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生門》通往人性的路上是個分叉口?走那一條依你

如果一個人餓得快要死了,跟別人搶一口飯吃,這個是“惡人”嗎?一旁人看到搶劫,二話不說上去幫忙打搶飯吃的人,這個幫忙的人是“好人”嗎?


芥川龍之介在日本文壇上享有極高的聲譽,被稱為“鬼才”,與森鷗外、夏目漱石合稱二十世紀上半葉日本文壇的三大巨匠。其主要代表作品有《羅生門》、《竹林中》、《鼻子》等。

《羅生門》通往人性的路上是個分叉口?走那一條依你


芥川龍之介的小說《羅生門》就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是在發生災難重重的時代,民不聊生。一個家丁被辭退後,為了謀生,在羅生門搶劫了一個小老太,最終走上強盜的路子故事。事實上作者想通過這篇小說揭示的“善”與“惡”的問題。但人性的變化是一個自己與外部環境的共同結果,並非一開始就有善惡之分。

今天我就從求生、負罪感、低價值、心理描寫這幾個方面來評論這篇小說。

《羅生門》作者取材於《今昔物語》其書內容分為“佛法、世俗、惡行、雜事”等部,以富於教訓意味的佛教評話為多。作者通過獨特的藝術手法改編故事,對當時現實人具有警示意義。

1.求生:

小說中人物的時代是一個災禍連綿,民不聊生,一切悽慘,頹敗的景象。在這種背景下,“活著”就是最大意義。

那麼人是如何活著?又有什麼威脅生命呢?

《羅生門》通往人性的路上是個分叉口?走那一條依你


①衣食溫飽的謀生需求

小說中的主人公,家丁只是一個代號而已,被辭退之後,無處可居,連塊好的避雨地方都沒有。首先想到的是找一個地方先睡覺,其後才考慮是否要去當強盜這條路。

依據馬洛斯需求理論,人的第一層次的需求是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和性。只有這些最基本的需要滿足到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後,其他事情才能得到正常運轉,生理需求是首要的動力。因而家丁首先想到是睡覺後去“謀生”當強盜。衣食溫飽是最原始最直接的謀生需求。

②面對恐嚇死亡畏懼的安全需求

小老太面對突然出現的家丁時,想到是逃

逃不了,在家丁的威脅,恐嚇下感覺死亡恐懼不得不說出自己目的。也就是一旦生命安全受威脅之時,一切與之相比都是不必要的,因為畏懼死亡可以用其他東西作為交換。

《羅生門》通往人性的路上是個分叉口?走那一條依你


2.負罪感

李貝奧納說,“別把你的內疚最後變成了理所應當”但是往往做壞事的人,一邊懷著良心的不安,一邊做壞事停不下來,一旦找到一個“合理的藉口”就把罪惡的事情正義化了。

小說中家丁如此,小老太也是。

①小老太借“謀生”來消除負罪感

小老太拔死者的頭髮是因為死者生前利用販賣“蛇肉”來謀生,言外之意就是,只借用“蛇肉”肉身價值來謀取生存,現在死者已經死了,只是借用死者的頭髮來謀生,一方面是人死了,頭髮價值也浪費,把下來還可以利用。二則為了生存很無奈。這樣解釋罪責比較輕些,即使被發現也容易被原諒。利用這種變態心理來開脫負罪感。

②家丁是借用“餓死”來消除自罪感

相較於小老太是為生存所迫,幹一些勾當還可以原諒,而家丁是利用“餓死”的藉口,明目張膽實施搶劫是不可饒恕。家丁的搶劫是有意識的犯罪,借“餓死”謀生不過是他找一個“合理”的藉口罷了。從在打算羅生門裡就打算搶劫,但是良心的不安,一直讓他猶豫,剛好小老太的“餓死”是為謀生,剛好為他找到合理理由,把最後的一絲不安抹去。“搶劫”變成正當化的“謀生”。這種對最後一絲良心的抹殺,是人性極端“利己自私”的表現。

《羅生門》通往人性的路上是個分叉口?走那一條依你


3.低價值感

人性中存在欺軟怕硬的現象,一個人受欺負後,因對手比自己強大,又無可奈何,就找比自己更弱小的來欺負,這種其實是低價值感存在。

小老太從死者身上拔頭髮,換而言之是死者無力反抗,肆意妄為明“欺負”;而家丁威逼小老太,是因為小老太手無縛雞之力,顯然家丁是武士比小老太強大得多,只能任其欺負。家丁本被辭退很無力,但是抓住小老太的手時有很強的優越感,因為自己武士價值在這裡得到體現,顯然是一種補償自身價值的心理,這是源於自身的低價值感因為家丁在家族裡身世是很卑微的,甚至是沒存在價值的


比如:看這架勢,家丁明白,老婆子的生死悉攥在自己手裡,怒火也不知不覺平息了下來,感覺就像幹事得手之後的一種滿足。

5.心理描寫:

芥川龍之介的小說講究藝術技法,著重佈局,尤其是對人物的心理描述和刻畫使人物栩栩如生。用了環境烘托、內心獨白、感官刺激等寫作手法。

①環境烘托: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所處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小說一開始就談到故事發生的背景:天災人禍,民不聊生,悲催淒涼的場景。再加上家丁被辭退的客觀事實下,為人物的心理變化,提供烘托作用。

《羅生門》通往人性的路上是個分叉口?走那一條依你


②內心獨白:指通過人物的內心表白來揭示人物隱秘的內心世界,充分地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使讀者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

比如:可倘若不擇手段呢——家丁左思右想,不覺走到這一步。不管怎麼想,結果終歸還是繞來繞去跳不出這個框框。雖說決意不擇手段,加上這麼一個“倘若”,結果自然就是“除當強盜,別無生路”。可勇氣,又從哪兒來?

這段心理獨白,很好表現家丁矛盾心理,也是人性向善或者向惡的鬥爭

③感官刺激:在文學作品中只要抓住了人物瞬間的感受,任何一種感覺的描寫都可以起到體現人物心理狀況的作用。

如:看那一頭的長髮,死者分明是個女的。家丁帶著七分恐懼三分好奇,正如老話說的,感到“毛骨悚然”,一時倒忘了呼吸。


家丁看到小老太抓著死者,既好奇又感到恐怖,心理產生極度厭惡感

《羅生門》通往人性的路上是個分叉口?走那一條依你


結束語

休謨說,自然賦予人類以無數的慾望和需要,而對於緩和這些需要,卻給了他以薄弱的手段。人只有社會,才能彌補他的缺陷。

因而人在生存時所展示出來的第一屬性,人的自然性,生存技能和原始本能,才能在惡劣的環境下存活下來,這時的剝奪其他生物的“利己”並非出於“願”而是“迫”,無所謂善惡之分;當然在這些生存條件具備後,有意識去“剝奪”,那就是“惡”,“惡”的動機是出於故意,與社會道德相背離,必將被唾棄。

另一方面,惡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也是社會留給當事人警醒和改過的機會。“止惡揚善”是社會給當事人一個目標,但是更需要當事人自覺遵守和履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