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褒獎再批評的方式對孩子沒用?巧用“阿倫森效應”升級溝通方式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是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明白的道理。確實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常常會避免對孩子過分的誇讚。選擇批評的方式,讓他們認識到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問題,並且不斷的進步。當然對於一些聰明的家長來說,他們會認為“先褒獎,再批評”的方式,可以讓孩子更加容易去接受自己的缺點。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有些時候教育方式的錯位,就會導致問題越來越多。

先褒獎再批評的方式對孩子沒用?巧用“阿倫森效應”升級溝通方式

前段時間和一個朋友聊天的時候,說到了他家孩子現階段的狀態。他家孩子在我的想法之中,一直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存在,任何事情都不需要父母操心。可是他卻表示:自己的孩子最近心情大變,調皮搗蛋,難以控制。甚至還表示“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

“我家孩子昨天玩樂高,玩完玩具之後開心的把它拼出來的模型拿來給我看。只是我往後一看,發現地上有很多雜物,都是他玩玩具扔下來的。看到這樣的情況非常的生氣,但是轉念一想又不能過分批評。就對他說“樂高這次你拼的非常棒,但是我希望你下次在玩玩具的時候,不要把東西扔的到處都是,聽到了沒有?沒曾想孩子聽到這樣的話,直接開始哭鬧”。”後來我和他一起分析了孩子這種哭鬧情緒的原因,他才明白自己先褒獎後批評的方式,其實對孩子的傷害是比較明顯的。

先褒獎再批評的方式對孩子沒用?巧用“阿倫森效應”升級溝通方式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被稱之為是阿倫森效應。他們尋找了幾組人,對他們進行相應的批評和褒獎,而這個過程也被分為全部否定、全部褒獎、以及先褒獎後批評,先批評或褒獎。或許大家會認為先包獎後批評,可能大家孩子能夠更加容易接受一些,但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那些先批評後褒獎的狀態才能更被人喜愛。所以放到日常教育活動之中,我們就可以認識到爸爸媽媽對孩子先批評或褒獎,才能讓他們更加容易接受,同時去改正自己身上的問題。

孩子為什麼會喜歡先批評後褒獎呢?

試想一下,我們如果在和孩子談話的時候,一開始就將他們身上所存在的優點表現出來,而最後又給他們當頭一棒,那麼孩子最後所接受到的信息就是“我是差的”,“我是不優秀的”。即使聽到了爸爸媽媽之前的褒獎,他們還是會認為父母所說的話是一種虛偽的狀態。

反過來,如果通過“先批評後褒獎”的方式,那麼孩子最後會將注意力集中於褒獎之上,也就是認識到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優勢,而不至於過分的自卑。父母在這個過程之中進行相應的引導,那麼孩子就會轉變自己的思維。同時認識到缺點的時候,發揚自己的優點。

每一位父母在和孩子相處之時,本身的狀態都有著巨大的差異。除了我們上面所說的語言順序之外,其實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也應該注意更多的技巧。相信大家也曾瞭解過語言的藝術,那它就已經暗示語言溝通對於孩子的重要性。父母和孩子說話之時,也不應該過分的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判斷。

先褒獎再批評的方式對孩子沒用?巧用“阿倫森效應”升級溝通方式

作為父母,到底應該如何利用技巧和孩子更好的溝通呢?

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對於那些較為聰明的父母來說,他們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明白自己所說的話對孩子的影響。所以孩子溝通之時,也不會選擇較為極端的方式,而是靈活的變通。

1、懂得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父母和孩子溝通之時,常常會站在高處俯視著孩子。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和孩子交流就會出現一定的問題。因為父母不明白孩子內心所想,而孩子又會認為爸爸媽媽不瞭解自己。長時間如此,親子之間的矛盾增加溝通也是非常的困難。所以從孩子角度看問題也非常的關鍵,和孩子處於平等的地位,爸爸媽媽才能解決問題。

先褒獎再批評的方式對孩子沒用?巧用“阿倫森效應”升級溝通方式


2、觀察孩子的情緒

我們和孩子溝流交通之後,其實他們的情緒就反映了一切。先褒獎還是先批評,這樣的方式都能夠從孩子的眼神神情之中看出來。或許在孩子受到褒獎之後,他們的內心非常的開心,所以喜悅之情也是溢於言表。批評之後,自然而然會非常的悲傷,那麼爸爸媽媽就應該明白這樣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善於觀察孩子的情緒,也是和孩子交流溝通的基礎。

先褒獎再批評的方式對孩子沒用?巧用“阿倫森效應”升級溝通方式

3、給孩子提出相應的要求

當然教育孩子一直不能以一種較為感性的狀態,也需要思考自己的這種溝通對孩子的影響。如果我們發現過分褒獎對孩子的傷害比較明顯,就應該給孩子提出相應的要求,讓他們認識到自己到底應該怎麼做?過分的褒獎,過分的批評都不對。在孩子成長之時,順序的轉換或許也不會讓孩子做出改變,那麼父母就應該選擇其他的方式。

先褒獎再批評的方式對孩子沒用?巧用“阿倫森效應”升級溝通方式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越來越優秀,但是我們相信大家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會有很多的困擾,不明白到底如何和孩子相處,而上面所說的褒獎批評順序都讓父母感到異常的憂愁。只是我們相信,孩子本身的成長狀態已經是和父母相關的。我們是孩子最為親密的人,總是會比別人更加了解孩子,那麼就以自己所瞭解的點和孩子相處,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