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手術可以治療精神病,發明人獲得了諾貝爾獎,患者卻失去能力

人的大腦每個半球被分為四個葉,最大的一個叫做額葉,占人類大腦半球的1/3,負責人的思維、演算,與個體的需求和情感相關,使活動服從於堅定意圖和動機,是人體最高級的控制系統。

1949年有一項與額葉有關的大腦手術的創始人憑藉這個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但那卻是可怕而殘忍的額葉切除手術。

這種手術可以治療精神病,發明人獲得了諾貝爾獎,患者卻失去能力

十九世紀中期,受到一位歐洲最早做與額葉可以移出大腦的手術神經外科醫生的影響,莫尼斯和他的搭檔收到了啟發,他們在狗和猩猩身上做了很多次試驗後,發現額葉與人的性情、性格關係密切,並相信這種額葉切除的方法可以使當時尚未有任何能治療精神分裂病患者擺脫情緒困擾,切除額葉之後的動物都會變得的安靜,所以額葉也被視作“理性之所在”。

這項手術推出後他們開始在患者身上做實驗,第一位手術對象是一個有精神疾病的女人,他們在患者頭顱上鑽了兩個洞,並向她的額葉皮質泵入酒精,或者用空心針頭將額葉的幾個區域掏空,這樣的方法是通過吸走大腦的一部分東西來達到切斷神經連結的目的。

莫尼斯聲稱手術後的患者明顯變得沉默多了,行動也變得溫順起來,但切除額葉以後的患者會失去很多人體功能,性格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此時的病人可能再也不是原來的那個人了。

這種手術可以治療精神病,發明人獲得了諾貝爾獎,患者卻失去能力

後來一位叫沃爾特的美國醫生對這種手術進行了一些改進,併發明瞭“冰錐療法。

在手術時,醫生會採用局部麻醉,儘量讓病人保持一定程度上的清醒狀態,因為在手術中醫生會告訴病人所要進行的每一個操作步驟,如果病人因為麻醉的藥量過大而昏迷過去,醫生有時會用點擊讓病人醒來。

手術過程中,醫生會在位於病人眼皮底下正對眼眶的骨頭上打入一枚約18釐米的鋼錐,再用小錘輕輕敲打鋼錐的底部,讓鋼錐快速而又波及範圍較小的情況下穿透骨骼和鼻樑骨進入大腦。

鋼錐的尖端距離大腦額葉大約還剩5釐米位置的時候,醫生會開始旋轉已經插入病人頭內的鋼錐,在看不見的情況下試圖切斷前額葉皮層和大腦其他部分之間有著連接作用的腦白質,這種手術不需要很嚴格的消毒過程,大部分情況下只需要用一些平時制服狂躁的危險病人的束縛工具,就可以當作一個臨時的手術檯。

因為這種手術方式具有一定的方便性,在發明之初就大受歡迎,並且開始成為治療精神病患者的主流方式。

這種手術可以治療精神病,發明人獲得了諾貝爾獎,患者卻失去能力

正因為沒有嚴格的消毒過程和標準的操作流程,憑著感覺來做手術的,所以醫生並不能保證手術位置的完全正確性和手術中是否對大腦其他部分有損傷,有一部分的病人可能就死在了手術臺上。

美國最早接受額葉切除手術的一位名叫羅斯的人,在手術之後喪失了所有的基本功能,終身生活不能自理。

而其他接受此項手術的病人在後期觀察中發現他們也都有著自己的後遺症,表現出來的症狀千奇百怪各不相同,有的人出現了肢體上不同程度的殘疾,有的病人在手術之後變得更加狂躁和喜怒無常,而終於“安靜”下來的病人卻患上了抑鬱症,最多的情況便是病人變得如同行屍走肉一般,性格孤僻,反應遲鈍,神情呆滯,對於外界的一切表現得非常麻木,任憑外界的人對其隨意擺佈,都沒有反抗的行為。這樣的人像是丟失了生活下去的意義,一些難以忍受自身後遺症的病人紛紛選擇了自殺來結束痛苦的生活。

這種手術可以治療精神病,發明人獲得了諾貝爾獎,患者卻失去能力

後來一部叫做《飛越瘋人院》小說的問世,使得美國和歐洲掀起了一系列的反對隨意使用電擊方式來虐待精神病人的運動,使得眾多國家通過了限制精神病院權力的法律條文,精神病患者的生存狀況才得到了改善,也減少了死亡率。而這項手術的創始人莫尼斯也在獲得諾貝爾獎的同年被自己的一名患者連開了四槍,雖然沒有擊中要害部分,但接下來的日子只能在輪椅上度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