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中國歷史,錢穆的《國史大綱》不可不讀

在全民讀書越來越興盛的今天,歷史書是相對更容易受到大眾追捧的,大眾對歷朝歷代的故事人物都比較感興趣,但讀得多了,逐漸體會到,讀史還是要看真正史學家的作品,一些快餐式的暢銷歷史書,雖然由於閱讀門檻低,文筆比較輕鬆隨意,容易滿足讀者的好奇心,但是讀過之後僅僅是知道了一些瑣碎的小故事,並沒有大的收穫,對自己的知識儲備和思想提升作用不大。

在史學大家所寫的中國史書中,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首屈一指,享有盛譽。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國史大綱》全書繁體豎排,900多頁,用大學教科書的體例寫成。該書內容上承夏商周三代,下至二十世紀中葉,綱舉目張地敘述了中國歷史的演變發展,尤其側重經濟、社會、政治制度、學術思想的狀況及其相互影響。對比西方歷史,全面宣揚謳歌中華文明歷史的光輝偉大先進。

瞭解中國歷史,錢穆的《國史大綱》不可不讀

錢穆先生

瞭解中國歷史,錢穆的《國史大綱》不可不讀

國史大綱

《國史大綱》成書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正是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時候,由於國家一百多年來飽受摧殘,讓大批中國文人對本國文明信心全無。錢穆先生寫作此書時,意在提振大家對中華文明的信心,增強凝聚力,救亡圖存,共克時艱。

歷史書必須要秉持學術客觀,錢穆所處的時代背景和強烈的民族主義傾向並沒有影響《國史大綱》的學術嚴謹和內容客觀。書中充滿了錢穆的學術見解,處處透露出他的學識智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中國傳統文化,對傳統文化增添更多熱愛之情。

整體而言《國史大綱》是非常值得一讀的,書中所述今時今日也不過時,余英時、嚴耕望等史學大家也對該書讚譽有加。但也有歷史學家提出了不同見解, 辛德勇老師就曾經談過對這本書的一些消極評價,他坦言“理性的思考應該能夠讓我們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是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而這些傳統文化賴以產生和發展的社會條件自近代以來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傳統的文化遠遠落後於這個時代,非但不能成為救世、治世的良方,還早已成為社會前進的桎梏。錢穆先生的基本觀點和態度,在現代社會中不能成為社會文化的主流,只能是眾多文化構成要素中的很小一部分內容。”儘管是一家之言,但兼聽則明,辛老師的建議可以讓我們在閱讀《國史大綱》時能夠獨立思考,得到更多積極的收穫。

最後重溫一下錢穆先生《國史大綱》的引論,讓我們閱讀中國史書時心中長存溫情與敬意。

“凡讀本書請先具下列諸信念:一、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二、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