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面,《天使日記》在武漢解封之際有了續集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頭條號發佈的文章,還可點擊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武漢是主戰場,支援武漢的白衣戰士從四面八方向湖北武漢逆行。今天,武漢解封,城市重啟,那個我們熟悉的城市終於可以漸漸回來了!


1月29日清晨,戰疫的艱難時刻,中國之聲以醫護人員語音自述的方式推出“日記體”專欄《天使日記》,用聲音日記的形式,記錄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對患者的傾情付出,記錄他們與死神賽跑的每一天。


1月29日至3月22日,中國之聲共播出《天使日記》54期,日記總數349篇(往期回顧)。343名醫護人員的日記在該節目中播出,這些來自重症監護室、普通病房、方艙醫院的聲音日記匯聚成戰“疫”一線最真實也最動人的“廣播連續劇”。


多數馳援武漢的白衣天使已經完成使命,回到家鄉,還有不少醫護人員仍在堅守,要站好最後一班崗。無論人在哪裡,武漢留下了他們最深的牽掛。其實,這段特殊的經歷已經讓他們中的一些人成了可以依靠的親人,彼此的牽掛跨越了時空。我們從《天使日記》的醫護人員中選擇了三組,來聽聲音自述:

《見字如面:在“武漢解封”之際寫給我最牽掛的人》。


我是山東第八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吳萌萌,我來自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濱州市人民醫院,支援武漢漢陽國博方艙醫院。


3月17日,我們結束前線戰鬥,4月1日我結束隔離,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回家的感覺真好,爸爸偶然間問到,你的“武漢兄弟汪洋”怎麼樣了?一直沉浸在回家的喜悅中,卻忘了兄弟臨走的囑託:“回家報個平安,帶個好”。


為了不讓我的兄弟擔心,我急忙撥通了汪洋的電話。電話聲響,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日子,他是方艙我的一個患者,剛到方艙醫院,工作千頭萬緒,汪洋主動來幫忙。那些天,我們口頭叫得最多的名字就是“汪洋”。“汪洋,等會準備發藥……”“汪洋,新來了五個患者,你負責帶他們熟悉環境”……我們後來越發地熟悉,便以兄弟相稱。再後來,他病情加重,不得已,我幫他聯繫了轉院。他先後去了五院和火神山醫院。再後來,我們的方艙休艙了,我第一時間報名想去火神山繼續戰鬥,我想守護著我的兄弟,終究還是沒有去成。


3月27日,他興奮地告訴我,他達到出院標準,還說,“咱倆相聚的日子越來越近了”,那是我一個月來最高興的一天。那天,我們兩個爺們兒視頻相見,哭的都像個孩子……


一恍惚的時間,電話接通了,汪洋問我:“哥,你到家了嗎?我親侄子是不是都不認你了?我嫂子是不是激動得哭了?”還沒等問完,我回答了一句,“兄弟,哥回家了”。汪洋說道:“哥,常回武漢的家看看。”汪洋,我的兄弟,希望下一個春暖花開,第一個擁抱的就是你。


見字如面,《天使日記》在武漢解封之際有了續集

吳萌萌


我叫汪洋,汪洋大海的汪洋。漢陽國博方艙醫院的一名輕症患者,同時也是方艙裡的一名志願者,在那裡我認識了我哥——山東醫療隊的吳萌萌。


2月23日我出現了心率不穩,2月26日我轉到武漢市第五醫院,3月3日轉入火神山醫院進行後續治療。經過多次核酸檢測,我終於在3月27日健康出院了,目前在康復隔離點進行為期14天的醫學觀察。


不同於方艙醫院,火神山醫院的形勢更嚴峻些。看著醫護人員很是辛苦,便想幫忙分擔一下,我作為一個生活在武漢的人一定要為這次疫情做些事情,於是我承擔起了每天拖地消毒清掃工作和每天分發口罩的任務。


國博方艙醫院休艙那天,我跟吳萌萌哥約定了等我身體康復,等疫情結束,帶著他賞櫻花,逛武大,暢遊江城,品嚐美食。


山東援鄂醫療隊要踏上歸程時,我心中感慨萬千。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守護著湖北和武漢,一路陪伴著我們,“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武漢“解封”了,這座城市生機與活力是你們給與的,謝謝吳萌萌哥,謝謝所有醫護人員,謝謝你們曾為武漢、為湖北拼過命!


見字如面,《天使日記》在武漢解封之際有了續集

吳萌萌和汪洋


我是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老年病科醫師陳勁龍,來武漢支援已經46天了。把武大中南醫院的新冠病人清零後,我又來到雷神山醫院ICU工作,很多病人好轉轉到普通病房後,病區只剩下了18個病人,我們在站完最後一班崗後,也將返回廣州。


其實我的老家就在武漢。今年一月,老爹問我過年有什麼安排,我照例回答,過年可能要值班,年後請假回去。沒想到新冠病毒來了,我還是回來了。


從駐地到雷神山醫院的路上都要經過武昌火車站,每一個漂泊的人,都會對火車站有特別的感情。我以前總是在週末回家,把醫院的病人處理好,晚上就搭乘綠皮火車回家。從武昌站出來的時候,天剛剛亮,馬路對面就是538的首發站,那時武漢的路況很不好,一路顛簸,到下錢村的時候,差不多就快九點了。老爹是個急性子,他總是早早就在公交站等我,他會給我買上兩個面窩。金黃的面窩剛剛出鍋,外焦裡嫩,火候正好。回到家之後,老媽總是給我遞上一塊毛巾,“快,洗洗。”洗完臉,老爸已經獻寶一樣把他做的泡蘿蔔、貓魚豆腐擺上了桌,老媽的米酒衝雞蛋也做好,一頓豐盛的早餐足以抵消旅途的勞累。


現在,家近在咫尺,可還是不能回去。酒店的wifi效果不太好,和老爸老媽的視頻通話常常聽不清聲音。老爸的手抖的越發厲害,老媽的耳朵不太好,她總是用手掩住耳朵,湊到手機的攝像頭前聽我說話。社區一直在給他們送菜,樓上的鄰居也幫他們團購,買了10塊錢一斤的肉。老爹還是穿著我10年前亞運會的衣服,那件衣服早就洗的褪色了,可他總也捨不得扔。人老了,也走不動了,唯有記憶變成了最珍貴的財富。


老媽發來微信,要我千萬做好防護,站好最後一班崗。


老爸則更加直接,問我能否在從醫院回酒店的路上停一下。我下車和他們一起照張相,順便再看看魯巷廣場的過山車.....


武漢的病人快要出院了,老爹卻病了,思念何嘗不是一種病。我給他準備好了禮物,一件有廣東第22批援助武漢醫療隊Logo的衣服,我想這會是一劑最好的良藥。


武漢解封了,他可以驕傲地穿著這件衣服,去菜場買菜,戴著口罩和人聊天。想著,都會讓人開心。


見字如面,《天使日記》在武漢解封之際有了續集

陳勁龍


陳勁龍母親:我是陳勁龍的媽媽,今年80歲了。我們都挺好的,武漢也解封了。勁龍,你不要掛念我們,你也要注意身體。你寫的(天使)日記武漢的志願者看到以後很感動,幫忙把衣服送來了,你爸穿上很合身,他很高興,你幫忙感謝他(志願者)。勁龍,你千萬做好防護,不能鬆懈,我們靜候佳音,你和你的戰友們都要健健康康的。


陳勁龍父親:我是陳勁龍的爸爸,今年80歲了。他來武漢支援已經一個多月了,希望他和他的戰友站好最後一班崗,我們都挺好的,不用擔心,武漢加油!


見字如面,《天使日記》在武漢解封之際有了續集

陳勁龍的父親


我是內蒙古通遼市醫院的何淑花,3月30日,支援武漢肺科醫院的任務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現在,我已經回到內蒙古,正在鄂爾多斯集中隔離休整。


在武漢所經歷的一切,所認識的每一個人都讓我感動、敬佩和掛念。愛唱歌的顧爺爺、愛跳舞的廖奶奶、還有最能磨人的張婆婆……最讓我牽掛的還是週週,她的弟弟、父母都因新冠肺炎相繼去世。那段時間,承受不住如此打擊的她每天都很痛苦、傷心。我看著這個只比我小一歲的妹妹很心疼,每天上班,我都會先去看看她,儘可能多給她一些關心,不停地鼓勵她。好在週週妹妹挺了過來,終於在3月26日出院了。現在她在隔離點,我很擔心她一個人會胡思亂想,所以還是每天都要抽空聯繫她,鼓勵她要好好休息,調養好身體。相信,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見字如面,《天使日記》在武漢解封之際有了續集

何淑花(右)和周建


我是周建,何大夫一直管我叫週週,像親姐姐一樣照顧我。真的是多虧遇到了何姐,一直安慰我、照顧我、鼓勵我。最終通過近五十天的治療,我終於戰勝了病魔。


明天,我就結束隔離觀察,可以回家了。武漢也解封了,一切都在變好。真的還挺想何姐的,在我最艱難的時候,她像陽光一樣,溫暖了我的生活。讓我有了依靠,有了堅強的理由。何姐給我帶牛肉乾、奶片這些內蒙特產,讓我多吃多喝增強身體免疫,還給我講草原的故事。


像何姐姐一樣從全國來幫助我們武漢的大夫,不光帶來了醫術、最主要的是帶來了信心,陪我們走過了最最艱難的時候。生活還要繼續,我們都要加油!



總檯央廣記者:譚朕 周羽 寶音 李凡 劉佳

文章轉自:中央廣電總檯中國之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