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途中在河南栾川的战斗故事(图文)


红军长征途中在河南栾川的战斗故事(图文)

红二十五军是在敌人前追击,端截,封锁中冲杀着通过栾川的。在栾川境内虽然只走过190多里时路程,也没小了对敌人的拚搏。

未入县境,栾川头号恶霸、大匪首李起风便在国民党宛西地方自卫团司令别庭芳的支持下,率领地主武装 “十大连”的常备队和预备队两千余众,同别匪派来的张仲奇团分别到庙子东沟的十八盘和合峪的灵官殿(这是栾川东边的两个隘口)布防。又是运粮粖又是筑工事,杀气腾腾。

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三日九时许,红军队伍浩浩荡荡从嵩县的天桥沟经过明白川来到十八盘。土匪早已枪声四起,我军则沉着应战。刚一反击,匪军迅速崩溃。顽固成性、不自量力的李某不肯罢休,又急忙绕到菩萨怀((也在庙子东沟)收拾残匪,沿北山,抄小路,抢到咸池村附近的山坡上进行堵截。

但这群土匪只能在老百姓面前耀武扬威,一见到队伍整齐、英雄无畏的红军,便不寒而栗;当听到生疏的机枪嘎嘎连响时,更是吓破了胆,匪徒一人受伤,余皆惊慌失措,“放羊”而去。常随李匪的刽子手吴六厘把干粮、大衣全部扔掉,搀扶主子狼狈逃窜。不到半个小时,又结束了一场战斗。

而夜郎自大的李匪,并没有接受一天两次溃败的教训,加上张仲奇匪团的壮胆,又于当晚乘红军在七里坪、栾川倒一带宿营之机,再整溃军,部署包围,妄图报复。次日天色未明,匪预备队第七连尖兵班从朝阳渡河摸营在七里”东头过道里打死我哨兵一人抢走我三八式步枪一支。当我军听到枪响出来追赶时那群匪徒已窜往七里坪西头埋伏去了。我军立即吹号集合,向西进发。

在七里坪西头与敌遭遇,打死土匪三人。这时,敌人已在栾川街周围布好了包围圈。东边罗庄两个连,北边二龙山、寨坡各一个连,西边九里胡同两个连,其余和张仲奇匪团一起埋伏在河南岸的榆树庄一带。当从七里坪出发的红军部队踏进榆树庄时,一场反阻击战又开始了。 枪声响时,我住在栾川街里的红军出来助战。 越过榆树庄的红军也掉过头来杀“回马枪”。仅仅一个多小时,又以我军胜利、敌人溃散而结束。打死“十大连”匪兵六人,张仲奇团的小军官一人,打伤匪兵多人,缴获枪十余支。这是“十大连”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惨败。

红军长征途中在河南栾川的战斗故事(图文)

红二十五军九里胡同的战场遗址纪念碑

接着,九里胡同的枪声也响起来了。埋伏之敌乘我大部队过去,专打后卫,在西河桥上打死我红军战士一人。我军眼望染红了的伊水,怒火中烧,奋起还击,又一红军战士阵前牺牲。我军仇恨满腔,向着敌人占着的两边山头发起猛攻。

一阵冲杀,击毙匪徒四人,打伤匪兵数人,余皆抱头鼠窜。匪预备队连长尤某吓倒在地,滚下阵来,被两匪搀扶,狼狈逃命。敌人援兵张仲奇匪团也闻讯而退。

这天下午,由国民党河南绥靖公署主任刘峙派遣的国民党军长郝梦龄率追剿队从明白川跟踪而来。行至庙子一带,听说“十大连”两天四战(指在十八盘、咸池、榆树庄和九里胡同的四次战斗)的惨败情况,也胆战心惊,龟缩在距栾川街二十华里的堂上村,不敢前进。并奚落前来邀功请赏的“十大连”大队长李某说:“你们真是初生犊儿不怕虎,这支红军扱正规军都不敢碰,你们竟以卵击石,自讨苦吃!”

在敌人的互相吵骂和哭嚷声中,我红二十五军已甩掉了追兵,冲破了阻击,把缴获的破枪销毁在叫河的犁水潭中,胜利离开栾川,轻装昂首,高歌西进了。

红二十五军路过栾川,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却级闭塞山区的人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和深远的影响。

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十二月初,正值寒冬。飞雪过后,冷风刺骨。而红军战士衣服单薄、褴褛,有的穿着半截裤子,有的草鞋烂掉,赤脚行军。但为了开辟新根据地,以求得红军的发展,争取革命的胜利,他们意志坚强,精神抖擞,忍饥冒寒,不畏艰苦;严守军纪,秋毫无犯,不拉夫,不扰民,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在庙子东沟,吃了正在“跑反”的段老太太的馍,照价付钱,老太太又惊又喜,逢人就夸“一辈子没有见过这样好的队伍”。在咸池,拔吃了群众地里的萝卜,就往坑里丢几个铜元。群众传为佳话。在石庙,吃了周老太太的一捧柿子,硬给留下一根皮带作报酬。老太太推辞不下,只好把它作为珍贵的纪念品保留。 死前又把他传给儿子周世仁,嘱咐说:“这是红军留给的,千万不能糟蹋。”世仁在做了农村党支部书记后,还常用这根皮带向青年进行教育,要继承纵军传统,遵守群众纪律。在樊营,“跑反”回家的群众惊异地发现院子扫净了,水缸添满了,东西毫无丢失。大家称赞红军是“秋毫无犯的仁义之师。”

红军打富济贫为穷人

红军路过庙子街时,曾进到门面阔气、房舍高大的“万泰魁号”,带走他两头猪,并把他家的一些粮食送到住房破烂的几户穷人家。还在庙子杀了两个坏人:一个是手上没茧子,指甲拢得象鹰瓜一样的大烟鬼、老财杨冠东;一个是披着大皮袄、背着大烟枪,自称是栾川李区长哥哥的李双印。从此,大家认识到红军是打富济贫的队伍,它给了穷人以翻身求解放的希望。

红军宣传革命,教育人民

红军在栾川的行程中,为了宣传党的政治主张,扩大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曾利用吃饭和休息时间向群众讲述革命道理;在庙子东沟、七里坪和陶湾还贴有“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布告和传单: 给人们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是红军沿途书写的革命标语,如:

“为土地、为自由,为苏维埃政权而斗争到底!”“分粮食供贫苦群众。”(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政宣)“分配地主豪绅的土地给农民。”(红军二十五军团政宣)

“打倒土豪劣绅,实行耕者有其田。”

“红军来了,就是穷人的天下。”

“反对内战,一致抗日。”

“打倒蒋介石!”

“天下穷人是一家。”

“不拉夫,不扰民。”等等。

红二十五军边行军,边打仗,边宣传,散播了革命种子,灌输了革命思想,给栾川人民,特别是知识分子上了次启蒙的革命政治课。扭转了对共产党和红军的一些糊涂认识,提高了抗日反蒋的政治觉悟,为架川后来的建党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毛主席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是千真万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