产前,宝爸为宝宝他妈和宝宝买了这些东西

腰枕

孕妇马桶一次买了两个。孕妇普遍起夜频繁。媳妇家一个房子140多平,卧室没有独立卫生间,一个房子在农村,厕所在户外。晚上行动不便,所以备了两个马桶在床边,不得不说,却是方便安全了很多,尤其是冬天。同样情况下,可以考虑一下,这个产品的实用性太大了。

怀孕初期到生产前,宝爸为宝宝他妈和宝宝买了这些东西

移动马桶

至于妊娠油这些东西,可能我和她都感觉不到有没有用,所以表格里我写的是不知道。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问了下老婆,她说今天产检听胎心音时,旁边好几个孕妇都好奇为什么她没有妊娠纹,后来沟通了下,老婆是每天都在擦,其他几个孕妇一般是每周洗一次澡了才擦,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原因。

覆盆子茶在小红书上看到的,说是软化宫颈的一款进口产品,有利于顺产,是降低撕裂和侧切风险的神器,算了下时间,买了2盒40袋,贵倒不贵, 计划第36周开始喝,不想盲目的听从建议一天4袋这样的喝,消费这种产品,只能说是在相信口碑和自我警惕的前提下尝试,不能过于相信和乐观,而且这种产品很可能只用一次,口碑这东西实在不好说。

怀孕初期到生产前,宝爸为宝宝他妈和宝宝买了这些东西

产妇使用采购清单

产前采购的产品目前没有发言权,有些确实都是必备的产品,关于电动吸奶器,最近陪老婆去产检时,也的确遇到2个孕妇乳腺堵塞需要处理的,似乎很麻烦。至于地球妈妈喷雾,有说好的,有说没用的,有备无患,至少价格还没有到需要犹豫考虑的地步。所以为了产妇产后的健康,有些东西还是可以尝试的。

怀孕初期到生产前,宝爸为宝宝他妈和宝宝买了这些东西

新生儿使用采购清单

至于未来宝贝要用的东西,目前也没有完全的发言权,遗漏、浪费?好用,没用?都是在生活中积累的。目前学到一点点经验,小孩子的衣服千万不要买多,我们还没有出手,目前宝贝的衣服已经十几套了,而且包括包巾、尿片、衣服还在不断增加中,都是亲友赠送的礼品,也有亲友以前的小朋友穿过的新生儿衣服。所以在最想按自己喜好来买的东西上,偏偏只买了一套,估计这些目前是穿不完了。奶粉是预防初生后,老婆没有乳汁,提前预备的一个品牌,先试用下,很多过来来说过,新生儿在第一次吃母乳前不要用奶瓶,我觉得那个专业的解释有道理,所以特别准备了勺,不过市面上好像没有新生儿用的勺,所以将就了下。

至于奶瓶,算是笔大开支了,总共买了4个,大概500多,塑料两个,玻璃两个,有防呛奶的,有防摔的,具体在使用过程中随机应变吧。

在给宝宝采购的过程中,我琢磨出了一个很关键的消费观: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地代表婴儿消费,让婴儿成为你心安理得过度消费甚至浪费的理由。所有的父母都想给自己孩子最好的,但有时候不免会走入误区,在进行消费选择的时候,有时候你以为你是在给孩子消费,其实似乎是买给自己的,说句不恰当的,有时候只是满足了父母的一种奇怪的心理。

我曾经看到一款婴儿床垫,加上配件大概1500左右,犹豫中,甚至说我放弃换手机,少消费一些不必要的产品,就能省下这笔钱了。老婆知道了,直接说,只能用3个月的一个东西,还不知道靠谱不靠谱,你傻啊!还有特别憧憬的大品牌进口婴儿车、明星款睡袋等等,基本上价格都是好几百到上千元,而且有些都只能用几个月,这些想法只能暂时先放一放。

怀孕初期到生产前,宝爸为宝宝他妈和宝宝买了这些东西

某新生儿高端鹅蛋床垫

至少对我们目前的家庭现状来说,还没到达那种对任何婴儿产品都可以不考虑价格的地步。所以,在很积极地为孩子消费的时候,偶尔还是有必要冷静一点。

目前能想到的就是这些,先分享这些吧,下次继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