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50家車企按下暫停鍵,中國復工仍可能面臨困境

眼下,歐洲地區疫情形勢嚴峻,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30萬,如其他大多數企業一樣,汽車產業也迎來大考。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瞭解到,到目前為止,歐洲已經停產和即將停產的整車工廠總數已超過150座,包括大眾汽車、戴姆勒、寶馬集團、標緻雪鐵龍集團(PSA)、雷諾集團、捷豹路虎、豐田汽車、日產汽車、菲亞特克萊斯勒(FCA)、保時捷、賓利、勞斯萊斯、蘭博基尼、法拉利等在內的國際汽車製造商均受到影響。

全球按下暫停鍵

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UNDTAC)的研究數據則顯示,受疫情影響,預計2月份歐盟域內成員國的汽車產業損失額達25億美元。以大眾汽車集團為例,其在中國的工廠雖然已經復工,銷售水平也恢復到疫情前50%的水平,但在全球其他國家的生產銷售工作均處於停滯狀態。大眾集團CEO迪斯稱,停產停工每週給大眾造成20億歐元的損失,平均每天約2.86億歐元。

全球另一大汽車產業中心的北美地區同樣面臨考驗。美國本土車企通用汽車、福特汽車以及特斯拉均發佈了關廠計劃,而在北美地區擁有生產基地的寶馬、FCA、大眾汽車、豐田汽車、本田汽車、日產汽車、現代汽車也加入到停產行列。此外,由於目前美國疫情形勢嚴峻,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FCA正計劃將北美工廠的停產時間進一步延長至4月份。

通用汽車稱,公司計劃無限期關閉北美工廠,同時降低員工薪水並暫停未來某些產品計劃以縮減開支。通用汽車CEO和CFO在內部視頻中向公司員工發出嚴厲警告,稱需要採取“重大緊縮措施”以保持公司的長期生存能力。

事實上,不僅是整車廠,汽車零部件公司也因疫情對工作做出調整。從3月25日開始,博世德國總部的一些員工已經開始休假。主要原因是德國市場和歐洲市場的客戶需求減少了,他們因此做出了相應的調整。

全球150家車企按下暫停鍵,中國復工仍可能面臨困境

除了歐美車企外,韓國車企也已參與到了工廠停產的隊列中。現代汽車近日已宣佈繼其位於歐洲、美國及巴西的工廠後,其位於印度的工廠也將實施間歇性停產。在本次措施生效以後,現代汽車僅有韓國本土、中國、土耳其和俄羅斯的工廠仍在進行生產。值得注意的是,產能雖然受到了部分影響,但部分車企新車型的推出仍未受到影響。近日,現代汽車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第七代伊蘭特車型的全球首秀活動,此外,現代汽車旗下豪華高端品牌傑尼西斯(Genesis)第三代G80轎車也在30日在韓國本土正式上市,上市當天的單日簽約數量超過萬輛,該數字相當於第二代G80去年一年在韓國本土銷量的近一半。

全球150家車企按下暫停鍵,中國復工仍可能面臨困境

日本汽車工業協會(JAMA)負責人在回覆第一財經記者的郵件時表示:“疫情不僅會影響日本車企的銷售,疫情帶來的物流障礙及消費品的下降,還將對日本汽車產業的全球化步伐造成一定負面影響。”豐田汽車今日起暫停在俄羅斯的生產,這意味豐田旗下歐洲所有工廠都已經停產。此前豐田汽車已經宣佈延長北美、巴西、馬來西亞和泰國工廠的停產時間。不過豐田在官方聲明中稱,雖然生產設備關閉,但是維修保養、零配件倉庫和車輛運輸不會受到影響。

紛紛轉型生產口罩和呼吸機

3月28日,特朗普催促通用汽車生產10萬臺呼吸機的消息,讓外界感受到了美國疫情的嚴重性。

特朗普當天連發三條推特,督促“通用汽車公司必須立即恢復被愚蠢地廢棄的俄亥俄州洛茲敦工廠或其他工廠,並開始製造呼吸機,現在!”隨後,他又補充道,“福特,生產呼吸機,快!!!”

全球150家車企按下暫停鍵,中國復工仍可能面臨困境

事實上,通用汽車從3月20日開始就已經在生產呼吸機和口罩了。

3月23日,通用汽車曾表示正在與醫療設備製造商Ventec合作,在其位於印第安納州的零部件工廠生產呼吸機。3月24日,福特汽車也宣佈正在和通用電氣的醫療部門及3M合作生產醫療防護設備,並把轉產醫療防護設備的項目稱為“阿波羅計劃”。

全球150家車企按下暫停鍵,中國復工仍可能面臨困境

在美國車企轉產呼吸機之前,英國車企已經在行動。由於受疫情影響嚴重,英國是首個鼓勵車企轉產呼吸機的國家。據外媒報道,目前,英國已經組成了三個團隊生產呼吸機,其中兩個團隊由邁凱倫和日產汽車牽頭,邁凱輪正在研究如何設計一款簡單版的呼吸機,日產汽車則是與其他公司合作,支持現有的呼吸機生產商。

與此同時,德國政府也要求國內汽車製造商考慮生產醫療設備,大眾汽車和戴姆勒均表示已收到有關部門的要求,目前正在探索多種選擇方案。博世則研發出了COVID-19全自動快速檢測方案。從樣本採集到結果呈現,判斷患者SARS-CoV-2冠狀病毒是否為陽性僅需兩個半小時。這一檢測方案將於4月起在德國上市,隨後在歐洲和全球其他地區相繼推出。

意大利車企法拉利和FCA則表示正與意大利最大的呼吸機制造商Siare Engineering進行談判,商談呼吸機零件的生產事宜。

此外,據外媒報道,FCA在當地時間上週一對外表示,將在未來幾周內開始生產口罩,並將這些關鍵醫療設備捐贈給急救人員和醫護人員以應對新型冠狀肺炎疫情。

據藍裕文化了解的消息,蘭博基尼口罩也已經上線。

全球150家車企按下暫停鍵,中國復工仍可能面臨困境

FCA已經證實,其在中國的一家工廠本週正在安裝產能,口罩製造將在未來幾周開始,並集中發往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FCA表示,計劃每月生產100萬個口罩,所有口罩都將捐贈給警察、急救人員、消防員以及醫院和醫療診所的工作人員。

中國復產迅速

中國市場因為疫情的有效控制正在逐漸好轉。3月30日消息,自2月19日到現在,汽車行業企業整體開工率已由60%左右提升到97%,員工復崗率由50%左右提高到82%,總體達產率已經與去年同期水平相當。

顯然,中國針對車市的刺激政策,有效地提振了消費需求,目前已經有90%以上的寶馬經銷店開放,供應商也已經恢復了正常供應。

全球150家車企按下暫停鍵,中國復工仍可能面臨困境

目前,疫情在歐美等地仍呈擴散趨勢,中國車市的消費信心正在逐漸恢復,但在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汽車產業鏈中,沒有一家企業可以獨善其身。對全球汽車產業來說,危機並沒有解除。

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援引專業人士預測,今年汽車公司將面臨四大挑戰,一是汽車價值鏈中斷的同時會出現財務問題,而目前並非所有國家都會為確保業務連續性提供必要的財務支持,許多公司可能會破產倒閉;二是生一些地區可能會因為疫情,無法確保汽車零部件的生產和供應;三是一些車企的工廠本來產能就不足,現在疫情出現使這些工廠的生產更具挑戰性,產品推向市場的節奏也會受到影響;四是汽車銷售預計會衰退。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一些工廠是寶馬、奔馳等車企巨頭的重要出口基地。寶馬和奔馳在美國工廠的停產將影響出口,預計出口到中國的車型會在8到12周後恢復。但這只是基於對美國疫情和在美國的汽車工廠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包括進口和國內供應)較為樂觀情況的估計。

誰也不能獨善其身

隨著時間推進,國內汽車企業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逐漸復工,從史上最長的假期中甦醒過來。誰料,這場疫情又迅速讓全球汽車產業陷入危機。疫情下,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沒有一家企業可以獨善其身。

雖然國內車市出現回暖跡象,但一輛汽車的零部件多達上萬個,僅靠單一市場供應很不現實。

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地,但是有一些零部件仍然依賴於進口,它們主要集中在發動機、變速箱、燃油噴射系統的核心控制單元,車身穩定系統的核心芯片、連接器單元,也有部分製造精度要求極高的機械加工件。這些零部件主要來自於歐洲(德國為主)、日韓、美國,比例大約在65%、30%、5%左右,所以這三個地區的疫情走勢對全球汽車產業的正常運轉也至關重要。

所以,短期來看,藍裕文化認為國內各大汽車主機廠因有兩個月的安全庫存週期可以正常運轉,但如果疫情持續時間較長,供應鏈的壓力就會在國內逐步顯現。

所以,應對疫情是一場全球戰役,國內車市回暖也並不意味著危機已經解除。當然,作為工業旅遊規劃設計的藍裕文化,我們也認識到,連生產都停了,人口集聚更嚴重的汽車工業旅遊也基本全停,這一點來看,疫情控制良好的我們,汽車工業旅遊會更快的為企業帶來更多的人流、品牌提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