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培养孩子专注力,首先你要先做好这几件事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了解直播内容,小编将直播的内容为大家整理了一下,希望宝爸宝妈们的有所帮助哦~

想培养孩子专注力,首先你要先做好这几件事

01家长要正确认识孩子的专注力

想培养孩子专注力,首先你要先做好这几件事

我们在幼儿园和小学调查的时候,家长的排名非常靠前的经常会提到专注力的问题,我大概说一下我们听到的一些家长的疑问,我们的孩子爱动精力太旺盛了。

可能我看到有个别小学的孩子,做事情太磨蹭,确实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阶段,家长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在第一部分里面,我们还要认识一下男孩和女孩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实我们平时家长或者老师,都可能会听到这样的一个话题:

说男孩更爱动一点,专注力更不集中一些,男孩和女孩是表现出一些差异,比如说在喜好,运动方面,语言方面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些导致了男孩子爱运动,包括男孩子语言的能力,相对来说比女孩子的语言能力发育的稍微晚一些。

但是在专注力这方面,男孩和女孩专注力发生问题的比例其实是一样的,但男孩和女孩专注力出问题的类型不太一样,男孩的专注力如果不好,多表现过分的好动,有旺盛的精力。

老师和家长很容易发现,但是女孩的专注力不够多表现为她走神,白日梦,非常隐蔽,别人发现不了。

专注力和年龄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大脑中负责注意力的这个区域发展的还不够成熟。

大脑中负责区域的要到20岁才可能完全发育好,所以年龄越小,他的专注力的时间越短。

两岁的宝宝也就几分钟,幼儿园阶段,也就5到7分钟,小学低年级阶段,也就是15分钟到20分钟,到了五六年级,可能也就是25分钟到30分钟。

所以咱们大部分是在幼儿园阶段,这个时候能坚持5-7分钟已经不错了,我们一定不要对孩子在这方面要求过高。


02家长怎样正确保护好孩子的专注力

想培养孩子专注力,首先你要先做好这几件事

孩子天生是有一定专注力的,但是往往我们的家长带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无意中在做破坏了孩子专注力的事情,首先我们要做到的是怎么保护好孩子的专注力?

①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有的家长嘴上说什么一般不经过太多的思考,尤其在自己家孩子的面前。

总觉得他还小,说什么都没有关系,就说什么:“哎呀,你怎么这么爱动呀?你就注意不集中,你看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种这种贴标签的做法是特别不理智的。

②我们不要打扰孩子太多。

你有没有这种现象:

一天在带孩子好烦啊,但是孩子好不容易做点自己的事情,过不了一会儿你就开始找孩子了。

让喝水,让吃水果,然后指手画脚的给人家说啊,你这样玩不对应该那样玩,有一句话说的好“不是说孩子离不开我们,而是我们离不开孩子”。

③不要太催促孩子。

我们有这个现象,好不容易陪着去动物园,孩子兴高采烈的,家长又来了:“快走快走,太热了,赶紧回家吧,走吧走吧,这有什么好看的,不就几只猴子吗?”

然后出个门穿衣服,也是在催,“系个鞋带也不会,要迟到了怎么这么磨蹭?

这种催促也是在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孩子3到6岁的这个阶段,他不可能和大人一样,做什么事都那么快,动作能力,意识,自控能力都还达不到那个程度。

④不要破坏孩子专注力。

不要给孩子买太多同类型的玩具,男孩子恐龙,小汽车,托马斯,女孩子的芭比娃娃毛绒玩具,多得不得了。

孩子一会儿玩儿这个还没玩两分钟又去拿那个来回的倒来倒去,这也会严重的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最好的办法就是少买,但是已经买了就先把一部分放起来,一段时间里面拿出1到2个,玩几天再换。

不要让孩子看太多的时间的电子产品,但是也不要走极端,我们可以规定时间规定看的内容,更主要是我们要用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来代替电子产品。

我们有时候把电子产品当成了电子保姆,你忙的时候顾不过来了,就说:我给你一个ipad,给你打开电视,打开电脑,你一个人先待一会。

这种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来代替它,当孩子在外面玩的很高兴的时候,他还会想着看这个手机和电脑吗。


03家长如何正确的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想培养孩子专注力,首先你要先做好这几件事

我们做了一些研究,在提升专注力里面我们考虑了三个维度。

一是要减少外部的刺激,二是要诱发动机,第三个方面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每个家长可以从我以下提到的十个方面来系统的思考一下。

①营造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

一定要营造正确整洁的家庭环境,尤其是和孩子一起去把家里面整理好,一起去打扫卫生,一起去整理房间。

让孩子去洗自己的小衣服,孩子用完的东西都要归位等等,一起来做这件事情,不仅培养他的专注力,更主要的是培养他一起做一些家务。

生活教育对一个小孩子的成长来说也特别的重要,教育即生活,往往我们都在说我们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其实他的生活习惯决定学习习惯。

②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夫妻这块我要重点提醒一下,我们接触过这样的案例,找我们来咨询,孩子是小学一二年级,因为他爸爸妈妈经常吵架,这个小孩特别懂事也特别敏感。

我特别希望和我的爸爸妈妈一起生活,但是爸爸妈妈不和睦,总吵架,要是分开了怎么办?

他的这种担心一定不能让他专注在一些事情上。

这个构建和谐的关系里面还有亲子关系,妈妈的焦虑紧张不安,指责批评,他会时刻警惕家长什么时候发火,什么时候会骂我?

不要让父母的坏情绪影响孩子的专注力,父母的焦虑紧张不满等,孩子都可以感觉到。

还有一个问题是多子女家庭,你有没有发现有了老二以后老大变得有点差了。

因为给老大的关注太少了,有很多人有意无意的拿老大和老二比较,他用一些表现差的行为来提示家长,我需要关注,我需要心理安慰,我需要爱。

③要共同制定必要的生活规矩。

一定是要和孩子共同来制定。

餐桌上开始,吃饭不能看电视,不能看平板,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习惯,不仅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还破坏了孩子的胃口,影响孩子的发育。

要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到点了他就知道干什么了,包括是在特殊疫情的时间,一定要逐步的进行要求,首先是全家人都不要看,形成这样的一个习惯。

物归原位的习惯,孩子3-4岁左右,有一个秩序敏感期,他的东西怎么放是有着自己的记忆和道理的,你要是给他东西放乱了,他自己就不乐意了,其实也是在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④要坚持适当的运动,用运动来释放孩子过剩的精力。

我们一定要给孩子创造让他运动的机会,比如端着乒乓球转一圈,打羽毛球都是锻炼专注力的。

他有一个原理,他一直要盯着一个东西在看,从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能一定程度上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一定要坚持适当的运动,有利于提高我们孩子的专注力。

⑤我们要找到孩子感兴趣的事情。

你有没有发现孩子经常可能不是很专注?

但是一旦遇到他感兴趣的事情他就会专注的时间比较长。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我们很多家长抱着一个扬长补短的态度,一定要把孩子不好的地方补起来。

其实我们要更倾向于给孩子扬长,孩子喜欢的事情先让他做好,想尽一切办法,先让他把这个他最擅长的事情做到极致,孩子有了自信心的情况下他就有可能带动其他方面一起来进步。

⑥目标细化,任务清晰,限定时间。

第一点是让孩子干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细化,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包括小学阶段的作业,好几门功课。

你带着孩子可以先做语文,完了后可以休息一下,再做数学,他就非常清楚,知道自己干什么了,而且干这个事情的时候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干完。

第二点就是任务清晰,他很清楚要做什么,并且知道怎么做的情况下,他就很容易一头扎进去做,比如孩子每天起床以后,列一个清单,每天早上,有几件事情要做。

第三点就是限定时间我们看看在三分钟之内能不能把这个事情做完?自己就专注进去了,甚至在家庭里面可以做一些有气氛的比赛。

⑦给足孩子价值感和成就感要让孩子有内驱力。

我们自己想一下,孩子在玩游戏看电动画片的时候是不是特别专注,玩游戏一天玩多长时间都没问题。

我们家长其实有时候要像游戏设计者学习经验,游戏会给孩子一些成就感,他的目标也比较细化达到一个小目标然后给你鼓励给你成就感赞赏给你指出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在群里面说你好棒啊,你好厉害啊,孩子在里面找到了成就感和价值感,这是游戏设计者心理非常强大的一个力量。

⑧学习提升专注力的小方式。

我们有一个叫“舒尔特训练法”,拿一张大点的纸把它画成16个宫格。

在宫格上面画上玩具,或者是水果,让他记住这些熟悉这些,你可以说苹果在哪里让他找,香蕉在哪里让他找,就在这样的活动里面锻炼他的专注力。

如果我们家长用心的话会想到很多,而且也可以从网上搜一下。

⑨用家务活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你家孩子有没有择菜,掰豆角呀,择韭菜呀剥花生呀,这种家务活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其实这里面提到了一个耐心。

有时候不能坚持下去也会影响孩子,我们从小要锻炼孩子的耐心。

家长可以让孩子每天叠被子,刷池子,洗自己的袜子,短裤,光盘子你每次吃多少盛多少,如果孩子能力可以的话,洗碗筷等等来磨练他的性格。

锻炼他的动手能力,增强他的耐心。

⑩用家长的专注换取孩子的专注。

四岁左右,他有一个细微事物的敏感期。

比如说,小孩子看见蚂蚁搬家,他很感兴趣,会花一到两个小时,静下来来看。

但我们的家长一般都是静不下来的,你如果能专注下来,陪伴孩子一两个小时。这样我们家长的专注,将会起到一个非常好的榜样的作用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