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驍龍675,為什麼Redmi價格只能賣到VIVO的一半?

VIVO 每次新機發布,娛樂圈和數碼圈都笑開懷,堪稱盛事。VIVO X27系列也不例外,邀請了鹿晗和劉雯兩大流量擔任代言人,OV代言人可為籠絡了半個娛樂圈的流量。

同樣的驍龍675,為什麼Redmi價格只能賣到VIVO的一半?

發佈會可為亮點紛呈,升降式攝像頭、第六代屏幕指紋、水冷散熱等都是旗艦水準,價格也毫無意外地體現了一貫的VIVO風格——3198(8+128)、3598(8+256)、3998(X27Pro)。這是一款從設計到代言都是妥妥地線下機,是VIVO年度銷量和利潤擔當,正是有了這種利潤豐厚的走量機的支持,VIVO才有精力貢獻出NEX、無孔機等一系列令人驚豔的作品。

同樣的驍龍675,為什麼Redmi價格只能賣到VIVO的一半?

同樣的驍龍675,為什麼Redmi價格只能賣到VIVO的一半?

同樣的驍龍675,為什麼Redmi價格只能賣到VIVO的一半?

本來也沒啥可比較的,買Redmi Note7Pro的基本上都是斤斤計較的線上受眾(應該是小米都是),基本不會買VIVO X27;同樣買VIVO X27的都是線下群體,可能壓根都接觸不到Redmi Note7這款產品。但因其恰好同時使用了同一款處理器—高通驍龍675,遂有感而發而已。

說實話,OV已經形成了梯次分明的產品體系,長期以來的轟炸式線下明星教育已經讓OV成為大街小巷裡的“頭牌”,這需要曠日持久的廣告投入和精準的宣傳到達,非一朝一夕可成,捷徑大概只有華為榮耀愛國與明星雙管齊下。而小米仍處在“線上飽和、線下未破,仍然缺貨”的尷尬局面,品牌分割剛剛啟動,產品架構梯次仍然模糊,市場佔有率處於第一梯隊末端。與風頭正勁的前面四位小哥哥相比,小米似乎“內憂外患”。

同樣的驍龍675,為什麼Redmi價格只能賣到VIVO的一半?

Redmi Note7Pro賣到VIVO X27一半價格,沒什麼好吐槽的,服務的群體不同,產品設計思路和定位必然不同。反過來想,敢用675搭配如此豪華旗艦配置的,除了OV,別無分店,這就是品牌的魅力。而Redmi/小米和OV的差異(差距),就在於品牌的塑造和粉絲定位的不同。一直以來,小米主品牌承受著線上粉絲挑剔的目光,如履薄冰地努力在性價比和旗艦配置中把握著微妙地平衡,在取捨中竭力迎合線上粉絲的喜好,從1999到2999,走了整整9年。這八年來,OV用明星砸出了線下粉絲,華為用研發炸開了愛國口碑,上述品牌客觀的利潤率又開闢了牢固的線下渠道……這些都與小米無關。

同樣的驍龍675,為什麼Redmi價格只能賣到VIVO的一半?

Redmi獨立,是一往無前的求生,更是無可奈何地決然。他用三款產品將700-1600價位防守的牢不可破,並躍躍欲試挑戰2000價位,順勢將小米之前的粉絲群體一併承接過來,用極致的性價比照顧這部分群體需求。而小米則可放心大膽地追求品牌塑造和用戶體驗,換言之就是“試錯”,放下銷量包袱滿足“長大了的、有錢了的”米粉的體驗需求。而小米9/9se可以看為是小米向Redmi交接的最後一棒,“以後再也不會有3000以下的小米數字旗艦了”。

同樣的驍龍675,為什麼Redmi價格只能賣到VIVO的一半?

成與敗,關鍵就是供貨能力和關鍵部件的掌控力。我們很欣喜地看到,小米進軍印度市場即吸取了國內市場的教訓,線下開拓與自建工廠並舉。在國內顯然不可能採取上述措施,只能從加強供應鏈管理方向努力。更充沛的供貨源自於對市場的自信、對渠道的自信,而這需要更多的營銷投入和渠道分潤,也就是要有更高的產品溢價,而小米與這兩方面都相去甚遠。

雷軍宣佈,小米9將在3月底出貨量達到100萬臺,這與曾經的產品相比也許是巨大的進步,但與友商和市場期待相比,顯然不足。我相信,解決了供貨問題的小米才是脫了韁的駿馬,恣意奔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