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出臺十項舉措支持中歐班列常態化運營

<article>

中新社西寧4月7日電 (孫睿 文思睿)西寧海關7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對外發布《西寧海關支持青海省中歐班列發展十項措施》支持青海省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

自2016年9月8日,青海省首次開行中歐班列(中國西寧—比利時安特衛普),僅用時12天就將青海省的“藏毯”“枸杞”等特色產品運至歐洲,開闢了一條青海與歐洲國家貿易往來的新路徑,對青海省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西寧海關副關長米登發說,今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青海省中歐班列常態化運行產生了重大影響,為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帶來的影響,西寧海關統籌考慮全國中歐班列運行和青海省中歐班列發展現狀,專門制定了十項舉措,全力支持青海省中歐班列常態化運營。

米登發介紹,為全力保障中歐班列高效通關,除按規定需在進境地口岸實施檢疫外,企業可自主選擇在進出境地口岸辦理中歐班列貨物的清關手續,也可以選擇在西寧海關辦理相關手續。西寧海關所屬西海海關、格爾木海關均設立辦事窗口,推行中歐班列24小時預約通關、業務答疑、數據即時對接、快速驗放,推動中歐班列常態化運行。

對於中歐班列艙單中運單為同一進出境口岸、同一日期、同一車次、同一境內收發貨人、同一合同、同一品名的,西寧海關支持艙單歸併申報,減少企業申報次數,降低報關成本。

“青海省內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成後,西寧海關將積極與口岸海關探索開展雙向預機檢作業,推行轉關作業模式,為企業提供更多模式的通關體驗,提升監管效能。”米登發說。

同時,支持開展以鐵路運輸為紐帶的多式聯運業務,加強中歐班列運輸與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對接,支持企業在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綜合運用國內轉關、國際道路運輸公約(TIR)運輸業務辦理海關手續,實現中歐班列貨物的多程聯運。

米登發表示,此外,加快推進青海省與中歐班列沿線國家“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和通關便利措施實施,及時解決企業在中歐班列沿線遇到的通關問題,提高貿易便利化;積極開展企業信用培育和認證工作,使更多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貿易往來的企業成為海關AEO企業。(完)

/<artic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