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0萬殘疾人,948萬在工作:上班,對他們意味著什麼?


每天清晨。護工來幫王紹軍穿襪子,給他翻身,再給穿褲子,穿衣服。

把他抬到輪椅上,再從輪椅上搬到麵包車裡,載他去上班。

起床,收拾出門上班,對於普通人來說只需要10分鐘,但對王紹軍來說,可能需要半小時。如果沒有人幫他,他不知道還能不能去上班。

王紹軍心心念念要去上班的地方,就是河南省鄭州市殘友培訓基地。10年前他經商賣大蒜掙了一些錢,現在他用這些錢創辦了培訓基地,希望幫助更多“像他一樣的人”找到工作。

《人生第一次》記錄了這麼一群人。

像我這樣的殘疾人很多,難道都坐在家裡面等死嗎?

沒來培訓基地之前,楊雅然以為天底下沒有比她更倒黴的人了。她從小聰明,讀書認真,成績名列前茅。但是身體的殘疾,讓她的大學夢破碎了。家裡三個孩子,父母權衡之後,沒有讓她上大學,而是繼續供其它孩子讀書。

因為覺得她讀出書來也沒有意義,沒有人會聘請殘疾人去工作的。

楊雅然理解母親的選擇,但是她還是不想就這樣向命運臣服。

她用手機刷單。一單幾分錢。她從早到晚不分晝夜地刷單。然後把刷單的錢全部攢下來。

她給自己買了一臺電腦。平時,她只能在家裡,一個人打發時光,沒有人聊天,也沒有工作。

出去一趟,太麻煩。要有人幫她推輪椅,還要忍受周圍人異樣的眼光。

後來,來到職業培訓基地之後,她才發現,這個世界上還有這麼多“另一個我”。

8500萬殘疾人,948萬在工作:上班,對他們意味著什麼?

王彥釗是在高考之前受傷了,半身癱瘓,也沒有參加高考。

童海洋出生一個月被查出腦癱。

還有人失去雙臂,只能用腳在鍵盤上打字。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這麼多人,他們身上都有各自的傷痕,但他們沒有放棄自己,都相聚在職業培訓基地裡,學習技能,努力求生。

8500萬殘疾人,948萬在工作:上班,對他們意味著什麼?

他們和普通人一樣,想要有尊嚴地活著。

王紹軍開電動三輪車接楊雅然的時候,楊雅然坐在輪椅上,覺得根本沒法上去。

王紹軍鼓勵她,“你可以。”

楊雅然從輪椅上挪出屁股,艱難地坐在三輪車前座上,

可是,她的輪椅卻在一旁。王紹軍找路人去幫忙,他說:

“輪椅壞了,請幫我們把輪椅放到車上。”

而不是“我們是殘疾人,請幫我們。”

不賣慘,而是就事論事地請求幫助——我是殘疾人,不必時時刻刻向我提出幫助,請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幫助我。

8500萬殘疾人,948萬在工作:上班,對他們意味著什麼?

培訓基地和阿里巴巴簽訂了協議,學員如果通過了考核就可以成為阿里巴巴的雲客服。但在拿到工號之前,每個人都要經歷一次嚴格的考試。

10分鐘要完成420個字的文章,一分鐘要打42個漢字。不管有沒有幾根手指都要做到。在考試中沒有人幫忙。為了準備這次考試,很多人努力學習打字指法,熟悉打字軟件,不斷練習精進手法。

在這場公平的考試中,有些人通過了這次考試,成為了阿里“小蜜”。這意味著培訓的成功,他們不僅獲得了收入,還能隨時隨地進行辦公。

8500萬殘疾人,948萬在工作:上班,對他們意味著什麼?

而在屏幕背後的這一份工作,沒有人知道他們的真實面容,讓他們不必出現在人們面前,不必接受人們對殘疾人能力的懷疑,對殘疾人身份的同情。

絕大多數殘疾人很少接觸社會,客戶也不知道電腦背後坐的什麼人,他們會發脾氣,會投訴,這對於內心非常敏感脆弱的人是一個挑戰。但這對殘疾人來說,也是一次機會。讓他們瞭解社會,和他人建立更多的聯繫,進行正常的平等的溝通交流。

靠自己的能力,掙錢,獲得工作的成就感,這比人們的憐憫和捐款讓他們更能獲得幸福。

因為每一個人都想要有尊嚴地活著,都想要實現自己的價值。

8500萬殘疾人,948萬在工作:上班,對他們意味著什麼?


我一輩子還長著呢,我也要為我自己活,但是前提是我要掙錢。


在培訓基地,很多人找到了歸屬感和認同感。他們知道了:

殘疾人不一定要在家裡面,也可以有自己的生活。

他們應該像正常人一樣出來工作,交朋友。

但這一切最重要的是獨立。不能因為身體有殘疾,就在生活和工作上處處依靠家人,朋友。最主要的是,不能產生心理上的自卑感和依賴感。殘疾人並不低人一等,更不意味著在經濟上就必然差人一節。

每個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爭取幸福的權利。

所以這裡的人們都清楚地知道:人一定要獨立。

8500萬殘疾人,948萬在工作:上班,對他們意味著什麼?

“我一輩子還長著呢,我也要為我自己活,但是前提是我要掙錢。”

根據中新社報道,截至2018年底,在中國持有殘疾人證的就業年齡段的1694.8萬殘疾人中,已就業948.4萬人,就業率為56%。

他們中,有的從事按摩師、針灸推拿師、服裝裁剪等工作。

有的也從事編程、打字、客服等工作。

還有的去學習繪畫,舞蹈。

有的努力學習盲文,手語,不斷地學習知識。

有的成為了老師、志願者。

還有的自己經商,做個體生意,經營一家店,能夠養活一家人。


8500萬殘疾人,948萬在工作:上班,對他們意味著什麼?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想要早點去做手術,成為一個健康的人。”

“希望我能夠和所愛的人信任。”

“希望我工作順利,買一套自己的房子。”

職業培訓基地裡,很多人許下自己的心願。

是啊,一輩子很長,還有很多願望值得我們去實現。

工作,不僅是謀生,更是謀愛,為自己在這世界裡尋找存在的意義。


8500萬殘疾人,948萬在工作:上班,對他們意味著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