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汽東風商用車歷代明星產品,50年經歷了從模仿設計到自主研發

前言

重卡行業裡的東風,嚴格來說其重卡業務起步比較晚,到2006年伴隨著天龍系列的推出,才真正意義上邁進重卡行業,但是東風向來不缺寶座,曾經在中卡領域獨步天下,推出天龍後也能迅速佔領重卡市場,今天我們簡單梳理下東風的歷代商用車經典車型。

1952年,籌備"一汽"的方案剛剛敲定,毛澤東主席就做出了"中國這麼大,光一個一汽是不夠的,要建設第二汽車廠"的指示。這樣二汽開始了它的傳奇歷史,但是二汽剛開始的時候並不順利,經過很多次啟動,暫停和磕磕絆絆。

直到17年後, 1969年,成立"二汽"建設總指揮部,在武漢軍區的支持下,十萬建設大軍聚集十堰,"二汽"才真正啟動大規模建設。

二汽東風商用車歷代明星產品,50年經歷了從模仿設計到自主研發

沒有投產的20Y,仿造美國萬國

1965年開始,一機部在長春召開汽車工業技術政策和規劃會議,決定將長春汽車研究所劃歸二汽領導,開始了二汽第一輛卡車的征途。二汽"最初的設計和研發工作在江蘇南京展開,第一款名為20Y的2.0噸軍用平頭越野卡車於1967年春在南京試製成功。原型來自萬國S-162。50年代,美國International(萬國聯合收割機)公司推出列卡車,其中有部分車型也流入國內,這就是著名的S-162型卡車。


二汽東風商用車歷代明星產品,50年經歷了從模仿設計到自主研發

美國萬國 S-162 (1956年)

原型車生產後,二汽又根據這款車型開發出了多款衍生車型,但後來由於戰備升級,牽引重量提高,軍隊要求將這臺車的噸級提升至2.5噸,20Y全套圖紙給了廣東紅衛牌汽車,二汽並沒有投產。二汽也轉而按照部隊提出的更大噸位的要求,研發為25Y的新車。

二汽東風商用車歷代明星產品,50年經歷了從模仿設計到自主研發

軍用兩噸越野車20Y

二汽東風商用車歷代明星產品,50年經歷了從模仿設計到自主研發

20Y衍生車型

第一輛投產的車,25Y即EQ240

後來,二汽"採用"一汽"CA-30A動力總成與傳動(CA30型越野車是以吉斯157型為基礎設計的),生產的載荷2.5噸6輪驅動越野卡車的原型車(簡稱25Y),25Y為原型車,經過幾輪更改後定型為EQ240,並進入投產階段。

二汽東風商用車歷代明星產品,50年經歷了從模仿設計到自主研發

定型前的25Y

二汽東風商用車歷代明星產品,50年經歷了從模仿設計到自主研發

定型後的25Y

1970年10月1日,二汽將第一批拼湊起來的EQ240車型送到武漢參加建國21週年的紀念遊行,期間歷經幾次改型,終於在1975完成第一臺成品車,EQ240(載荷2.5噸級)型6輪驅動越野卡車的生產。"25Y"的下線意味著解放軍的輪式裝備有了更多一種選擇。

二汽東風商用車歷代明星產品,50年經歷了從模仿設計到自主研發

EQ240又稱25Y

從某種程度看,"二汽"的EQ240系列6輪越野卡車的出現,提升瞭解放軍執行作戰任務的效能、增加了打擊敵方目標的方式以及減少了後勤保障壓力。

第二代卡車,一汽大哥白送的EQ140

軍車為主要產品的二汽,隨著戰爭的結束,EQ240這些體積大、造價高的傢伙沒有了用武之地,二汽也因此陷入了窘境。

1978,一汽打造出了名為CA140的卡車,此時慷慨的將這款車轉讓給二汽,供他們進行研究生產。從理論上來說,CA140是EQ140的前身。1978年,5噸載貨車EQ140正式下線。

一汽的貢獻是巨大,這導致一汽在整個70,80年代都沒有推出新產品。當然二汽也沒有辜負老大哥的好心,在拿到技術後,先後對比了世界上主流的五噸級卡車,最後通過自己的改良和研究生產出了第一臺五噸級民用卡車——EQ140

二汽東風商用車歷代明星產品,50年經歷了從模仿設計到自主研發

二汽東風商用車歷代明星產品,50年經歷了從模仿設計到自主研發

1978年年底,二汽超過了國家原定2000輛的計劃,生產了5120輛汽車,第一次向國家上交利潤130多萬元。其中EQ140超產3120輛,闖過了"虧損關"。二汽卡車從此正式開啟了創造市場效益的帷幕。

當時出產的第一批EQ140車型搭載了一臺EQ6100系列發動機,功率135馬力,之後的幾代變化不大,發動機運轉時特有的"哨聲",遠比所謂直通排氣筒的跑車令人振奮,變速器為5檔設置有同步器,操作方便。

雖然二汽在80遇到了坎坷,但是EQ140無疑是成功的,它幫助二汽創造了上世紀80年代的輝煌,甚至給老大哥都造成了並不少的麻煩。

EQ140生產了很多年,經歷多次改版升級

1984年以後,新一代的東風EQ140開始新一輪改款,官方名稱140-1。變化最大的是駕駛室部分,俗稱"大玻璃東風"。

二汽東風商用車歷代明星產品,50年經歷了從模仿設計到自主研發

140-1

1990年,時隔6年,東風EQ140開始新一輪改款,外型上做了較大變動,官方名稱"140-2",俗稱東風新五噸,並於兩年後投產。

二汽東風商用車歷代明星產品,50年經歷了從模仿設計到自主研發

EQ140-2

1994年東風汽車公司對長頭車進行了最後一次改款。發動機罩更加平滑,保險槓,後尾燈與有雷同之處。不過這款車終究是被社會發展淘汰,並沒有量產。

二汽東風商用車歷代明星產品,50年經歷了從模仿設計到自主研發

EQ140-3

第三代卡車,八平柴EQ153,開啟平頭車

1983年,二汽開始組織考察團到美國、日本進行汽車生產線的實地考察,並最終選擇了引進日產公司的駕駛室、車架、車橋等總成技術,發動機則與美國公司合作,引入其產品。

1985年4月,EQ153第二階段工作全面展開。到1986年12月,EQ153設計定型,第二輪開發工作告一段落。1986年通過定型實驗,隨之而來的改進工作也開始進行。

二汽東風商用車歷代明星產品,50年經歷了從模仿設計到自主研發

經過幾年的研究與改進,一輛嶄新的8噸平頭柴油車於1990年緩緩駛下總裝線,這臺車被稱為EQ153型,也就是當時人們口中的"八平柴"。

二汽東風商用車歷代明星產品,50年經歷了從模仿設計到自主研發

第一批出產的EQ153造型簡潔美觀,寬大的車頭顯得沉穩而厚重,此時EQ153車型的內飾設計已經頗具現代氣息,整齊排列的按鍵、功能齊全的儀表以及手感更好的擋杆、方向盤均為這款車的內飾增色不少。"開上八平柴,財源滾滾來"是當時廣大車主真實心聲的寫照。

動力方面,這款EQ153搭載了一臺帶有渦輪增壓器的柴油發動機,這也使得這臺車非常適合在高原地區行駛,二汽也憑藉這個車型一舉拿下了西南、西北等高原地區的卡車市場。

二汽東風商用車歷代明星產品,50年經歷了從模仿設計到自主研發

1991年4月9日,第100萬輛東風車下線。

1992年9月1日,第二汽車製造廠正式更名為"東風汽車公司",東風汽車工業聯營公司更名為"東風汽車集團"。與此同時,新成立的東風汽車公司確立了以公司化管理體制步入市場經濟的基本方針。

第三代車,天錦和天龍,完善中卡和重卡型譜

2006年,東風在日產柴、雷諾以及康明斯等的支持下推出一代經典——東風天龍(D310)。在這個時候以及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由於引進的dci11尚未成氣候,東風天龍還是以選用玉柴和東風康明斯為主。

東風天龍D310是東風負責工藝和日產柴負責產品設計,日產柴的駕駛室選裝康明斯、雷諾發動機,變速箱則是法士特還有采埃孚手動16檔箱。這個配置在當時絕對的高端,為東風后續市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東風天龍的開發標誌著東風商用車全面完成從中型向重型的結構調整,突顯東風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

二汽東風商用車歷代明星產品,50年經歷了從模仿設計到自主研發

2005年3月,啟動了D530項目,開發東風天錦新一代中卡,東風天錦的開發標誌著東風商用車全面完成了中型載貨車的升級換代,進一步鞏固了東風在中型卡車領先的市場地位。

第五代車天龍KL/天錦KR

東風在天龍KL、天錦KR精雕細琢,搭載東風雷諾和東風康明斯發動機,雖然很多東西不是新設計,在細節上做足了功夫,舒適性方面值得其他重卡主機廠借鑑。源於日本技術東風中卡在專用車領域的霸主地位也讓其他主機廠羨慕嫉妒恨。2012年,日產柴將其東風的股份轉讓給沃爾沃,於是東風和沃爾沃在日產柴產品平臺上展開合作。在2016年以前,東風一直坐著重卡霸主的地位,一汽老大哥發力以後在老二的位置上委屈了好幾年


二汽東風商用車歷代明星產品,50年經歷了從模仿設計到自主研發

東風天龍KL

二汽東風商用車歷代明星產品,50年經歷了從模仿設計到自主研發

東風天錦KR

後記

東風的發展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歷經坎坷磨難。從榔頭、錘子這些初級工具開始敲打製造第一款東風卡車開始,到現在蛻變為家喻戶曉的車企之一,這中間飽含著先輩的汗水與辛酸。東風重卡不僅有許多日本技術,還融合了歐洲沃爾沃部分技術,發展了康明斯發動機。

東風重卡從模仿設計到自主研發,從企業危機到獲利破局,這是一段不應該被遺忘的奮鬥史


文中內容大部分參考網絡,如有錯誤歡迎指正,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