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明珠的世路荣枯

1688年的一天,京师忽降大雾,纳兰明珠身陷囹圄。以贪污之由遭罢黜,又是康熙钦旨,在劫难逃?

铁窗外望去,日头在云雾中影影绰绰。恍惚间,他觉得这云雾仿佛起了20多年。

纳兰明珠的世路荣枯

26年前,他从康熙跟前的一名普通侍卫起家。26年中,内务总管、刑部尚书、大学士、太子太师,一路经营,腾云驾雾,位极人臣!

1673年,驻守云南的吴三桂为首,率广东和福建假意请求撤三藩,试探康熙心意。

“撤藩可能反,不撤也会反,索性先发制人!”在多数大臣沉默不语的情况下,纳兰明珠坚定主张和康熙共识一致,撤藩、平定后,成为康熙信任的重臣。

纳兰明珠的世路荣枯

仕途大好,同时子女教育的成果也让他深感欣慰,尤其是长子纳兰性德,写得一手好词。

1682年,纳兰性德随康熙出关东巡,风雪苦寒、倍念亲人,《长相思.山一程》率性而作,甚是惊艳!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还有在木兰花里所作那句,更是传诵300多年,感人至深: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明珠的世路荣枯

1683年清廷出兵台湾,纳兰明珠认为总督和巡抚共同领兵不利于指挥,战斗力将受到掣肘。康熙听从他的建议,派施琅独自带兵,台湾果然顺利收复。

1685年,长子纳兰性德英年早逝,丧子之痛明珠虽渐渐走出,可庙堂之上也开始失势。

大雾慢慢散去,他平静自若,思绪回到眼前。目前在朝中,他与索额图分庭抗礼、相互制约,善平衡术的康熙怎么可能让一家独大呢?

因为康熙不愿牵连明珠一党的其他人,保留足够的势力牵制索额图一派,所以才定罪贪污、处理明珠一人。

纳兰明珠的世路荣枯

此时他似乎拨云见日,于是私下安排人放出风声,“纳兰明珠意图谋反!”索额图一干人如获珍宝,纷纷以此罪名弹劾纳兰明珠。

明珠当然不会有谋反的实证,责明党一众并不是康熙所愿。事已至此,康熙知道已无可为,只得把纳兰明珠重重拿起,轻轻放下。

带明珠西征、官复原职,此后再不重用,明珠全身而退!

后来,当和珅把曹雪芹《红楼梦》呈上,乾隆读完后,随即说:“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

纳兰明珠的世路荣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