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鵬:下個十年,如何配置全球資產?


“金融夜話”沙龍由倫敦交易員發起,荷馬國際主辦,期貨日報、芝商所(CME)、三思社支持,撲克財經共同參與。

沒有以上單位的支持,就沒有此次'夜話'的落地,在此深表感謝。

付鵬:下個十年,如何配置全球資產?


如何規劃未來十年的投資職業生涯?


本人從事市場投資已經15年,未來十年,我的工作重心將放在方向性和大類資產配置上,交易性工作和數據分析會交給年輕人。年輕人身體好有精力,更適合做交易性工作。前期用力過猛,35歲以後精力和體力跟不上,就應轉向中長期資產配置。資產配置工作原則上就是降低槓桿,拉長週期,保持正常的生活狀態。不同階段應有不同階段的行為和思考。


未來十年,我們可能會等一次很大的全球性衝擊,這個衝擊會超越金融市場層面,它將延伸至社會層面。 在過去15年裡,我比較幸運地經歷了發生在歐美和中國的兩輪正反饋性的金融週期,這提升了我的風險敏感度,也塑造了我應對金融市場的方式。


我今天的思考和討論,不是站在交易員的角度講明天和後天怎麼樣,而是從掌舵人角度思考明年後年甚至5年後會怎麼樣、要注意什麼,這對資產配置極為關鍵。


這類似於達里奧最近很火的演講,他的演講對於資產配置掌舵人、對掌握大方向的人而言,很有思考價值,但對掌握實際頭寸的交易員沒有任何意義。


如何理解金融週期和經濟週期?


這些年週期這個詞被很多人掛在嘴邊,但到底什麼是週期,大部人都不知道。不管什麼原因造成周期,人們會發現總逃不過它,因為經濟需要這個過程來調節。一個人能經歷兩輪完整的週期就很值了,我本人則很幸運地經歷過完整意義上的大週期。


經濟週期本質上是技術週期、人口週期、債務週期等各種週期的疊加,它是一個整體的結果。

有人說,未來幾年將被最廣泛討論的中國宏觀問題會是債務和房地產,但債務和房地產問題背後的終極問題其實是人口。


對中國而言,我們宏觀大問題的累積比別人晚5-10年, 這讓我們自我感覺良好,覺得比別人聰明。但實際上,別人犯的錯誤我們也在犯,只不過我們比別人晚,空間比別人大。更幸運的是,我們還有制度性優勢,我們可以用非市場經濟手段去處理和化解風險。


如果我們債務累積過高,城鎮化推進過快,貧富差距和階層差距過大,最終會影響人口週期,導致人口斷層非常快。一旦人口急速下降,它最終的結果就是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這已經被日本、歐洲、韓國演繹過了。


低利率下資產價格(比如股價、房價)進一步膨脹,而膨脹的資產價格(比如說,買不起房)會進一步壓制人口增長,形成惡性循華,最終會導致財政虧空,養老金不足。最近法國數百萬工人罷工,就是對養老金改革計劃的不滿,這是前車之鑑,也是未來幾十年中國最大的擔憂。


二戰後全球化紅利的最大根據地是中國,但此時此刻全球化面臨重大拐點,這將是未來十年重中之重的話題。它將深刻影響金融市場、整個社會以及每個人的規劃與未來,大家過去十幾年來的慣性思維將會被打破。


A股市場到底適不適合價值投資?


金融市場的變化源自經濟基本面的底層驅動,但前提是這個市場足夠有效。


金融市場有效性的不同導致不同國家的市場不具備可比性,就像A股和美股完全沒有可比性。美股是成熟市場,沒有牛熊,美股高股息使其適合做價值投資,買入一個ETF可以跑贏70%的基金經理。


而A股分紅很少,更得靠博弈波動率賺錢,A股真正意義上適合價值投資的公司只有150家左右。如果A股不提高分紅比例,3000點會維持很長時間。


所以我常常跟國內投資者說,在中國市場不要貿然學習巴菲特,因為是市場造就了巴菲特,而不是巴菲特造就了市場。在中國市場,單純追求價值投資沒有意義,必須要密切留意投機性、槓桿率和波動率。


15年牛市就是完全靠槓桿和資金吹起的泡沫,股災前2-3個月,我們就已開始行動,並在那時候在我微博上提示過市場風險。但很少有人意識到。當時監管部門要查場外配資,這基本意味著遊戲結束了。那個時候股市還在高漲,但股指期貨貼水股指2%,說明聰明資金開始在期貨市場做空來鎖定利潤, 這是個很重要的信號。


到今天為止,A股市場仍然在為那一輪泡沫買單,大量存量資金抱團優質資產,高市盈率股票去泡沫,低市盈率股票保持穩定。所以這幾年持有低市盈率、穩定分紅的股票(即現在白馬股、藍籌股),回報會遠高於持有高市盈率股票,本質原因就是市場還在去泡沫。


去泡沫過程中,老股民心態是越跌越買,衝著殼資源價值,等待下一次牛市一把賺回來。但是,14年之後A股市場遊戲規則發生了重大變化,

公司上市速度加快,退市案例增加,上市制度接近註冊制。


以前那種擊鼓傳花,炒殼資源的遊戲已經玩不下去,就連年輕人都不願意做新韭菜了。90後00後年輕人甚至都開始熱衷炒鞋,他們要在全新領域掀起資產泡沫,不再跟老股民在飽和的存量股市裡PK。年輕人要想活出未來,只有兩條路,在傳統領域裡有一個好爹,或者在全新領域裡完全創新。


對美國股災的思考


很多人從微觀、宏觀角度去解釋1929年美國股災,但從產業生命週期角度看,1929年股災是躲不過的一劫,它跟2000年互聯網泡沫及中國IT行業發展路徑極為相似(如下圖)。 在產業生命初期都要經歷一輪泡沫,之後泡沫出清,逐步形成龍頭和寡頭

,最後企業利潤增長放緩,股價進入成熟期末端的震盪。


付鵬:下個十年,如何配置全球資產?

而在泡沫破滅前後,發生的故事也大體相似。但凡泡沫期演講好、PPT做得好、拿到融資最多的公司,泡沫結束後都消失了。 02年互聯網泡沫期間最火的公司,不是現在的蘋果、谷歌、微軟,而是一個名叫Dot.com的公司。所以當年看到樂視的風光,我們很謹慎,就是因為看到了美國的影子。


付鵬:下個十年,如何配置全球資產?

付鵬:下個十年,如何配置全球資產?


對明年中國的經濟政策和A股前景怎麼看?


不要寄希望於中國未來會走老路,老路的政策空間已經沒有了,領導層的思路已經發生轉變,政策鬆緊與經濟走勢會高度配合。

“在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前提下完成結構性調整”,這一句話隱含了豐富的內涵,於是我們看到過去幾年經濟增速不斷下滑,但經濟沒有崩塌。


明後年經濟還可以往6%以下走,“當下經濟體量已經很大,我們不需要增長速度,我們需要增長質量”,領導這句話就意味著別再期待GDP會回到7%-8%。


現在中美之間的博弈就像獅子咬烏龜,我們是烏龜,我們缺乏進攻能力,但我們有很強的防禦韌性。領導常說我們要有制度自信,這種自信是西方社會學不來的,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比資本主義的制度優勢。現在老外遇到問題時都想學馬列主義,但這事兒西方體制幹不了,從最上面就決定它幹不了,我們是從最上面就決定了我們能這麼幹。


明年A股會不會有牛市?就看幾個邏輯成不成立。


第一, 是否有泡沫牛。14-15年槓桿牛市把一代人的財富洗完了,沒有新的增量資金進來,不再有新韭菜被收割,90後年輕人都炒幣炒鞋去了。


第二, 監管是否收緊。整個金融體系都在去槓桿,若不能加槓桿,牛市從何而來?不能加槓桿,估值泡沫也起不來。


第三, 整個市場利潤能否看到增長1-2倍的情況?個別企業可能有,但整體看不到。未來市場進入機構投資者時代,市場愈發成熟,賺錢的企業才會給市值。是否有牛市就看傳統板塊和創新板塊利潤能否起來?傳統板塊估值不可能從20被擴到40倍,就需要利潤增長1倍,股指才能從3000點漲到6000點。創新板塊裡,創業板中小板市盈率在30-40倍左右,難有大幅擴張空間,要麼利潤增長一倍,要麼利潤和估值各增長0.5倍。


所以,未來A股公司很可能美股化,出財報之後市場才會有劇烈反應。而且未來十年,江浙滬遊資時代將宣告結束,我們將進入真正意義上的機構博弈時代,機構力量的成熟,靠短打炒概念的玩法會越來越淡。所以未來十年,A股投資結構,市場結構,市場整體參與者結構將發生巨大變化,我們會真正的往成熟階段走。


在成熟階段上, A股會誕生一批像蘋果、谷歌、Facebook這樣的公司。至於是誰,得去問行業分析師。 普通投資者可以買入科技板塊ETF,抓住未來成熟化市場的紅利,而不再是投機性波動的收益,因為未來被動投資回報將戰勝主動投資,這是一個新的時代紅利。普通人要做的就是活著,現金為王,等待紅利時代來臨。


對黃金的看法


今年黃金上漲,按照普通分析師邏輯就是降息驅動,這對分析師來講是一個合格的邏輯。但對於一個掌舵人而言,我們不關心今天漲還是明天跌,我們關心的是這是短期行情還是中長期行情,後面空間還有多少?


在未來十年的資產配置中,我對美股是防禦性的,對A股採用成熟市場的方法(被動投資),但對黃金是超配超配黃金不僅是因為降息,更是因為美元信用體系可能會遭遇二次衝擊和重構。當前全球利率水平創新低(利率病),而美國政府債務攀升至歷史新高,數字貨幣狂熱,人民幣國際化等因素,都將衝擊著美元信用體系。


歷史上相似時期是1970年代。由於60年代美聯儲貨幣政策過於寬鬆,美國國際收支不斷惡化,最終導致美元難以與黃金維持固定比價。

1971年8月尼克松廢除美元與黃金掛鉤制度,宣告了美元信用體系的終結。當時比較戲劇性的一幕是,法國總統戴高樂在美元與黃金脫鉤後,迅速拋棄美元並兌換成黃金。之後黃金開啟長達9年的大牛市,從不到40美元上漲到最高900美元,漲幅超過20倍


所以,未來十年如果全球經濟、政治、貨幣體系出現重大變革,我期待黃金將出現類似於1970年代的出色表現。


付鵬:下個十年,如何配置全球資產?


付鵬的Q&A環節:


問/Q:未來二三十年中國在經濟科技領域會有怎樣的演變?


答/A:三十年時間太長,很多東西看不清楚,能看清未來十年就已經很不錯了。


未來十年中國需要做好以下幾件事:


1、處理好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和貧富差距過大的問題,中國不能只有長三角、珠三角地區,還有廣大中西部地區。過去三十多年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靠全球總需求擴張(主要是歐美市場需求),未來中美一旦脫鉤,中國經濟增長只能依賴內需

,靠一帶一路拉動總需求效果有限。只有解決貧富差距,才能挖掘中國龐大的內需消費潛力


2、解決好人口問題,債務、房地產、城鎮化過度發展,資產泡沫過大,會抑制人口的增長。現在年輕人都不去談戀愛了,天天喊著“遊戲真香”,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3、中國經濟未來會很像日本,長期泡在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的環境中,人口出生率也低,未來要做更多的技術儲備和鋪墊,要做好區域經濟的均衡,收入分配的均衡。後兩點西方國家體制是做不到的,而我們有制度性優勢。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