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經濟成績單公佈!東莞朝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邁進

上週,拓斯達在總部大樓為近2000名員工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年夜飯,為去年總結、為來年展望。在智能化浪潮的帶動下,拓斯達2019年前三季度成為全國範圍內保持淨利潤正增長的6家機器人企業之一。

工業經濟成績單公佈!東莞朝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邁進

以拓斯達為代表的製造企業,以優異成績單為全市實體經濟提振了信心,在優秀企業帶動下,東莞工業經濟交出漂亮答卷。據東莞市工信局數據顯示,去年前11月,東莞全市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4014.24億元,同比增長7.8%,居珠三角首位,比全國、全省增速分別高2.2、3.4個百分點,佔全省工業比重(13.4%)連續六年上升;全市先進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2%和19.1%。

75家企業實現規模和效益倍增

民興電纜是東莞首批“倍增軍團”一員。東莞啟動“倍增計劃”以來,民興電纜駛上發展快車道,2019年主營業務收入達30億元,在2016年的基礎上將會實現340%的提升。像民興電纜這樣實現規模和效益倍增的“倍增計劃”試點企業有75家。全市356家“倍增計劃”市級試點企業,去年1至11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2%,比規上工業增速高9.4個百分點,拉動規上工業增長3.6個百分點。

工業經濟成績單公佈!東莞朝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邁進

東莞成立市“倍增計劃”工作領導小組,設置專人專職的市鎮兩級倍增辦,建立企業服務專員機制。此外,東莞加快構建和升級全市企業公共服務平臺(“企莞家”平臺),充分發揮“互聯網+政務”作用,在原有“倍增計劃”服務平臺基礎上,全面整合涉企數據,統籌土地、技術、資金、人才等資源要素,為企業提供線上的高效便捷服務。

據東莞市工信局方面透露,目前東莞謀劃“倍增計劃”升級版,對土地、技術、資金、人才等製造業供給側的要素配置進行改革創新,推動“倍增計劃”對企業服務和扶持機制向全市制造業全域覆蓋。

為白名單中小微企業提供貸款金額290億元

2018年,東莞創新出臺“非公經濟50條”,除300億元降成本舉措外,更有500億元增值服務。

“沒想到一筆4000萬元的貸款靠的是幾張專利紙,這在以前是無法想象的。”東莞李群自動化從東莞銀行拿到貸款用於技術研發。中小微融資難一直是困擾業界的難題,“非公經濟50條”加強金融的澆灌作用,確定首批3.5萬家的中小微企業白名單,建立差異化的中小微企業信貸扶持政策。

工業經濟成績單公佈!東莞朝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邁進

經過近一年的努力,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的力度顯而易見。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白名單中小微企業新增貸款筆數超1萬筆,貸款金額290億元。此外,融資租賃也是東莞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舉措。2019年,東莞累計為企業降低企業融資租賃成本4870.77萬元。

在“非公經濟50條”“融資租賃”“小升規專項獎勵”等政策紅利下,大批中小微企業實現“小升規”。去年全市新增“小升規”工業企業1440家,規上工業企業總數達10658家,排名全省第一。目前已對2018年度1557家新升規企業給予每家10萬元的專項獎勵。

工業經濟成績單公佈!東莞朝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邁進

全面實施“強心補鏈”工程

在望牛墩東莞中集的“燈塔工廠”裡,數千平方米車間鮮見人影,機器人在轟隆聲響中切割、上下料、焊接、噴塗……不到1分鐘,一臺接一臺印著“CIMC”標識的產品從車間誕生。此時,遠在海外參展的中集車輛(集團)有限公司CEO兼總裁李貴平通過手機就能看到有關機械運作的信息實時更新,產品的訂單信息與物流信息相應切換。

“燈塔工廠”是企業自動化改造、智能化升級的結晶,折射著東莞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突圍路徑。數據顯示,東莞去年共扶持330個自動化改造項目,推動建設智能製造重點項目10個,認定扶持市首臺(套)重點技術裝備產品21個,實現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認定企業155家,推動90家工業企業基礎業務上雲,推動12家工業企業實現核心業務上雲。

工業經濟成績單公佈!東莞朝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邁進

東莞市工信局負責人介紹,東莞正全面實施“強心補鏈”工程,加快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通過做優做強電子信息產業,依託現有產業優勢,選定智能移動終端作為我市的培育和申報方向,全力向工信部申報國家首批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

5G的到來將在多個領域帶動萬億級別的新興產業發展。為更好地引導5G及相關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東莞貫徹《東莞市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提升計劃(2018-2020年)實施方案》,並出臺《東莞市加快5G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加快推動5G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並在全市層面形成工作機制,推動松山湖高新區、濱海灣新區、水鄉功能區、銀瓶合作創新區和長安步步高生產基地創建5G示範區。

【記者】葉永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