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羅生門》的故事會讓人細思極恐?


為什麼《羅生門》的故事會讓人細思極恐?

《羅生門》是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它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被主人家解僱的家丁,在羅生門(城門)下躲雨時,內心正糾結於今後的生存問題。此時,災害頻發,饑荒、貧窮讓大多數百姓生存十分艱難。被解僱的家丁正無處可去,趁著在城門下避雨,一邊考慮明天的日子該怎麼過。思來想去,他萌生了“做強盜”的念頭,但是瞬間又被僅存的良知與道德制止。

正在這時,他撞見趁天黑在死人堆裡拔死人頭髮的老太婆。震驚與厭惡足以令家丁怒從中來,他抓住老太婆一番質問,得知她拔死人頭髮是用來做假髮賣錢。家丁對老太婆充滿了鄙夷和厭惡,此時老太婆辯解說,如果不幹這個,她便會餓死,為了生存,這也是沒有辦法的,那些死人想必也會原諒她的。家丁聽了這番話後,似有所悟,心中僅存的一絲良知瞬間蕩然無存。他剝掉老太婆的衣服,留下一句“你也不要怪我,為了生存,我不這樣做也會餓死。”說完,頭也不回便消失在黑夜中,不知所蹤。


為什麼《羅生門》的故事會讓人細思極恐?

故事很短,一個地點,兩個人物,便將人性中自私利己的醜惡面目剝露得鮮血淋漓。“羅生門”一詞,在日語中就有人間和地獄的分界之意。事物的真相往往在各自利益面前,也披上了千差萬別的外衣。每個人都站在自我角度權衡利弊,得出的“真相”更是各執一詞充滿利己性。

人性,往往是最經不起考驗的。人之所以不會作惡,有時是因為作惡的成本太高,比如道德的譴責,法律的懲戒。倘若,作惡所帶來的利益足夠大,一番權衡後,結果往往是惡從膽邊生,鋌而走險。那些所謂的道德與法律終將成為獲取利益的障礙和枷鎖,自然是要被一一剔除的。

為什麼《羅生門》的故事會讓人細思極恐?

這麼一說,似乎人人內心都住著一個“利己主義”的魔鬼。魔鬼是否強大,一方面取決於社會大環境下的道德規範程度和法治管理力度,另一方面,則取決於自我需求的迫切性,這個迫切性又多半由個人慾望所驅使。當今社會,道德與法治建設都已基本完善,在這樣的情形下,利己主義的惡魔,多半化身為對金錢的痴迷和對權力的欲求。

一旦掙脫道德與法律的枷鎖,人心中那隻魔鬼便會跑了出來。這樣的例子古往今來,舉不勝舉。遠的不說,就說最近全國人民都無比揪心的新冠肺炎事件,口罩一時間成為全國百姓最為急缺物資,各大藥店、商鋪早已銷售一空。仍有很多人四處遍尋,仍舊買不到口罩。偏偏就有人趕在這個時候以高價販賣口罩。非常時期,物質供不應求,大家尚可理解。但那些從垃圾堆中撿拾舊口罩進行二次銷售的人,終將逃不過道德的譴責與法律的懲罰。

為什麼《羅生門》的故事會讓人細思極恐?

生而為人,不論是何種膚色或種族,我們都生活在現代文明社會,同頂一片藍天,共享一個地球家園。一旦脫離社會群體,我們誰也不可能獨自存活於世。戶籍、國籍的分類,讓我們得以依託於群體而存在。強大的群體力量,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安全感。這種安全感源自於個人或部分群體在面對危險困苦時,能夠得到群體力量的幫扶救助。

為什麼《羅生門》的故事會讓人細思極恐?

新冠肺炎疫情已經蔓延全球,日韓民眾忙著搶購口罩,美國民眾卻在搶購槍支。這聽起來,似乎更像是一個段子。面對疫情,我們寄希望於政府的救治,因為我們有一個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政府;而大洋彼岸的美國民眾,卻只能搶購槍支,以求在動盪混亂之中自保,抑或是,趁火打劫也未可知。

面對這次疫情,我們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各地醫療隊;我們有封城,自覺隔離不讓疫情蔓延的武漢人民。當然,也有某些人,把論文發表看得比救治人命還重要的所謂專家。這次疫情,又何嘗不是一場場“羅生門”的考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