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中文談戀愛》:將對中華五千文化的熱愛,匯成一本書的告白

新井一二三的名字很特別,特別到看過一次她的文章就記住了她,記住了這個生於日本,卻對中文充滿熱愛的女作家。

作為一個日本人,她對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無論是在國外留學還是到中國旅行,她總是將眼光聚集在與中國文化相關的事情上。她對中國話的熱愛,總是熱情地洋溢在她的字裡行間,我想,這大約是因為,她既有一顆溫柔敏感的心,還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更重要的是她掌握了中國話這門優美的語言。於是,她用文字將對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熱愛,匯成一本書的告白。

《我和中文談戀愛》:將對中華五千文化的熱愛,匯成一本書的告白

《我和中文談戀愛》 作者:新井一二三

在她的書中,我不但感受到她對中文的熱情、愛意,還感受到中國話帶給老外們的神秘感與文化衝擊,這些感情都通過中國話發音的一平一仄,匯聚成可供人傳閱的文字,更有中國話提煉出的千萬人傳唱的歌曲,為中國話憑添了幾分魅力。

中國話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新井一二三跟中國話產生交集,大約要從橫濱中華街商店感受到的中國話開始。那些店裡面,帶有福建人閩南語風味的日語口音給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福建人彼此之間溝通使用的閩南語,也給她留下了神秘感。於是,新井在她的書中寫道:生平第一次文化震撼,來自於中國特色飲食文化帶來的衝擊——橫濱中華街的臘全鴨。這種溢出字裡行間的幽默感,同樣令我印象深刻,並且記住了這種文化衝擊力。

《我和中文談戀愛》:將對中華五千文化的熱愛,匯成一本書的告白

令人垂涎的廣式燒臘

葉廣芩在《豆汁記》中說:剛上小學的時候,被那些莫名其妙的注音字母“ㄅㄆㄇㄈㄉㄊㄋㄌ”搞得一頭霧水,幾乎要把書扔上房頂。可能學過注音字母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一個混沌未開的小孩子,剛上學便接觸這些抽象符號,其難度不亞於讀天書。所以,這些符號讓她對學習的興致大減。但即便如此,注音字母這個攔路虎也沒有阻礙她走上寫作之路的腳步,中國話的魅力所產生的吸引力超越學習她的難度。

和葉廣芩不同,新井一二三遇到中國話時已經心智成熟。彼時的她,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應付中國發發音的挑戰,更何況日本小學和初中的課程中要求學生掌握2000+漢字,令她在學習中文的過程中如虎添翼,因此她熱愛中文併為中國話迷醉便在情理之中。

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最初吸引她的是漢語的聲音,尤其是聲調,所以她對中國話一聽鍾情。她覺得中國話是一種好玩的語言,說中國話簡直跟唱歌一樣舒服,說中國話的時候,大腦裡分泌出快樂荷爾蒙多巴胺,叫人出神。

她的感受引發了我的共鳴,我至今依然記得中學時代語文課堂上,朗讀課文時那種令人愉悅的感受,我想那種感受大約就是因為我的大腦在分泌多巴胺吧。

中國話的世界性和包容性

作為日本人的新井一二三掌握了中國話之後,感覺在地球上行走的自由度大幅度提高,中國境內遼闊的土地上,新井掌握了中國話之後,進入祖國腹地,進入少數民族居住區旅行,都是靠講普通話來解決各種問題。

《我和中文談戀愛》:將對中華五千文化的熱愛,匯成一本書的告白

如果說在中國境內通行普通話是理所當然,那麼出乎意料的是:在世界範圍內,掌握了中國話之後,她在世界上的十幾億人口的華人社區內可以自由通行。

新井在加拿大多倫多唸書期間,上英語進修班的第一天,就因為普通話結識了北京來的女同學,後來跟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地的華人學生交流,也都用普通話。

無論他們口音是閩南發音、四川方言還是蘇北口音,普通話都能讓大家明白是什麼意思,華人的子孫後代遍佈世界的很多角落,但老祖宗留下的語言仍在一代接一代的傳承,中國話的世界性和包容性,由此可見一斑。

中國話的歷史底蘊

新井在《我和中文談戀愛》中提到日本的一家名為留園的餐廳,這家餐廳的經營者確實曾經是蘇州留園的主人,如果不是因為懂了中國話,會知道留園是誰家的園子嗎?顯然,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那麼機緣巧合,當你瞭解了一門語言,你就多了了解一部文化歷史的能力。

我們中國話的發展歷史可謂源遠流長,黎錦熙所著的《國語四千年來變化潮流圖》中,就用一張思維導圖涵蓋了橫跨四千多年的中國語言發展史及文學流變。眾多學者在作品中都對中國文字、文學的演變給予盛讚。

《我和中文談戀愛》:將對中華五千文化的熱愛,匯成一本書的告白

現在的通俗文化中,除了文學作品,電影、音樂也對中國話、中國文化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畢竟愛好可以讓人們更多的關注同一件事。新井一二三對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搖滾樂發展還做了解讀,這種解讀同樣依託於對中國話的認識和理解。比如:唐朝樂隊以及他們的作品。唐朝樂隊的第一張同名專輯《唐朝》中收錄的《夢迴唐朝》,開頭兩句“菊花古劍和酒,被咖啡泡入喧囂的亭院”便彷彿將人拉進時空機器,回到令人神往的盛世。這不僅是音樂,更是中國文字的魅力。

現在的音樂人,依然用中國話創造一個又一個音樂傳奇。比如:S.H.E那首在2007推出的《中國話》。歌詞裡唱出的不僅是對中國話的熱愛,更有身為中國人的驕傲。那時候這首歌似乎是在一夕之間傳遍大江南北,相當膾炙人口。

而那些年湖南衛視超女賽場上走出來的女孩們,也在這些年間出產了不少優秀的歌曲作品,李宇春的《少年中國》、《蜀繡》都是朗朗上口又富含著中國文化底蘊的好作品。就連中國的生僻字,都能成為一首好歌。陳柯宇的《生僻字》,就把五千年中國文化中的生僻字,給編成了一首青少年愛唱的歌。

我們中國的漢字

落筆成畫留下五千年的歷史

讓世界都認識

我們中國的漢字

一撇一捺都是故事

沒錯,中國話就是故事,她充滿魅力,值得愛戀。正如多年前S.H.E的《中國話》歌詞中記載的:

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

孔夫子的話 越來越國際化

全世界都在講中國話

我們說的話 讓世界都認真聽話

中國話真的是美,足以帶給人眼耳口鼻等多方位的享受。新井一二三將對中華五千文化的熱愛,匯成一本書的告白。

這麼美的中國話,有什麼理由不愛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