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一起飛過,我眼中的“傾城之戀”

《 傾城之戀》這本書是張愛玲於1943年所著。提到張愛玲的書,不得不介紹一下張愛玲本人。因為她的很多小說都有那個時代的年代感。不瞭解作者和其背景,也難理解透小說中的內容。

帶你一起飛過,我眼中的“傾城之戀”

帶你一起飛過,我眼中的“傾城之戀”


張愛玲出生於19世紀20年代,是中國現代女作家。

出生在上海公總租界西區一棟沒落貴族府邸。

父親張廷重是個典型的少爺,母親黃安逸梵是新式女性。七歲時寫第一篇小說《快樂村》

1939年,張愛玲考取倫敦大學,卻因為戰事激烈無法入學,改入香港大學文學系。

不久,在《西風》月刊上發表她的處女作《天才夢》

1942年,因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大學停辦,張愛玲未能畢業。

隨後與好友返回上海,報考上海聖約翰大學,卻因“國文不及格”而未被錄取。

於是,開始為《泰晤士報》和《20世紀》等英文雜誌撰稿。 1943年著《傾城之戀》

帶你一起飛過,我眼中的“傾城之戀”

帶你一起飛過,我眼中的“傾城之戀”


小說中的女主角白流蘇是個離了婚,靠沒落的孃家將養的大家閨秀。

離婚以後在孃家生活,哥哥花光了流蘇的錢,嫂子嫌棄流蘇的離婚身份,母親也對流蘇

的在家中的委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帶你一起飛過,我眼中的“傾城之戀”

前夫的去世,徐太太的到來,把流蘇的這種生活推上了一個高峰。

雖然她無數次面對這樣的無奈,這一次哥哥嫂子以及母親的態度,還是深深的把她傷了一回。

她的心是想離開的,可是離開了她又能去哪?鏡子中的自己雖然依然年輕,年齡卻是擺在那裡的。

如果不是徐太太給流蘇介紹的帶著五個孩子,等著續絃的姜先生也沒了指望,流蘇恐怕也會抓住這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範柳原。

她知道七姑娘的怨恨,還有白家大院其他人的不齒。不過這是她最後的希望了,她一定不會放棄。抱著這樣的心態,流蘇義無反顧的跟著徐太太到了香港。

帶你一起飛過,我眼中的“傾城之戀”


正如流蘇所想,範柳原就在那裡。舞會那天她就知道,他放不下她了。所以藉由徐太太的口把她帶來香港。

流蘇以為範柳原會一開始就對流蘇激情四射,然後就她拋棄。在流蘇眼中範柳原本就是這樣的浪蕩公子。

時間過去一個多月了,他們也只是牽手。直到印度公主吃醋事件以後,她才認識到範柳原是愛她的。

那她又何嘗不是呢?但是她敢於承認嗎?她是不敢的,因為那樣花心的人,也許這份愛也只有百分之一的重量。

帶你一起飛過,我眼中的“傾城之戀”

徐太太找到了房子,流蘇再也沒有理由留在這裡。事情由此發生了一個小高潮。流蘇不得不在去留問題上進行掙扎。最後,傳統女性的矜持佔了上峰,流蘇跟範柳原說要回上海。

流蘇的心理是希望範柳原留她在香港的,但是範柳原並沒有這麼做。

流蘇一個人回到上海,繼續著她委屈求全、寄人籬下的生活。

白家的人自然是不會給流蘇好臉色看的。認為流蘇被範柳原拋棄是應該的,也是活該的。

帶你一起飛過,我眼中的“傾城之戀”


直到範柳原電報的到來,才又一次轉變了白家人的態度。

收到電報以後,流蘇一直擔著的心終於落下了,她知道這是她最後一次機會。所以她又一次義無反顧的來到了香港。

這一次,就算只讓她當個情人她也願意,因為這個男人牽動了她的心,她無法不在乎更無法拒絕。

這一次範柳原沒有像以往一樣,而是徹底地把自己對流蘇的激情釋放出來了。他們同住了一個房間。

不管前方是否是泥潭,為著這個男人給她的美好,她都要一腳踩下去。

一個星期的時間馬上就到了。範柳原對流蘇說要去英國,流蘇希望柳原可以帶著她,柳原卻告訴她,那是不可能的。

帶你一起飛過,我眼中的“傾城之戀”

帶你一起飛過,我眼中的“傾城之戀”

於是流蘇就有了一間範柳原為她租的房子,還有了一個流蘇自認為的身份,範柳原的情人。

流蘇心理覺得這輩子就這樣了,這也就是她的命了。

帶你一起飛過,我眼中的“傾城之戀”

範柳原走後的日子對流蘇來說是難熬的,但同時有了一個不用看任何人臉色的家也是讓流蘇內心興奮的。日子倒過得安逸滋潤。

帶你一起飛過,我眼中的“傾城之戀”

在這個動盪的年代,以為人心是最不可測的,卻沒想到原來比人心更可怕的是戰爭。

一個接著一個炮彈的轟炸,讓流蘇心理所有繁雜的想法都消失了,她的世界只有溫飽和範柳原。

帶你一起飛過,我眼中的“傾城之戀”

流蘇再次見到前來接自己的範柳原,

流蘇對一切都釋懷了。她的世界只有他,他的世界也只有她。

這樣的心境不止是流蘇自己的,也是範柳原的。當一切都恢復到最簡單的心理模式的時候,一切就真的變得簡單了。

帶你一起飛過,我眼中的“傾城之戀”

他們一起洗衣、做飯、做著平常夫妻的所有事情,柳原自然而然的就給了流蘇

一個名分。

流蘇對於範柳原的所有矛盾心理、所有掙扎、所有的不信任,都來自於她認為範柳原不會給她一個名分。

帶你一起飛過,我眼中的“傾城之戀”

沒想到這一切卻是這樣輕而易舉的得到了,所要感謝的卻是這場戰爭和犧牲的這座城。

一座城換取一份愛情是太過奢侈。但是沒有這場戰爭中的真摯情感,人們又可以為了什麼繼續生活下去呢?

帶你一起飛過,我眼中的“傾城之戀”

張愛玲的這篇小說我特別喜歡。它把每個人物的心理狀態描繪的淋漓盡致,明明是一張紙的距離,卻活脫脫帶著讀者走入了一個時代,一段傾城之戀中。

傾城之戀的愛情故事讓我們感動,在戰火連綿的時代,也會出現這樣真摯的愛情是讓人們嚮往的,如果親愛的你現在正好想讀一本書的時候,你可以試著讀一下這部《傾城之戀》。歡迎讀過以後跟小編一起討論白流蘇的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