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養雞下雨就感冒,春季雨水不斷,養雞人應如何防控

如果問各位養散養雞的養殖戶們你們最煩的是什麼?肯定回答的是雞病和下雨天,雞病這個可以用藥物控制,但是天氣不能控制,雞生病與否,跟天氣變化有直接關係,那麼在下雨天的時候,散養雞應該怎麼處理呢?


散養雞下雨就感冒,春季雨水不斷,養雞人應如何防控

咱們先來說一下下雨天對散養雞的危害在哪?

1.下雨會導致雞群極易患上流感;

2.雨水太多,雞群容易誘發球蟲病。

3.雨水太多,導致淹死雞群。

4.下雨天較冷,雞群受凍。

5.喂料不方便。

6.遇到打雷天容易造成雞群應激。

7.下雨天容易斷電。

散養雞下雨就感冒,春季雨水不斷,養雞人應如何防控

如何應對下雨天?

1.雞場除溼,因為下雨的地面很潮溼,不能讓雞群長時間在潮溼的地面上休息,所以要搭支架讓雞群棲息,這也是為了防治球蟲病的發作。

2.保證雞群的充分飲水和飼料,適時的增加雞群的飼料和飲水的提供是為了讓雞群儘量避免喝地上的水溝裡的水,主要是保證雞群的清潔飲水和吃料。

3.防疫工作提前做,提前知道下雨天,提前給雞群喂防病毒的藥。

4.下雨之後,用點腸道藥品和防治腺胃炎藥,因為天氣潮溼飼料容易發黴,容易得腺胃炎和小腸球蟲。

5.注意保溫,防止雞群扎堆壓死。

6.提前喂點維生素C,避免打雷時候的應激,遇到夜間停電,要及時照明。

7.雨太大就讓雞群別出去了,但是要保持通風。

散養雞下雨就感冒,春季雨水不斷,養雞人應如何防控

為什麼一下雨,雞群就出現傷亡?

雞群傷亡,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這跟場地的環境,飼養密度,晝夜溫差,雞病等都有關係。

1 飼養密度。

很多沒有養過雞,或者養雞比較少的養殖戶,都存在一個誤區:雞不怕冷,所以不會傷亡。雞隨著生長,羽毛豐滿以後,確實有一定的禦寒性,但是這不代表雞不會出現傷亡。養雞久了的養殖戶都知道,雞不是凍死的,是被擠壓,踩踏導致的死亡。雞群晚上會通過相互聚堆,來達到相互取暖的目的。雞群飼養密度越大,雞群中的弱雞數量就會越多。在雞群相互取暖的過程中,會出現踩踏現象,發病的雞或者個頭偏小的雞,很容易被踩踏導致傷亡。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在晚上發生,早上起來,養殖戶會在雞晚上休息的那片地方,撿到傷亡的雞。

2 天氣變化。

當出現下雨以後,很多簡陋的雞舍,地面會非常潮溼,泥濘。白天的時候,雞還在外邊活動,會打溼羽毛,這樣晚上雞群會更怕冷。雞晚上休息的時候,地上溼冷,雞覺得不舒服。這會時候雞就會去找比較乾燥溫暖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別的雞的身上。因此下雨後,地面潮溼的情況下,晚上雞群死亡的原因就會加劇。

3 雞病高發。

養雞最忌諱的就是潮溼的環境,這樣雞的病情非常高發,而且難控制。下雨後,最常見的雞病就是球蟲,感冒問題。

散養雞下雨就感冒,春季雨水不斷,養雞人應如何防控

雞病看似簡單,但是跟養殖的每個細小的環節就息息相關,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會導致一個小的雞病也很難控制,讓養殖戶損失慘重,養殖戶解決這類下雨後的雞群死亡問題,也一定要從根本上下手。

點擊上方關注按鈕,關注【家禽養殖全書】,私信我,回覆“在”,獲取終生養殖技術指導,聊管理,看養殖,論行情,一起暢談養殖天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