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分《青铜葵花》:苦难一直在,真情永流传


豆瓣8.7分《青铜葵花》:苦难一直在,真情永流传

《青铜葵花》是当代作家曹文轩创作的长篇小说。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男孩青铜和女孩葵花的故事。在农村男孩青铜5岁那年,因为芦苇荡着火了,青铜受到惊吓高烧不止,痊愈后从一个说话流利的孩子变成了哑巴。城市女孩葵花先是和她的父亲在干校生活,父亲不幸遇难后,又被青铜一家领养,让葵花和青铜成了以兄妹相称的朋友。那时葵花7岁。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原来出生的城市。

《青铜葵花》就是一部青铜和葵花的苦难史。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苦难无处不在,有天灾, 也有人祸,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青铜和葵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苦难。

豆瓣8.7分《青铜葵花》:苦难一直在,真情永流传

1、精神上的苦难

葵花本是一个可爱乖巧的小女孩,却没有父母。初来大麦地时首先面临的是孤独,大河这边只有葵花一个孩子,她拥有万里天空而却看不见另一只鸟的孤独。她才七岁,三岁时就失去了母亲,此时,又背井离乡,跟随父亲来到了陌生的大麦地。不久父亲也离她而去,孤单的她只能被大麦地的人家收养。

青铜本是一个体面的男孩,他却不能说话。十二岁的青铜,由于不能说话,没有上学的机会,也没有朋友,只能与一头老牛为伴。他虽然没有诉说自己有多么的孤单,但是他内心的那份寂寞不言而喻。他拥有一匹马独自拥有大草原的孤独。他想上学,他想识字,偷偷的溜进校园,趴在窗户上看老师讲课,也许他渴望和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样坐在教室里听讲。

孤单的葵花和寂寞的青铜成了最要好的兄妹。他们一起承受别人的误解,一起抵御灾难。当生活渐渐好起来时,他们以为可以一起过上好日子了。但是,苦难似乎没有结局,又一次地降落,葵花被召回城市,他们又经历了一场生死难舍的离别。即使有再多的不舍,为了葵花的未来,青铜一家答应了葵花的离开。葵花离开后,孤单的青铜每天坐在大河边的草垛上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豆瓣8.7分《青铜葵花》:苦难一直在,真情永流传

2、物质上的苦难

当孤儿葵花选择了青铜家时,就注定了她要和青铜一家一样承受物质上的苦难。谁也不曾想到葵花会选择青铜家,也没有想到青铜家会收养葵花,因为青铜家太穷了,甚至是大麦地最穷的一家。物质的贫乏,使他们过早地接触到了苦难。

开学的时间到了,他们攒的钱只够一个孩子上学,在这艰难的选择中,虽然青铜和葵花都渴望上学,但他们互相退让,总觉得对方最应该上学。聪明的青铜用摸银杏的方法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葵花。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懂事,葵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上了学的葵花聪明又懂事,在学校她刻苦认真,不与同学攀比,当刘瘸子来学校照相时,其他同学都议论纷纷,抢着去照相时,她却偷偷的躲进办公室后面的小树林里,直到校园里安静下来才走出校门。

尽管她也渴望有一张自己的照片,但她不愿增加家里的负担,甚至都不愿在家人面前提起。当大雨冲坏了他家的房子时,青铜一家只能睡在一个窝棚里,为了省钱盖房子,青铜一家省吃俭用,葵花为了给家里省灯油,总是晚上去同学家借灯光写作业,为了讨好同学,她时时处处为同学着想,苦难让她过早地学会了察言观色。

当蝗灾过后,一家又陷入了饥饿之中,当吃完米缸里的最后一颗米时,各种饥饿扑向了他们。青铜带着葵花坐着小船去芦苇荡挖芦根吃,吃着芦根他们觉得那是天底下最美的食品。为了解解馋,青铜千方百计的去逮野鸭子,费劲心思逮到的野鸭子却被嘎鱼父子误解,说是偷了他们家的鸭子。奶奶病倒后,为了给奶奶治病,葵花利用假期,去江南捡银杏卖钱给奶奶治病。但是,她所挣的钱与奶奶治病用的钱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她最终没有将奶奶留住,失去了最疼她的奶奶。

豆瓣8.7分《青铜葵花》:苦难一直在,真情永流传

3、苦难见真情

“所有美丽动人的故事,都出自真情,出自苦难和贫穷的人群中。因此不要藐视贫穷,不要拒绝苦难。” 在苦难中可以看到人性中最美丽的东西,当从苦难中走过,就会发现大难必有大善。

青铜的父母是大麦地淳朴厚道的农民,他们贫穷,甚至是大麦地最穷的人家,可是他们有一颗纯净朴实的心,当孤儿的葵花选择他们一家时,他们毫不犹豫地将葵花带回了家,并且从一进门就把她当做亲生闺女。

他们在物质上虽然贫穷,但他们的人格是伟大的,那么高尚,那么地让人敬佩。同一个上学机会,他们并没有偏袒青铜,而让他们公平竞争。葵花没能在学校里照张相,他们便觉得委屈了葵花,一家人编芦花鞋卖了钱为葵花补照了一张。苦难总是会过去的,但是苦难中的人性美和亲人之间的那种关爱和真情,让人感动一生。

年迈的奶奶,是那么地疼孙女葵花,为了给家里省点吃的,农闲时去东海边的妹妹家。为了给青铜葵花做件棉衣,不顾亲戚的劝说,去棉花田里摘棉花,最终却被累倒。卧在病床上的奶奶,宁愿自己病着,也不允许任何人动用葵花的学费。而懂事的葵花,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故意将成绩考砸而达到不上学的目的,面对父母、奶奶的误解与责骂,她没有辩解,没有委屈。

聪明的青铜却看穿了她小小的 “阴谋”。一家人又请求老师给葵花一个补考的机会,使得葵花继续上学。懂事的葵花总觉得自己长大了,该给家里分担点忧愁。

于是她乘大船去江南捡银杏卖钱给奶奶治病,回来时拿出一些面值很小的钱却说自己挣了好多钱。她不懂金钱的价值,却懂得爱的责任和分量。这一老一小用他们的行动演绎着爱的神话,任何苦难,在爱心和真情面前总是显得微不足道。

豆瓣8.7分《青铜葵花》:苦难一直在,真情永流传

作为哥哥的青铜,竭尽全力保护着葵花妹妹。在那个物质贫乏,精神更加贫乏的时代,青铜为了让葵花看到马戏表演,被别的孩子打伤后还坚持让葵花坐在自己的肩上把马戏看完。得知葵花去同学家借光写作业而受到委屈时,青铜潜入芦苇荡捉萤火虫制成一盏盏南瓜灯照亮了整个房间。

当葵花为文艺表演报幕时需要一串项链时,他悄悄坐在门口的草垛前吹冰凌,最终做成一串亮晶晶的冰项链。葵花去远方捡银杏,他提着纸灯笼夜夜守候在桥头。青铜无言,他从没表达过他是多么的爱葵花妹妹,但是他对葵花的爱足以打动每个读者。

最后,葵花回到了城里,青铜风雨无阻的坐在河边的草垛上等待,朦胧中,他看见葵花向他走来。不经意间,他喊出了葵花的名字。爱,能打动读者,也能创造奇迹,如果没有对葵花的挚爱和真情,哑巴多年的青铜又怎么能说话了呢?

青铜一家经历了多少风雨 , 他们从来没有半点怨言 , 他们互相关心, 互相理解 , 爱的气氛紧紧地包围着他们。葵花并不是他们的亲人 ,但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真情让人感动。

豆瓣8.7分《青铜葵花》:苦难一直在,真情永流传

4、苦难对成长的意义

青铜、葵花,经受了那么的苦难,他们在苦难中学会了承受。他们比富家弟子嘎鱼懂事的多,苦难不仅仅教会了他们成长,更是坚强了他的的身心,给了他们生活的勇气。 苦难不可怕,怕的是没有应对苦难的勇气。

比如一些富有童趣的细节把苦难隐藏其中,让孩子在笑声中了解并更深的理解苦难。

“下了一夜大雨,青铜和葵花拿着渔网背着鱼篓去捕鱼。一网下去青铜捞了很多鱼。或许是收获不错,两人都很兴奋,就在雨地里一阵狂跑。青铜跌倒了,是故意的。葵花见青铜跌倒了,也顺势跌倒了,也是故意的。”

他们没有因为过早地担负生活的担子而沮丧,相反,他们是快乐。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把这当做一种苦难去承受,而是当做一件快乐的事去做,这真是一种精神上的大美。

罗曼 ·罗兰有句名言:“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痛苦,尊重痛苦! 欢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 所以我们应当正视痛苦,把每一次的痛苦当成一种磨炼,这样痛苦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豆瓣8.7分《青铜葵花》:苦难一直在,真情永流传

结语

苦难是美丽的,苦难是心灵成熟必经的熔炉。苦难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磨砺,就像青铜和葵花,将每一次苦难都看作生命的常态而非意外。

正视苦难,不逃避、不妥协,苦难的经历就变成了成长的财富。苦难能够绽放出人性的美丽, 锤炼出心灵的坚强, 获得人格的升华和新生。“少年时就有对待苦难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