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窮、醜、自卑、霸凌、性騷擾……那些走出或沒走出的校園抑鬱症

大概因為信息傳播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地聽到了很多校園抑鬱症的新聞,看那些鮮活美好的生命在抑鬱症的挾持下終結,傷感而又無可奈何,只能呼籲每一所高校儘可能多一點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

講講我經歷的、聽到的、看到的人間故事吧。

  • 故事一:

W是品學兼優的標準好學生,本科畢業前順利被推薦保薦本校研究生。這是一所985院校的重點實驗室,看起來美好的人生已經開啟。

哪知這時他媽媽被查出了癌症,已到晚期。他回去陪伴媽媽,決心放棄學期開始工作,賺錢給媽媽治病。但媽媽放棄了,連家裡的錢都不要動用,要留給兒子好好生活。

研一開學沒有多久,媽媽就去世了。他日日埋頭在實驗室,突然有一天被發現在宿舍自縊身亡。

他終究走不出自己的心魔,始終認為自己沒有救回媽媽。

因為窮、醜、自卑、霸凌、性騷擾……那些走出或沒走出的校園抑鬱症

  • 故事二:

考上研究生之前,Y自信陽光,熱情愛笑。可是研一沒多久,就開始變得鬱鬱寡歡、敏感脆弱了。

她本以為自己才華出眾,可是在這個研究生的班級里老師都記不住她的名字;她以為容貌平庸可以琴棋書畫來補,可是這時才發現美是別人奪目的光芒,她無處釋放自己的能量;她以為社交是好朋友坐在草坪上談天說地就好,可沒錢參與每一次的shopping、聚餐和KTV卻被人指責為不合群……

自己努力構建的世界觀崩塌的時候,抑鬱的心魔經久不休地摧毀者她的神經。失眠、病痛、自卑開始進入夜晚她的生命……過了一年,她終於走了出來,憑藉自己的力量。其實方法很簡單,她開始去打工、做項目、讀書,從內打破,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

因為窮、醜、自卑、霸凌、性騷擾……那些走出或沒走出的校園抑鬱症

  • 故事三:

S是個漂亮的女孩子,性格開朗、且長袖善舞,擅長和各色人打交道。儘管16歲摯愛的父親早亡對她的青春期影響很大,但是她沒有帶著悲傷前行,依然樂觀地學習、生活。

今天看到女博士羅茜茜實名去報長江學者陳小武的新聞,才突然想到她那時候的表現應該也是抑鬱症吧。她那時候也遇到了老師對她的騷擾,她大概覺得還應該替老師保留名節,畢竟那位老師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中老年人了。可是內心鬱結,她就開始變得絮絮叨叨,總是要對身邊的人說很多很多事情。有時候大家都忙,她還是想說,甚至會對別人說“沒關係,我跟你說,你忙你的就行”,於是,她就對著別人的背影講述一些有的沒的大大小小的很多事情。

她也就是靠著這種傾訴的簡單辦法,熬過了她艱難的那些時光。

因為窮、醜、自卑、霸凌、性騷擾……那些走出或沒走出的校園抑鬱症

突然發現身邊有好多故事,時間不早了,留著以後慢慢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