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告訴你,興趣是怎麼沒的?(第7期)

我來告訴你,興趣是怎麼沒的?(第7期)

瞭解了什麼是興趣,

今天為大家八一八如何培養興趣……

回顧一下,

從上期我們知道,培養

興趣必須先“勾”出好奇,

我來告訴你,興趣是怎麼沒的?(第7期)

然後開始進行學習和研究,

再接下來,興趣才有可能生長出來……

孩子階段的學習需要孩子、家長和老師積極配合,才能讓孩子學得好。

我來告訴你,興趣是怎麼沒的?(第7期)

我來告訴你,興趣是怎麼沒的?(第7期)

對於如何培養興趣,作為老師和家長,需要想清楚以下三個問題,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

1.如何創造興趣

創造興趣公式:

我來告訴你,興趣是怎麼沒的?(第7期)

鑽研某事→正向刺激(自身成就感和外部正面評價)→興趣濃厚→更加深入鑽研某事

其中正向刺激來自兩個維度:

①自身感受:通過努力,自己很快就可以感受到進步,一步一步接連克服困難會讓自己的成就感越來越明顯,也會使自己愈挫愈勇,自信心爆棚。

②外部激勵:來自家長或親友的誇獎、老師課堂上的肯定、教材升級、演出現場的掌聲、比賽的獎勵、考級的證書……。學習初期,外界的讚揚常常帶有禮貌性質,對於自身的激勵效用有限(不要低估孩子,禮貌性的讚揚或者泛泛的誇獎他都能感受到,激勵的作用很快就會衰減);隨著學習時間的增長,外界給予的激勵自然會越來越多,越來越讓人振奮。

這些刺激會催生出興趣,才有勇氣接受更高難度的挑戰,才有動力進行更深入地學習和鑽研,最終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我來告訴你,興趣是怎麼沒的?(第7期)

假如自認為天賦較低,通過更加勤奮(方法正確的前提下)也可以進入到良性循環圈裡來。用一個詞形容,那就是——“勤能補拙”。

反之,則就變成了

消滅興趣公式:

鑽研某事→負向刺激(挫敗感和負面評價)→無興趣→放棄

負向刺激同樣來自那兩個維度:自身和外部。作業完成起來極其困難是自身挫敗感的主要來源,一般是由於作業難度跟當前能力嚴重脫節,或者課堂理解有誤等因素造成的;外部刺激有家長的打擊、老師的批評、表演的失誤、考級沒有通過……

我來告訴你,興趣是怎麼沒的?(第7期)

就算天賦極高也同樣可以通過這個公式使他走向平庸。

當然,最常見的還是

消磨(或消耗)興趣公式:

鑽研某事→不強的成就感或挫敗感和外界不關注→興趣時有時無→無興趣→放棄

我來告訴你,興趣是怎麼沒的?(第7期)

有了興趣不等於就一帆風順,遇到瓶頸期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於是,新問題出現了,那就是——

2.如何保持興趣

眾所周知,濃厚的興趣能使人目標明確,更加積極主動,勇於克服困難,在活動過程中不斷體驗到成功的愉悅,進而獲取最大成就。而且,興趣越穩定,學習才會越深入,獲得的成就感和滿足感也越大,也就越有興趣。只有進入這個良性循環,對於一個人的影響和改變才越大,這時,想通過音樂來陶冶情操、改變氣質等想法才成為可能。

這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真正的興趣對於專注、探索、鑽研、思考、熱情、精益求精等重要品質的養成都非常有效。正因為如此,才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保持興趣公式:

鑽研某事→總會出現更加新鮮或者強烈的成就感和外界鼓勵(新鮮的正向刺激)→有興趣(動力)→繼續深入鑽研

培養興趣、保持興趣是一個系統“工程”,而且是動態的,沒有任何一種方式可以一勞永逸,其關鍵在於如何建立正向激勵。還是分別從學習者自身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來分析:首先,讓自身的成就“可視”、“可量化”是教育者經常需要考慮的重要課題,可以通過建立目標、制定計劃等方式來輔助,這些形式好多人都用過,重要的是能否堅持、是否落實。另外,有挑戰、有難度,經過努力後最終克服,才會更有興趣;假如每天的任務只是簡單機械的重複,任誰都會厭煩,只會摧毀興趣。過程中,需要讓學生勤于思考,耐心磨鍊,跨躍即飛躍。其次,教育者還需要在努力創造更多的外界正向評價的環境上做文章。單一的或者重複的誇獎,時間長了,並不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內心愉悅,經常把“寶貝真棒”掛在嘴邊的家長要注意。可以說,在培養興趣的過程中沒有稱讚、誇獎不行,但只靠稱讚、誇獎也很難培養出興趣。

我來告訴你,興趣是怎麼沒的?(第7期)

3.避免不良興趣

興趣也有高低之分,有人反三俗,有人好三俗,孰優孰劣,一目瞭然。

我來告訴你,興趣是怎麼沒的?(第7期)

身邊有好多人常說:我對目前從事的事情沒興趣,其實我真正感興趣的是××。其實,當你真正放棄原來,轉頭從事所謂真正有興趣的事情的時候,往往又發現,想要做好這件事同樣困難重重,挫折不斷。這個不是有沒有興趣的問題,其實是畏難。

畏難也是最平常不過的人人具備的“素質”,只不過有人可以通過方法順利度過這個時期,快速進入良性循環圈,有人卻止步在畏難的途中,想了解畏難嗎?我們下回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