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開開眼

(一)西漢鑲嵌琉璃錯金銀漆壺

青銅器:開開眼

這件漆壺的紋飾均由銅構件組成。蓋面飾鎏金四瓣葉紋。器身自口沿至腹有四道寬帶,頸部有一圈三角,圈足皆為銅質。這些構件上裝飾錯金銀的菱形幾何紋,並鑲嵌琉璃珠。腹部兩側設獸首銜環,獸首鎏金,並嵌小琉璃珠,圓環錯金銀。紋飾精緻典雅。

(二)

漢代青銅馬

青銅器:開開眼

說明 漢代雕塑藝術受到極具浪漫主義情懷的楚文化和莊子追求藝術極境的共同影響,使得漢代的這一雕塑,藝術風格和美學基調一掃秦朝的嚴謹肅穆、苛求統一的嚴肅氣氛,呈現出一種自由爽朗、不被束縛、積極向上的浪漫主義精神。對馬的塑造也顯得奔放活潑,粗獷拙樸,是當時人精神生活的體現。道家思想以“道”作為美的最高境界,莊子追求藝術化人生,擺脫束縛,注重人的精神生命的提升,這種解放自我,追求藝術的最高境界的莊子哲學對藝術的引導表現為追求自然純樸,從而形成了漢代馬雕塑樸拙、靈動、跳躍、氣勢之美。

東漢名將馬援曾經讚歎:“夫行天莫如龍,行地莫如馬。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安寧則以別尊卑之序,有變則以濟遠近之難。”對於本不善騎射的農業民族而言,為了抵抗匈奴人的入侵,漢人必須強迫自己比善於騎射的匈奴人更善騎射。在這個時代要求的驅使下,漢代形成了獨特的尚武精神。直至到了東漢,這樣的傳統仍在沿襲。在戰國時期作戰打仗使用的是馬車,馬的形象也就顯得比較粗壯,秦以後是騎馬作戰的方式,對馬種便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當時從西域進口的大宛馬作為寶貴的軍用物資和貴族的身份標誌,成為古代匠師們樂於模仿的對象。

漢代對馬的塑造,以頭生肉角的天馬為主。匠師們都在津津樂道一種天馬造型:“圓臀、圓胸,大多由胸經頸向頭部作s形上揚姿態,大腿粗壯,自上而下至馬蹄,做急劇的錐狀收縮”。仔細品味,肥碩飽滿的身軀因為強烈的扭動似乎積蓄了無限的力量,這股力量在四肢強健的收縮中迸發出來。在對天馬的塑造中,匠師利用簡單的曲線和弧線所產生的張力,進行適當的誇張變形,表現出極富浪漫的動態美感。

這件青銅馬駒,就是漢代青銅馬較傑出的佳作。這件大青銅馬高130釐米,馬腿修長靜立,表現出欲動未動的調皮動態;馬頭微向後縮,鼻眼間透露出未成年馬駒的稚氣、憨態面孔。這頭馬駒雖然不及秦馬的高大威猛,卻大大打破了秦馬呆板的姿態,生動的刻畫出一頭未成年的馬駒躍躍欲動的神情,使馬的形象更貼近現實生活,是一次造型上的飛躍。總體呈現出漢代匠師對於塑造戰馬富於張力的弧線造型和強調動勢的造型觀。

(三)乾隆年制款銅胎掐絲琺琅彩寶鼎香爐

青銅器:開開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