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最常見的“飲食誤區”, 你中了幾個?

誤區1:海鮮不能和水果一起吃


5個最常見的“飲食誤區”, 你中了幾個?

吃螃蟹(或其他海鮮)後吃柿子(或其他水果)會中毒,在很多媒體上也經常看到類似說法,理由是螃蟹(或其他海鮮)中含五價砷,遇見西紅柿(或其他水果)中的大量維生素C,就會被還原成三價砷,五價砷無毒,而三價砷有劇毒。這聽起來很有理,但這個反應進行是需要一定條件的,人的胃腸道並不太適合這個反應進行。

更重要的是任何一個有毒有害物質必須達到一定劑量才會有中毒反應,離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可有人會說,我每次一起吃了確實會腹痛、腹瀉呀,這很可能只是你對海鮮過敏的原因,或者你吃多了!

誤區2:紅棗、紅糖最補血

5個最常見的“飲食誤區”, 你中了幾個?

我們現在所說的貧血大部分是缺鐵性貧血,這是一個大前提。紅棗(尤其幹棗)含鐵量尚可,但吸收利用率太低,因為它所含的是非血紅素鐵(主要存在於植物性食物),非血紅素鐵是以三價鐵形式存在的,其必須被還原為二價鐵才能被吸收,而且容易受很多幹擾因素的影響。

紅糖(每百克含2.2毫克鐵)也是含鐵量和吸收利用率均不高。所以,想用紅棗、紅糖來防治貧血都不靠譜。

貧血更建議服用正規補鐵的藥,在這個基礎上用食物來調節。

誤區3:喝骨頭湯很補鈣


5個最常見的“飲食誤區”, 你中了幾個?

動物體內的鈣99%都存在於骨骼中,看來骨頭湯肯定是補鈣的良方呀。

且慢!要知道骨頭含鈣多並不等同於骨頭湯含鈣多呀,因為我們往往只喝湯,不啃骨頭的。其實骨頭裡的鈣是以磷酸鹽形式存在的,非常難溶於水,一般家庭的烹飪方式,哪怕多加點醋對鈣質的溶出幫助也是微乎其微的。

那到底如何補鈣呢?補鈣要先以增加食物鈣攝入為主,鈣的食物最佳來源是奶類及其製品、大豆及其製品、綠葉菜,不足部分再考慮服用鈣補充劑,這樣最安全也最有效。另外單補鈣是不行的,還要注意補充VD(每天曬20分鐘太陽/VD補充劑),並進行適量的運動,尤其是負重運動。此外,戒菸限酒和限鹽也都對骨質疏鬆預防有積極作用。

誤區4:豆漿不能和雞蛋一起吃


5個最常見的“飲食誤區”, 你中了幾個?

實際上,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經煮沸加熱8分鐘可被破壞85%以上,其中雖然尚含少量熱穩定蛋白酶抑制劑,但活性較低,不足以干擾到雞蛋蛋白質的消化吸收。更何況豆漿中本身就含有大量蛋白質(和牛奶含量相當),影響也是先影響到自己,還輪不到雞蛋。

另外,豆漿和雞蛋不僅可以同吃,還是很好的搭配,因為雞蛋中的蛋氨酸和大豆中的賴氨酸可以蛋白質互補,提高兩者蛋白質的利用率.

誤區5:菠菜豆腐不能一起吃


5個最常見的“飲食誤區”, 你中了幾個?

事實上,菠菜中富含的鉀和鎂還能改善機體鈣的利用,菠菜豆腐不僅可以一起吃,而且可以算是黃金搭檔,不要忘了,菠菜先焯一下(約1分鐘)再入鍋,這樣可以減少鈣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