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新型冠狀病毒,宅在家裡,讓孩子不再無聊

防控新型冠狀病毒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ew coronavirus

宅在家裡,讓孩子不再無聊


喵推薦 | 防控新型冠狀病毒,宅在家裡,讓孩子不再無聊


問:怎樣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答:1.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2.勤洗手。3.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4.加強鍛鍊,規律作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傳播途徑及防護措施


01 飛沫傳播

正確佩戴合適口

有條件應先選擇兒童N95防病菌D罩,其次兒童外科口罩>兒童醫用口罩一-次性口罩一兒童棉口罩,指導孩子正確使用口罩

02 接觸傳播

減少與他人接觸

儘量不要與他人面對面接觸,不要用手掏鼻孔,不要用手揉眼晴,不碰觸公共區域的物體表面(尤其是電梯按鈕等頻綮碰觸的表面),在家裡也不要隨意亂摸,勤洗手。

03 結膜傳播

減少與他人接觸

儘量不要與他人面對面接觸,不要用手掏鼻孔,不要用手揉眼晴,不碰觸公共區域的物體表面(尤其是電梯按鈕等頻綮碰觸的表面),在家裡也不要隨意亂摸,勤洗手。

溫馨提示:多通風 勤洗手 戴口罩

那麼問題來了

既然不讓出門

那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

每天抱著手機24小時不離手嗎?

每天讓自己娃沉迷於電子產品嗎?

據說,教育部發布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的學學通知


喵推薦 | 防控新型冠狀病毒,宅在家裡,讓孩子不再無聊


引起來一翻潮流“停課不停學”的話題,緊接著,教育部又發出一篇提醒

由於現在正值寒假期間,學生需要完成寒假作業,過早提供新學期線上課程,將會增加學生學業負擔。為此,教育部提醒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和校外培訓機構,在各地原計劃的正式開學日之前,不要提前開始新學期課程網上教學,可安排一些疫情防護知識、心理健康輔導、寓教於樂等方面的網上學習內容,確保學生度過愉快的假期


喵推薦 | 防控新型冠狀病毒,宅在家裡,讓孩子不再無聊


這下就有個難題擺在面前了,和娃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這些天,家長該怎麼給宅在家的寶貝們安排多姿多彩的過年活動?

今天,小編分享一些在家玩的感覺統合小遊戲,推薦給大家!


刷子脫敏

訓練目的:加強皮膚的接觸刺激,減少觸覺防禦。

玩法:家長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手指等觸覺防禦性較少的部位,然後漸漸過渡到刷孩子的手心,再刷腳的部位,先刷腳趾、腳跟、然後漸漸過度到刷腳的中心部位。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覆地嘗試,直至孩子習慣這種觸覺刺激。


神奇的口袋

訓練目的:使用觸覺和視覺進行判斷,刺激右腦發展。

玩法:找一個漂亮的口袋,放進3-5樣玩具或水果等,讓寶寶摸一摸,問他摸到了什麼,請他拿出來,看看對不對。

大一點的孩子家長提供指令要拿什麼東西,讓孩子按指令找出來。再大的話,可以嘗試否定指令,如:"請你把不能喝的東西拿出來"、"請你把不是藍色的東西拿出來"等等加大難度。


嚐嚐酸甜苦辣

訓練目的:加強兒童味覺刺激。

玩法:用筷子沾點醋或檸檬汁、糖、苦瓜汁、辣椒、鹽等,給寶寶吃並告訴寶寶這些味道的名稱如:辣的。味覺的訓練越小的寶寶效果會越好,1歲內的孩子雖然不會表達,但是長期的輸入,孩子的味覺會很靈敏。


灌籃高手

訓練目的:刺激前庭系統,培養孩子專注力,訓練大肌肉張力和動作企劃能力。

玩法:爸爸媽媽將雙手抬起圍成圓圈,讓孩子將皮球投進父母雙手圍成的籃球筐,籃筐要比孩子的身高高一些。可以先讓孩子離近一點,後面再慢慢的拉寬距離。


猜猜看

訓練目的:增進聽覺理解力和聽覺記憶力。

玩法:將不同材質的物品(綠豆、石子、紐扣等)裝入不同的瓶子,把口封緊。讓寶寶把眼睛閉上,搖動瓶子讓孩子區辨各種不同聲音,讓寶寶猜一猜晃動的發出聲音的瓶子裡裝的是什麼。


聽指令做動作

訓練目標:提升聽覺注意力和聽覺辨別能力,提高聽覺和動知覺統合的統合能力,提升學習能力。

玩法:1-3歲的寶寶可以做一步或二步指令,兩步指令如:舉手彎腰,3-6歲的孩子可以聽指令做相反動作,如一部指令:摸左耳朵,孩子動作要摸右耳朵,如二步指令:用右手捂住左眼,孩子的動作是用左手捂住右眼。


籃球座椅

訓練目標:提高孩子平衡能力,訓練注意力和耐力。

玩法:2歲以上孩子可以把籃球當座椅,例如坐在上面保持平衡聽故事,4-6歲孩子可以延伸到坐在籃球上欣賞音樂、頭頂書保持平衡。


注意:避免摔倒,雙腿與雙腳要求併攏。


袋鼠跳

訓練目標:提升平衡感、增進親子情感。

玩法:家裡不用的大口袋,孩子在袋子裡站直,雙手抓住袋口的兩邊,做原地起跳和向前袋鼠跳。家長可以備一個更大的口袋,跟孩子一起親子袋鼠跳。


毛巾船搖啊搖

訓練目的:調整前庭平衡機能,提升本體感。

玩法:找一條長毛巾/毛毯/床單,讓孩子趴臥/仰臥在毛巾上,爸爸媽媽抓緊床單4個角,將其前後左右上下晃動。嘴裡念"毛巾船搖啊搖,毛巾船晃啊晃,毛巾船搖搖晃晃越過大海浪,左邊搖,右邊晃,前面衝,後面拽,上去越過大海浪,下來碰碰小礁石。"


走直線和曲線

訓練目的:刺激前庭系統、促進平衡能力發展。

玩法:在地上劃一條直線,讓孩子伸平胳膊狀保持身體平衡,踩著直線行走。熟練後,可改成曲線或頭頂東西,增加遊戲難度和趣味性。


小飛機

訓練目的:刺激前庭平衡能力發展。

玩法:家長平躺在床/地板上,兩手掐住寶寶的腋窩下,讓寶寶慢慢“起飛”,向前飛,向後飛。飛到左邊再飛到右邊,讓寶寶體驗舒適的飛翔感覺。可以在寶寶身體硬朗一些玩這個遊戲。


投球

訓練目的:加強動作控制、空間距離判斷能力,提升手眼協調,視覺追蹤能力。

玩法:把家裡的廢報紙揉成球(最好當著孩子面或是讓孩子一起幫忙哦),放個臉盆或是紙簍在不遠處,示範孩子“投球”,這個遊戲可以玩到很大,等孩子大一些適當調整球的大小和筐子的遠近。報紙球還可以滾啊、踢啊、丟啊,撿啊,爸媽們可自行開腦洞。


你來跟我一起做

訓練目的:訓練空間方位知覺。

訓練要求:家長和孩子並排站在大鏡子前面,家長做一個動作,讓孩子模仿。動作以點頭,雙手在身體的上下、左右、前後拍手,左右前後移動身體以及轉身等動作為主。

難度設置:A、開始時家長的動作要做得慢些並多次重複動作;B、如果孩子的表達能力強,可讓孩子邊模仿邊說出動作的方位。


過關斬將

訓練目的:訓練孩子的本體覺,提升孩子動作企劃能力,大小肌肉動作協調能力。

玩法:把枕頭、靠墊、小椅子等安全障礙物放置在客廳空曠的地方,隨機擺放順序。小一點的孩子可讓他空手跨越障礙物,然後加大難度讓孩子手拿物品或頭頂物品跨越障礙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