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讓自己快速學習

很簡單,你得快速增加自己的閱讀量!

你可以...

每天刷知乎、刷微博、刷朋友圈...

看書、看新聞、看公號...

聽直播、聽微課、聽演講...

喜馬拉雅、荔枝、得到等知識服務軟件也一個都別放過!

移動互聯網時代,最不缺的,就是知識量!

沒有一定的閱讀量,咱們不談方法,行不?

好,如果你已經開始有了一定的閱讀量,但感覺貌似學了很多,卻沒什麼收穫,記不住,講不出,更用不到,面對問題還是一臉懵逼,好像這些學習未曾發生過一樣…

那麼,我們再來談談學習方法。

那我們該如何學習?

你聽過「如何把一頭大象放入冰箱」的問題嗎?

把大象放進冰箱分為三步:

打開冰箱

放入大象

關上冰箱

其實學習也是一樣,也可以把過程簡化為三步:

打開大腦

放入知識

提取使用

接下來,我們來詳細說一下這三步具體該如何操作:

☆ 第一步:打開大腦

很多人在學習的時候,其實忘記了這第一步,上來就直接開始看書,結果所有眼裡看到內容都是自己想看到的,凡是沒興趣的不看,看不懂的跳過,和自己認知不符的開懟...

這就是大腦沒有打開的狀態,新知識根本進不了你的大腦,就像是冰箱門沒有打開,大象是放不進去的是一個道理。

一個人的認知狀態分成四個維度,分別是: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知道

不知道自己知道

大多數人其實是處在第一個層級,也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狀態中的。

這個狀態其實很可怕,可怕在哪呢?

就是當你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你會下意識覺得自己肯定不是這類人,因為感覺自己讀了那麼多年書又不是白讀的,知識量還是很豐富的!

而它可怕就可怕在,你完全無法意識到自己處在這種「無知」的狀態中,以前考試做不出題目,那我就知道了這個問題我不知道。可是,現實情況是連問題都沒有了,你怎麼知道你不知道什麼呢?

你面對著百度,卻不知道該輸入什麼...

在心理學上,這個現象稱之為「達克效應」,也是我們常掛在口中的「無知者無畏」。

什麼是達克效應?

它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決定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結論,但是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辨別錯誤行為。這些能力欠缺者們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的優勢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卻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發現這個現象的Dunning和Kruger因此獲得了2001年的搞笑諾貝爾心理學獎

因為無意識,所以你我都有可能正身在其中...

那怎麼辦?這個達克效應貌似無解啊!

你還記得你學習成長最快的是什麼時候嗎?

對,就是我們小時候。小時候,我們知道自己什麼都不懂,我們對身邊的一切事物懷有好奇之心,我們對觸碰到的每一件事物都想去摸一下,拿到嘴裡去感受一下;我們並不知道該如何說話,但嘴裡卻總是咿咿呀呀的說個沒完,我們從來就不害怕說錯話;我們總喜歡問為什麼,我們總喜歡把舊玩具玩出新的故事...

這個狀態叫什麼?

這個狀態叫:初心!

什麼是初心?

初心是禪修裡的一個概念,意為「一顆初學者的心」,像一個孩子一樣,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的心。但是現在,很多人都把「初心」這兩個字給誤讀了。以為初心是指你最初做某件事情的那個起心動念,不忘初心是指你不要忘記最初出發時的那個願….那個不叫初心,那個叫初衷。

不忘初衷,是到不了始終的,因為市場是變化無常的,你最初的想法,很可能沒過幾個月就過時了,你必須得調整,認死理是會撞南牆的!

只有「保持初心」,也就是保持一顆初學者的心,在變化的市場裡,永遠保持好奇心,持續學習,不斷調整,你才能「方得始終」。

騰訊、英特爾、亞馬遜、蘋果...他們的「初衷」和現狀早就發生了改變,但是他們始終「保持初心」,像一個初學者一樣,在不斷的學習和進化。

所以,想要破解達克效應,打開大腦的唯一方法,就是回到「初心」的狀態。

就是承認自己的「無知」,就是不要分辨什麼是知道的,什麼是不知道的,而是要對所有的事情都充滿好奇,讓自己回到孩子的狀態,讓自己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

那是不是指什麼都能往腦子裡塞?

那你的大腦就變成垃圾場了。並且,進入大腦的東西是很難被拿出來的,被汙染了很可能就是影響終身的,你必須要有所防範,怎麼辦?

你需要給大腦安裝一個「過濾器」

剛才說的「初心」這個概念,很多人估計會聯想到「空杯心態」,但「保持初心」並不是「空杯心態」,兩者有區別的,空杯心態是指「被動」接受所有的信息,而保持初心是保持好奇心「主動」的學習新知識,是主動的,是有選擇的。

相反,我們應該謹防「空杯心態」,要對輸入到大腦的東西有所警覺,而不是來者不拒,因為請神容易送神難,進入大腦的信息,是極難被清理乾淨的,特別是那些含有說服技巧,有煽動性的話語,會長期霸佔你的大腦,影響你的思維方式,而你可能還不自知…

這種現象,我們有個不太好聽的專有名詞來描述,叫做“洗腦”…

空杯心態,就是缺少了過濾器的大腦。

那怎麼辦呢?

今天,我要給你的大腦安裝三個過濾器:

1. 區分「信息」與「知識」

什麼是信息?

一切聽到的、看到的、聞到的、感覺到的都可以稱之為是信息,比如馬路上的大媽罵街、電視裡的新聞聯播、抖音上的美女熱舞、微信裡的表情鬥圖….這些都是信息。

那什麼是知識呢?

所謂知識,就是指那些被驗證過的、正確的、被人們相信的概念、規律、方法論。比如「複利」、「元認知」、「注意力」這些我們專欄第一季度課程講的內容就是概念;規律是事物背後的運行法則,比如用戶需求不變,產品的供應量降低,價格就會升高,這就是規律;而方法論,就是我們俗稱的「套路」,是一套被驗證過的,解決某一特定問題的,最有效率的執行流程。

信息有真假,有時效;而知識有積累,有迭代。你要學習的是知識,而不是信息。

2. 區分「經驗」和「規律」

我們經常聽成功人士的分享,他是如何通過艱難困苦,最後創業成功的,聽得自己熱血澎湃,也想照搬模仿,結果發現他那個時候的時代背景,現在不是;他找到的那個創始團隊,自己沒有;他開發的那個產品服務,已經過時…

他們分享的內容,叫做「經驗」

經驗,並不是規律。

因為倖存者偏差,成功的經驗有很大的偶然性,同樣的事情重複做一遍,哪怕是他自己也不一定能再次成功。這點我們之前的課已經講過很多次,我們要學習的是規律,而不是經驗。

規律是什麼?

規律是能夠導致重複成功的因果關係。

具體怎麼得到呢?

我們需要先歸納,後推演:從成功經驗中推導出原因,這個過程叫做歸納法;得到原因後,一定要再推演一下,看這個原因能不能真的推出正確的結果,能不能重複2、3次成功,如果可以,才是規律。

比如說「置之死地而後生」是經驗還是規律呢?

你也許有一次絕處逢生的經驗,但你沒看到的是很多人在絕處、在死地就真的就死掉了(都能活下來就不叫死地了…)

如果你把這個「經驗」當成了「規律」,每次都把自己主動的置於危險的境地,告訴兄弟們,置之死地,我們才能後生,那麼結果就很悲劇了...

3. 區分「優質」和「劣質」

瞭解了信息與知識的區別,能分辨經驗與規律,現在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今的知識量實在太多了,根本學不過來,面對海量的圖書,和撲面而來的互聯網資訊,被他們群體圍攻,你感到無所適從,根本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學習,分不清楚什麼該學,什麼不該學,進而產生了「信息過載」的焦慮感,怎麼辦?

信息過載,真的是因為信息太多了嗎?

恰恰相反,這是因為你知道的太少了!

這聽起來有點反常識,就好像是說吃不下東西,是因為太餓了...

那為什麼這麼說?

那是因為你的知識量,還不足夠擁有分辨內容優劣的能力。

在同一個領域內,圖書也許有成千上萬,但是真正好的書就那麼幾本,就像你看電影,全世界有幾百萬部電影,你不會覺得信息過載的,因為好電影翻來覆去就那麼多,你打開電影庫,找了半天,發現沒什麼電影可以看...

因為不瞭解,所以不知道要學什麼,所以看上去要學的東西有很多。而一旦能分辨優劣了,你會發現好內容太少了!

那如何獲得分辨內容優劣的能力呢?

答案是:見真識假!

好的看多了,自然就能分辨什麼是差的了,就像審美一樣,一旦提升上去了,就很難忍受難看的設計了。

那好的東西在哪呢?

如果你想學習某個領域裡的內容,那就先去找這個領域裡最出名的經典書去閱讀,可以按各類圖書榜單的排名裡去挑選,也可以找行業內的牛人去推薦,這樣找到的書你會發現來來回回說的就是那幾本,這些就是好書。

如果你是剛剛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建議先從經典入門級的書開始讀,這個有助於幫助你快速掌握這個新領域內的基礎概念,對後期的學習幫助很大。

看完這些書後,再去看同行業的其他書,你突然發現,這時候你只需要看目錄和序言,就能大致判斷它是否值得閱讀了。

☆ 第二步:放入知識

ok,打開大腦後,接下來,我們就應該把知識放入大腦了。那麼知識從哪裡來呢?兩個途徑:

1. 自我學習循環

經驗不能指導行動,因為經驗有很多的偶然性,第一次成功了,第二次不一定能成功;別人成功了,同樣的方式自己未必可以。

只有把經驗昇華成了知識、規律,才能指導我們的行動,這就是著名的庫博學習圈。

通過自己的行動,形成經驗,對經驗進行反思,提煉出內在的規律,並通過這個規律驗證同樣的行動是否能夠得出樣的結果,如果可以,那這個規律就是知識。

2. 向巨人學習

通過自我實踐獲得的經驗,再把經驗提煉成知識的方式非常好,有切身的體會,有自我的案例作證,但是效率太低。

一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你不可能把所有的經驗都自己經歷一遍。你的頓悟,也許只是別人的基本功,你所遇到的99%的問題,前人們基本都已遇到過,並且已經將他們的經驗總結成了知識,變成了一本本圖書,你只需要拿來學習即可。

可是,那麼多的知識記不住啊!腦容量有限啊!

等到要用的時候,一個都想不起來,怎麼辦?

上次這個概念我記得是在哪本書上看到過的,到底是在哪本書呢?

翻箱倒櫃找筆記本…

啊,筆記本找不到了….

囧~

那答案也是五花八門的,還摻雜著廣告….

你可能會想,如果我有一個私人圖書館就好了,每看過的一本書,一條知識,寫的一篇筆記,都能被整齊的分門別類,永久儲存,還能有一鍵搜索功能,等需要的時候,還能有個圖書管理員幫我找到需要的那條知識,那該多好?

對,今天就是要給你的大腦外接一個圖書館!那具體怎麼建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理想中的圖書館應該有哪些特性?

1. 存書/取閱要方便

圖書館得有很詳細的圖書分類,當我有一本新書,就可以把他歸類存放;當我想起要找它的時候,也能方便查找和取閱。

2. 查書要方便

當圖書太多的時候,只是把圖書歸類已經不夠了,比如我記得曾經看到一句話,但是不記得這句話是出現在哪本書上了,那我就需要用到檢索功能,能通過一句話,就找到這本書。

3. 書要可以做筆記

看書的時候,會迸發出很多的靈感,如果拿筆記本記錄,後期容易對不上號,筆記本的管理又是一個大工程,如果能在書上直接寫寫畫畫,把重點的部分直接劃線劃出來,把想到的筆記、靈感直接寫在書邊上,這樣就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日後翻閱也能看到之前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