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金陵圖鑑

唐詩金陵圖鑑

-

前幾日,讀蔣勳老師的書,極喜歡他對大唐的比喻——花期。

-

縱觀這個中國古代史上的巔峰時代,無論經濟文化、才子佳人,都迎來了百花齊放的盛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朵芬芳,當屬唐詩。

-

唐詩金陵圖鑑

-

王維、李白、杜甫、白居易……偉大的詩人們逐一登場;長安、洛陽、揚州、錦城、玉門關……每一寸華夏土地在筆墨間熠熠生輝。

-

從前只是讀,如今漸漸懂得了品,我才恍然發現一個細節——南京是唐詩描摹最多的城。

-

唐詩金陵圖鑑

-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走過烽火連天,淌過金戈鐵馬,一座城因歷史薰染而偉大。

-

很慶幸,我自出生便生活在南京,愛極了“烏衣巷口夕陽斜”的日落黃昏,也迷戀“無情最是臺城柳”的煙雨濛濛。

-

唐詩金陵圖鑑

-

金陵的美有千萬種,寫詩的人不計其數,唯有唐詩能以包羅萬象之胸懷,容納這座文明古城最多元的色彩。

-


唐詩金陵圖鑑

-

讀唐詩,我總愛從李太白讀起。鼎鼎大名的詩仙一生為南京寫下的作品至少有七十多篇。

-

民間酒館,他寫得;巍巍鐘山,他寫得;兒女情長,他寫來更有一番情趣。倘若沒有膾炙人口的《長幹行》,中國人就要失去兩個無比曼妙的成語——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

唐詩金陵圖鑑

-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

-

詩裡的故事發生在長幹裡,今位於秦淮河以南至雨花臺以北的地段,早在春秋戰國,便是人口高度密集區和商貿交易區。

-

來來往往,聚散匆匆,有人擦肩,有人相識,古往今來不變的,是人們追尋愛情的赤誠。

-

唐詩金陵圖鑑

-

可以想象,兩個從小為鄰的玩伴,一個劉海剛遮住額頭,在門前折花;一個騎著竹馬前來。繞著井欄,他們嬉戲玩鬧,親密無間。

-

是年,少女年方十四,二人結為夫婦。初進夫家的女子靦腆嬌羞,被夫君逗趣,也不好意思抬頭。漸漸地,習慣了婚姻生活的女子放下矜持,默默期許與心上人永不分離。

-

唐詩金陵圖鑑

-

然而,這般樸素的願望終未如願。從商的丈夫出門遠行,隻身前往瞿塘峽口。

-

分別那日,十六歲的少婦依依不捨,目送愛人的背影消失在遠方。這一走,歲月彷彿將她的人生軌跡就此停止,餘生只剩下思念與回憶。

-

唐詩金陵圖鑑

-

她時常想象灩澦堆響起猿啼聲的時候,丈夫就坐在歸家的船上。她不忍清理門前石階厚厚的青苔,只因那裡還殘留丈夫離家時徘徊的足跡。

-

她注視著八月雙宿雙飛的蝴蝶,憂從心來,只盼著丈夫的家書早日寄來,可以讓她快些出門迎接。

-

唐詩金陵圖鑑

-

春去秋回,滄海桑田,女子的一生都鎖在了長幹裡。陪伴她的,是一磚一瓦,一草一木;未曾改變的,是市井裡巷,喧囂人群。而這不過是時代洪流裡的小小縮影,在長幹裡以外的世界,青梅竹馬的故事依舊在上演。

-

美好的開頭,開放的結局。想來,李白這樣的豪邁詩人能暫時從男性身份抽離,以女性視角道出這涓涓細流般的感傷,實屬可貴。

-


-

如果說在長幹裡,李白捕捉到的是情意纏綿,在登臨鳳凰臺,眺望白鷺洲以後,他的視野已從小兒女延伸到歷史長卷。

-

唐詩金陵圖鑑

-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

很可惜,千百年前的奇觀,已無法為今人領略。其地理位置,在秦淮區鳳台山一帶,始建於南朝,也有專家認為,晉代就已出現,而這裡也是“竹林七賢”之一阮籍的衣冠冢。

-

唐詩金陵圖鑑

-

相傳,南朝宋文帝時期,曾有三隻鳳凰飛落在鳳台山間,形似孔雀,身披五彩羽毛,聲音悅耳,引得群鳥紛紛附和,盤旋上空。鳳凰臺之名由此而來。

-

三百多年後,李白到此,不見“百鳥朝鳳”,只見江水滔滔,怎不心生落寞?

-

唐詩金陵圖鑑

-

南京這座城,與身俱來,就引人念舊,見多了大世面、大豪傑,可誰都逃不過時光流逝。

-

昔日孫吳何等英雄氣概,在金陵建都立業,多年後宮殿已佈滿野花,掩埋成荒涼小徑。再說晉人郭璞,晉明帝為其修建的衣冠冢何其奢華,待唐人所見時,僅剩一個丘壑。

-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沒有什麼能亙古不變!

-

唐詩金陵圖鑑

-

一番思量,幾多感慨,李白的視線被遠方青黛吸引。

-

寫白鷺洲,無人能比過他這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

三山,是三座並列山峰,南北相連,坐落於西南長江邊。白鷺洲,本是長江中一處沙洲,因常年有白鷺聚集而得名。

-

唐詩金陵圖鑑

-

閉上雙眼,壯麗山河已浮現腦海:三座山巒在雲霧中若隱若現,聳立於青天之外;秦淮河流經白鷺洲,被分成兩股水道。

-

若不是站在巨人肩上,怎能看得這般遠?李白腳下的巨人,正是無限繁榮的大唐。一個欣欣向榮的年代,縱是憑弔往昔、消解心底的不得志,字裡行間也洋溢著氣貫長虹的豪情。

-

唐詩金陵圖鑑

-

明朝初年,城南的三座山填進燕雀湖,山基被修成街道,並以李白的詩句命名:三山街。如今舊貌不復,街名仍被沿用。

-

唐詩金陵圖鑑

-

提起白鷺洲,“秦淮八豔”之一馬湘蘭的府宅

便坐落於此,死後安葬在白鷺洲內碧峰寺附近。

-

物轉星移,一代又一代人為金陵寫下續篇。身為後人,雖惋惜於稍縱即逝的風景,但更為薪火相傳的千年文脈驚歎!

-


-

適合懷古沉思的,不僅有白鷺洲,更有聞名遐邇的玄武湖。

-

唐詩金陵圖鑑

-

“雄圖不足問,唯想事風流。”

-

當一代名相張九齡途經玄武湖,眼見幕府山屹立前方,不禁憶起六朝舊事。作為承漢啟唐的存在,六朝人在科技、文學、藝術上取得了累累碩果,但政權頻繁更替,尤以宋、齊、梁、陳多動盪。

-

唐詩金陵圖鑑

-

中國古代出現了幾位奇才皇帝,他們在藝術領域堪稱大家,但若以政績衡量卻毫無建樹。

-

譬如南唐後主李煜、北宋的宋徽宗,以及寫出《玉樹後庭花》的陳後主。張九齡在詩中提到了陳後主的恥辱——“天清華林苑,日晏景陽樓。”

-

唐詩金陵圖鑑

-

對景陽樓,或許你略感生疏,但說起雞鳴寺誰人不知,每到櫻花季,這裡便成了驚豔全國的風景線。景陽樓位於雞鳴寺山巔崑崙正殿東北角,本是南朝皇家宮苑的一景。

-

樓下有一口胭脂井,隋兵攻佔臺城後,陳後主遂與兩位妃子投井藏身。堂堂君王淪落至此,實在荒謬。

-

唐詩金陵圖鑑

-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距離南朝約五百年後的五代十國,南唐後主李煜也在歌臺人散後當了階下囚。

-

李煜、陳叔寶都曾以金陵為都,沉浸於江南溫柔鄉,歌舞昇平夜夜笙簫,早已將雄心壯志拋諸腦後,他們只想在詩詞中建立理想國,終究難逃現實的一敗塗地。

-

唐詩金陵圖鑑

-

顯而易見,大唐天子的霸氣直衝雲霄。像張九齡這等見證過開元盛世的有識之士,以後來者眼光審視六朝,想必是欲說還休。

-

其實,張九齡本身就是奇人。有人稱,開元之治因他的到來拉開帷幕,因他的逝世畫上句點。生前,他已預測安祿山謀反,玄宗視而不見;死後,安史之亂爆發,大唐自此江河日下。

-

唐詩金陵圖鑑

-

私以為,對玄宗,張九齡的內心充滿矛盾。玄宗的藝術造詣毋庸置疑,其書法遒勁雄秀,精通樂器,與楊貴妃合作的《霓裳羽衣舞》冠絕四方。但他終究不同於另幾位藝術皇帝。

-

從剿滅韋后勢力,奪回李唐江山,到勵精圖治,將大唐推向極盛,卻因晚年懈怠釀成暴亂。成也是他,敗也是他。張九齡預見了悲劇卻無力扭轉,這份無奈著實沉重!

-


-

相比張九齡,中唐“詩豪”劉禹錫承受的苦悶更顯著。他曾位極人臣,一身抱負,皆因改革觸怒藩鎮官僚的利益,三度被貶,辭官歸隱。

-

唐詩金陵圖鑑

-

這一年,劉禹錫從安徽返回洛陽時,經過南京觸景生情,寫下五首七絕詩,即《石頭城》、《烏衣巷》、《臺城》、《生公講堂》、《江令宅》

-

唐詩金陵圖鑑

-

在這組詩中,傳頌度最高莫過於

《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

唐詩金陵圖鑑

-

遙想東晉,出身“琅琊王氏”的政治家王導、淝水之戰的總指揮謝安都居住於此。

-

一時間,烏衣巷就是“高門世族”的代名詞。誰曾想,百年一夢,豪門府邸已被歲月打磨成市井裡弄。

-

唐詩金陵圖鑑

-

《石頭城》時,劉禹錫將南京比作空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

是南京城落寞了嗎?對他來說,真正落寞的是凋零中的大唐與無法施展的壯志。每個時代都有不得不承受的陣痛,也都有不屈的靈魂。

-

唐詩金陵圖鑑

-

往唐朝以前看,有“採菊東籬下”的東晉陶淵明;往唐朝以後看,有“處處築蘇堤”的北宋蘇東坡。他們仕途坎坷,仍以寬廣胸襟寄情山水,看淡紅塵。

-

掙扎在日漸頹敗的大唐,劉禹錫何嘗不曾抱有同樣的失落,幸有詩情聊以慰藉,發出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吶喊!

-

唐詩金陵圖鑑

-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然,茫茫宇宙,四時輪迴,人的壽命有限,一座城的故事無限,興衰榮辱、風起雲湧,大浪淘沙過後,早已趨於平和。

-

生而為人,著實不必執著於轉瞬成空的浮華,接納現實的遺憾,從花開花落、月缺盈滿的另一面尋覓溫情。興許,金陵城想要教予世人的生存之道便是安之若素。

-


-

不可否認,金陵就是有一股溫柔的力量,讓人安心卸下戒備,行走其中。

-

唐詩金陵圖鑑

-

無論你已奔走半生,染盡風雪,或是初出茅廬,一身壯志,古老的城就像一位慈眉善目的智者,輕輕將你安撫,靜靜聽你訴說。

-

唐詩金陵圖鑑

-

這裡有好山好水,有亭臺樓閣。

-

李商隱的慨嘆:“三百年間同曉夢,鐘山何處有龍盤”,有杜牧的沉吟: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有皮日休遊走棲霞寺的遺憾:“不見明居士,空山但寂寥”

-

唐詩金陵圖鑑

-

這裡有王侯將相的傳奇,有纏綿悱惻的相思。

-

李賀筆下的少女懷春:“妾家住橫塘,紅紗滿桂香”,有羅隱夜泊金陵的傷感:“冷煙輕澹傍衰叢,此夕秦淮駐斷蓬”,有高蟾題畫金陵的惆悵:“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

唐詩金陵圖鑑

-

詩的魅力在於,記錄史實,也記錄心情,經得起推敲,更暗含玄機。城市的魅力在於,在奔走不息的光陰中,見證每一個行走的痕跡。

-

當唐詩遇見南京,你可以從中抽絲剝繭,探索未曾瞭解的歷史;也可以悠然遐想,搜尋與眾不同的心境。

-

唐詩金陵圖鑑

-

正因為前朝文人猶如蚌殼孕育珍珠般磨礪漢字,歷經詩經、楚辭與樂府詩的洗禮,唐詩才得以擁有水到渠成的不朽。

-

正因為南京一城千面的美,或鍾靈毓秀、人傑地靈,或柔情繾綣、萬紫千紅,或風雨蒼黃、勢不可當,詩人們無處安放的才情終於找到了棲息的港灣。

-

唐詩金陵圖鑑

-

詩與城,相輔相成,珠聯璧合。每一次品讀,都彷彿逆行在時空的軌道;每一次回眸,都彷彿徜徉於華夏文明的經緯。

-

一座城的矜貴,一首詩的風華,一段段人生的串聯,以雋永文思感物詠志,於繁華處返璞歸真……

-

-END-

作者 | 納蘭敏月

圖片 | 來自網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