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莞買二手房,賺大錢的,就這麼一小撮人

新房把人嚇得瑟瑟發抖,二手房又讓人愁禿了頭是吧?

同樣大可不必。

新房與二手房最大的差別在於:新房房價由市場控制,並不受房企、個人強行控制;而買二手房,你的對手只有一個賣家與少數同樣想買的競爭對手。

新房看市場,二手房主要靠個人博弈。

這也就是為什麼二手市場,只要你耐得住性子,永遠能淘到好房的原因,找到那個比你心急的賣家,你就成功了一半。

在東莞買二手房,賺大錢的,就這麼一小撮人


| 美麗的東莞,無數人想要在此安家

也就是說,購買二手房的邏輯,要換一下。新房主要看樓盤,二手房主要看人,也就是業主。只要業主誠心賣,買家的騰挪空間會更大。

因此,看完房子,如果真的喜歡,可以多問幾句:業主誠心賣嗎?好打交道嗎?畢竟這是隻涉及到兩個人的交易,雙方的態度,是談交易的首要條件。

最後說明一下,那些所謂的什麼一夜掛牌價暴漲xx萬的情況,不必跟著起鬨,一來業主可能根本不想賣;二來可能是業主的策略,認真你就輸了;三是掛牌價和成交價根本不是一回事。

一句話:不起鬨,保平安。

基本上,二手房市場由於主動權在業主,所以很看賽道。找準自己的賽道,就事半功倍了。

������回看昨天新房的樓市真相:拿好!這是房姐要告訴你的樓市真相

剛需賽道:首付50萬是命門,耐心慢慢挑

當大家都被城區幾個標杆盤嚇得驚魂失色的時候,真剛需,在城區苦苦掙扎。

呼聲最高,關注度最廣的西平、CBD、萬江等片區,准入門檻已破80萬,把真剛需結結實實擋在了門外,再一看,連蛤地都快趕不上了。

其實大部分的城區剛需,尋覓的區域並不是西平與CBD,而是在關注度並不高的地方。

回看鏈家近三年的二手成交數據,由於均價上漲,市區二手房成交的主流面積在縮水,主流的總價也在200萬以內。

在東莞買二手房,賺大錢的,就這麼一小撮人


| 樂有家數據,2019年成交的60-90平戶型更多

������均價16659元/平!東莞年度二手榜出爐,最受歡迎的小區,是這些……

以南城為例,兩房的成交套數已經超過了三房。兩房總價多為150-200萬,面積在60-90平的戶型最受歡迎,石竹新花園、光大景湖灣畔、百悅尚城、御花苑、江南世家等,是剛需首選。

在東莞買二手房,賺大錢的,就這麼一小撮人


再不濟,那些在新房市場已經消失的50-60平的小戶型,只要小區足夠優質,同樣受到熱捧。擠一擠沒關係,先上車再說。

對比天天盯著萬科金域華府的那一批人,擺在這批真剛需面前的只有兩條路:第一,留在城區,接受破老小;第二,走向鎮區。

回過頭來看2019的成交榜單,也就明白了大家的選擇。

������全市均價20139元/平!2019樓市年度大戰,東莞賣了4.9萬套房!

在東莞買二手房,賺大錢的,就這麼一小撮人


網紅盤萬科第五城、海逸豪庭、卓越彌頓道、碧桂園銅雀臺等,位置都在城區周邊,均價控制在價格在1.7萬/平,100平左右的小三房,首付40-50萬可上車。

三房、首付不超50萬,半小時到市區,這,才是真剛需的命門。無論是在新房領域還是在二手房領域,同樣適用。

而這部分人群,其實才是城區二手剛需的主要部分。可惜,他們的聲音,常常被網紅盤掛牌價又暴漲的呼聲掩蓋。

此處劃重點:如果真的不會挑,看看2019年二手房和新房成交的TOP10榜,基本可避免踩大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能通過大多數人的考驗的樓盤,不會太差。

換房族:放下執念,可收穫未來

而城區二手房最大的購房群體,其實是換房族。他們同時還是想改善自己居住環境的區域堅定者。

所謂堅定的區域客戶,就是死守腳下一方水土的那一群人。在南城呆久了不願意去厚街,住慣了東城就溜達不到寮步。

這個群體的常規操作是:高掛牌價+惜售。

自家房源在核心區,如果掛牌,對標的必然是同片區的新房。有了萬科金域華府,還要盯著華潤萬象府。內心的潛臺詞是:要我出手,要麼下家出到一個非常好的價格,要麼看到一套我特別中意的房子。

這種看似兩全其美的模式,其實很容易陷入一個循環:什麼才是好的價格,什麼才是滿意的房子?騎驢找馬的模式,很容易使得他們在賣房的時候對客戶缺乏誠意,在看房的時候對房東缺乏真誠。

另外,先買後賣,購房時等同二套房,首付成本大幅提高,所以他們更願意先賣後買,這導致他們更加惜售,心理價位更高。

這就是為什麼大家在城區,看到掛牌價總含有水分,約見業主,業主又各種扭捏的原因。賣,還是不賣,該賣多少錢,換房還是不換房,這是換房族的終極問題。

就這樣,虛晃一槍,這個群體給二手市場留下的,是看起來比較沒有誠意的掛牌價,和舉棋不定的賣房態度。

緊緊盯著掛牌價的人群,時不時刷新下價格,便難過得抱頭痛哭。記得問問自己,有沒有哭錯賽道。

嗯,還是昨天那句話,放下執念吧,這樣買賣雙方都不會那麼難。

贏家:嗯,這是一條土豪賽道

真正賺錢的大贏家是真實存在的,但僅存在於少數區域。

就說你們最愛聊的西平。

這片沃土,埋伏著不少早期深圳投資客,他們在默默的在拋售,把資金抽回給深圳主場。

掛牌價漲不漲100萬他們不在乎,他們在乎的是如今深圳的新房供給量非常緊張,而信貸環境偏寬鬆,行情一片大好。

深圳賣家目前也很有誠意,畢竟入手夠早,獲利已經很豐厚,買賣雙方都果斷。不僅西平,松山湖、鳳崗、塘廈,都存在這樣的人群。

如果不抽回深圳,他們也將是下一輪城區優質物業的有力爭奪者,城區的價格,基本要依靠這部分人群的實力來決定。

當然,他們通常不止一套房源在手。

手中的房源夠多,方便騰挪,操作方式,也便不一樣了。

他們因此成為東莞城區主場裡,出手最果斷的人——手中持有2-3套物業,默默優化配置自己的物業,二手房對於他們來說,帶有明顯的金融屬性。

追漲嗎?並不是。如今的東莞,核心區已很明朗。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代,實業、股市、後市都不明朗,擁有優質物業,是對風險最好的對沖。

房姐有話說:

最後來看看,3月的二手市場,真的火到一塌糊塗了嗎?

據樂有家數據,2月因疫情影響忽略不計,對比1月,東莞3月份的新增房源量上漲了兩倍,帶看量僅上漲了16.7%,同時成交量僅增加185套。

這說明:

市場上目前有大量新增房源放出,買家可供挑選的範圍增加,但成交量還未見顯著提高。

至於那些非要跟市場按下暫停鍵的2月對比,然後說成交量暴漲幾百倍的言論,參考意義不大。

在東莞買二手房,賺大錢的,就這麼一小撮人


疫情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如今不少人面臨困難,其中會有人需要賣房解困。

這就意味著,如今的二手市場,交易並不會那麼難談。

那些動不動就把掛牌價調高了100多萬的,又是腫麼肥事?就讓他們掛著吧。不管掛不掛,可能都不是真剛需原本要下手的盤不是嗎?

如今的市場確實是活躍的,走進中介門店看看吧,買二手房需要體力,結結實實跑下來,心中自然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