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對“金融政策支持”呼聲最高

中小企業:對“金融政策支持”呼聲最高

調研報告

中小企业:对“金融政策支持”呼声最高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給不少中小企業的經營帶來了衝擊。中國社科院近期的一項調研數據表明,受疫情影響,31%的企業估計2020年營業收入下降幅度超過50%。這其中的社會企業大部分處於初創期,規模相對小,在疫情的衝擊下,生存狀況如何?如何能夠從“危”中尋找“機會”存活下來發展下去?

社會企業

旨在解決社會問題、增進公眾福利,而非追求自身利潤最大化的企業。投資者擁有企業所有權,企業採用商業模式進行運作並獲取資源,投資者在收回投資之後也不再參與分紅,盈餘再投資於企業或社區發展。

中小企业:对“金融政策支持”呼声最高

4月9日,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展中國”)攜手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以下簡稱“社企論壇”)發佈了《2020年初中國社會企業生存狀況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調研於2020年2月26日發起,截止3月9日結束,共回收有效問卷112份,調研對象包括社會企業與非營利組織。

《報告》呈現了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社會企業面臨的實際困難和迫切需求,並針對短期內社會企業可以做出的應對策略,行業平臺可以為之提供的服務,以及社會企業急需的政策支持等進行梳理,為社會企業及其從業者提供了專業的分析報告和策略方案。

超65%的社會企業面臨經營困境

在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榮譽理事、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看來,社會企業是以創造人類美好生活為使命的商業。面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國中小企業有多少能活下去,是關係現在和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和穩定頭等大事。

從112家受訪企業的規模上看,44.44%的認證社企員工人數在10到50人,47.17%的非認證社企少於10人,73.91 %非營利組織的員工人數少於10人。規模有限是社會企業的常態。

《報告》顯示,在疫情的衝擊下,超過65%的社會企業認為影響較大。其中,34.82%的社會企業勉強維持,19.64%經營暫停,而12.5%的社會企業則面臨倒閉危機。社會企業經營困境主要來自市場營銷的影響,其次是人力資源、生產製造、財務管理和行政保障等方面。

中小企业:对“金融政策支持”呼声最高

調研收取的數據樣本主要集中在“教育、培訓及就業”,“醫療、養老及大健康”和“環境、能源及可持續發展”三大領域。其中“教育、培訓及就業”領域的社會企業佔比42.25%,受大環境影響,客戶流失現象嚴重,目前急需突破傳統營銷模式,拓展線上營銷渠道。此外,社會企業也將面臨流動資金、人力成本、租房成本等挑戰,近五成的社會企業現有資金僅能維持在三個月以內。

中小企业:对“金融政策支持”呼声最高

任曉媛是非營利組織MyH2O吾水信息平臺的創始人,該組織致力於幫助農村地區百姓持續喝上安全水。她告訴《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一季度,通過“騰訊公益”平臺,她們依然獲得了可觀的個人捐贈。但在大額捐贈方面,由於大部分資助方目前都在抗疫一線,原先計劃好的拜訪和溝通也都推遲了,未來的項目資金仍有些許不確定性。

“我們也希望能夠與更多關注飲用水安全問題、願意推進企業社會責任的金融機構合作。” 任曉媛說。MyH2O在過去的第一季度中開發了新的課程、調研模塊等等,團隊期待與一線抗疫團隊合作,為社區提供相關衛生課程。

社會企業對“金融政策支持”呼聲最高

《報告》深入調查了社會企業對政策、行業平臺和線上培訓三個方面具體需求,其中“金融政策支持”、“政府、大企業資源對接支持”和“銷售管理培訓支持”需求最為強烈。

政策支持需求中,社會企業對金融政策、援企穩崗政策、緩繳社會保險費和房租減免支持四方面需求較高,其中“金融政策支持”呼聲最高,特別是認證社會企業,對政策支持寄予了更高的期待,希望能獲得租金、稅費延期減免。在行業平臺提供支持方面,超過78.58%的社會企業最想獲得“政府、大企業資源對接”,其次是“媒體採訪、宣傳報道”。

中小企业:对“金融政策支持”呼声最高

《報告》認為,社會企業的發展不僅有助於擴大社會就業、減少貧困,還是改善社會公共服務、改善社會環境、建設和諧社會和全面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的動力。建議社會各界加大對社會企業的支持和幫助,尤其是獲得政策、金融機構、投資者的支持。

實際上,在問卷發放期間,金融監管機構已相繼出臺幫助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能夠惠及社會企業。這些舉措包括,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貼息、加大對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持;政策性銀行增加專項信貸額度,以優惠利率向民營、中小微企業發放;鼓勵金融機構對暫時困難的中小微企業給予臨時性延期償還安排,並免收罰息;優化融資服務、建立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等。

提升經營質效,社會企業更好服務社會

“活下去”成為許多社會企業家心中的吶喊和行動。

《報告》顯示,社會企業一方面積極開展自救,採取了包括開源節流、調整產品服務、開發線上服務解決方案和啟用線上協同工作解決方案等措施;

另一方面也充分參與到抗疫之中,不僅為疫情嚴重的地區捐款、籌集物資、為公眾普及新冠病毒相關知識,也充分發揮各自業務優勢,幫助解決疫情期間所顯現的“特別時期社會問題”。

比如,綠之盟媽媽家低價為社區居民提供生鮮產品和消毒產品;成都饞愛善食免費為社區空巢老人和居家隔離人員送餐;北京綠環智慧生態公司利用科技創新加強垃圾站點維護和廢棄口罩的收集;佑新公司為重疫區特殊患者提供低價特效藥;益寶計劃為抗疫公益行動者免費提供保險保障等等。

突如其來的社會危機事件,雖然帶來了危機,同時也提供了機遇。面對疫情帶來的巨大的、複雜的、多面向的社會需求,社會企業可以抓住機會發揮自身的優勢和能力來解決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

對此,《報告》建議社會企業家要積極認知和麵對危機,堅守社會使命,彰顯社會企業家精神;要學會在“危”中探索並抓住“機”遇,針對疫情危機中產生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及時快速地提供解決方案;還要發揮好社會企業的創新性能力,把握線下到線上戰略轉型時機,開發線上服務解決方案。

“作為機構的品牌項目,吾水計劃將優秀的大學生志願者們送到鄉村進行實地調研。由於疫情的不確定性,目前不知道這些項目是否能繼續展開。目前,平臺將眼下大部分的精力迴歸到機構使命本身,腳踏實地地關注水和村民。我們會花更多時間進行研究探索,做內部沉澱。”任曉媛說。

文中圖表來自《報告》

實習記者 許予朋

你“在看”我嗎?

中小企业:对“金融政策支持”呼声最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