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學也,入乎耳,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荀子•勸學》

光亮禪師解曰:品行高尚的人修學,聽在耳中,入在心裡,顯現在一舉一動之中。哪怕是微小的舉動,都可以成為世之典範。而品行不好的人對於修學是不會上心的,只不過是在口耳之間罷了。既然不上心,怎麼可能對身心有補益呢?故人修學是為了自身,如今的學習只不過是為了更好的索取。品行高尚的人之所以修學,是為了圓滿自己的智慧。而品性不好的人修學,是為了成為炫耀的資本或撈取名聞利養的工具。對於學問就一定要嚴謹,不問自說就是急於顯擺自己。而問一答二就是囉嗦。顯擺固然不對,而囉嗦也是不正確的。而品行高尚的人對待虛心求教的人就會一一對應,秉行中道,不偏不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