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即將開學,已有人被騙……小心不法分子盯上了你的學費?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國各地陸續迎來開學季。截至目前,我國已有24省區市(不含港澳臺)明確高三開學時間。4月7日,黑龍江、吉林、河南、福建等9地的高三學生恢復開學。

黑龍江、福建等9地高三年級開學

綜合各省區市教育廳官網消息發現,黑龍江、吉林、河南、安徽、福建、江西、海南、廣西、湖南9地的高三年級於昨日(4月7日)開學。此外,甘肅高三年級將於4月9日開學;浙江高三年級將於4月13日開學;遼寧、山東兩省高三年級將於4月15日開學。

多省即將開學,已有人被騙……小心不法分子盯上了你的學費?


此前11省區市高三年級已開學

自青海省3月9日高中(中職)陸續開學後,3月9日至4月初,已有山西、江蘇、雲南、貴州、西藏、四川、陝西、寧夏、新疆、青海、內蒙古11省區市高三年級已陸續恢復開學。

截至目前,我國已有24省區市(不含港澳臺)明確了高三開學時間,部分省區市的初三年級和其他學段開學時間也已出爐。

多省即將開學,已有人被騙……小心不法分子盯上了你的學費?


北京市中小學4月13日開始線上學科教學

日前,北京市教委發佈《通知》,要求從4月13日起,北京市中小學將按照本學期課程教學計劃進行線上學科教學。《通知》要求各校優化教學安排,在開齊開足國家規定課程時,兼顧學校統一教學和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併合理把握教學進度,做到教學內容適量、教學時長適當,防止學生學業負擔過重。

截至目前,除北京外,湖北、上海、重慶、天津、廣東、河北6省市尚未公佈開學的具體安排。

多省即將開學,已有人被騙……小心不法分子盯上了你的學費?


隨著各地首批開學時間的確定,如何做好校園防疫工作和學生個人衛生,也成了越來越多家長關心的話題。開學季該如何做好防疫工作呢?溫馨提示請查收↓↓↓

學校如何做好防疫?

1.教室、圖書館、實驗室、隔離場所等每天消毒。

2.各年級採取學生錯峰入學、錯時進校,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學校。

3.專人負責監測所有進入校園人員體溫,發現體溫異常情況禁止入校。

4.教室內學生課桌拉開距離,同時採用隔板隔離。

5.學生就餐時保證一人一盒專人配餐,並實行錯峰錯桌就餐。

6.教室、餐廳、圖書館、實驗室等各類場所要隨時保持通風。

7.衛生間保證每天徹底消毒,定期巡查,配備足夠的洗手液。

學生如何做好防疫?

1.每天注意手部衛生,學習七步洗手法,儘量隨身配帶洗手液。

2.每天測量體溫,當發現自己體溫異常時要及時上報給老師,有條件的話自備體溫計。

3.從出家門到進學校全程佩戴口罩,儘量步行、騎車或乘私家車上下學。

4.用餐時和其他同學分散就餐,注意飯前飯後洗手,避免聚眾說話。

5.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身體免疫力,根據天氣情況及時增減衣物,避免受涼。

重返校園的同時,謹防詐騙

就在學生們準備重返校園的時候,也有不少實施電話詐騙的不法分子盯上了他們,從涉世未深的學生口袋裡“套”走了大筆金錢。

團團在這裡提醒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謹防詐騙!

多省即將開學,已有人被騙……小心不法分子盯上了你的學費?


因為一通電話,讀研一的熊瀟被騙了4萬元

“其實我本來沒接這個電話,但對方打了好幾次。接通後對方說出了我的姓名、學校、身份證號等等信息,我就感覺自己一點一點被對方‘洗腦’了。”


回想起2月14日那天被騙的經歷,熊瀟很是懊惱。電話那頭,自稱是“京東金融”工作人員的“客服”以“根據國家規定,現需註銷你的學生貸款賬戶,不然會影響徵信”為由,誘導他添加了“客服”的QQ,從借貸平臺借出了最高可借貸額度的貸款,再轉至詐騙分子的“註銷專用賬戶”。

“錢剛轉過去,對方就‘失聯’了。”熊瀟馬上報了警。4萬元不是小數目,“比我的學費和住宿費加在一起還多1萬。”為了不讓家人難受,他決定在日後打零工填補用度。


熊瀟的遭遇並非個案。

成都市公安局錦江分局蓮新派出所警官崔璐瑤介紹,每學期開學前或開學初,是騙子針對大學生行騙的高發期,尤其近期人們往往線上辦公、上課,接觸網絡的時間增加,騙子在網上行動、得手的可能性也會變大。

冒充借貸平臺客服、尤其是冒充學生們熟悉的知名企業,以註銷貸款賬戶為由,誘導大學生綁卡、轉賬,已成為當下最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之一。利用學生急於擺脫不良徵信記錄的心理,詐騙分子編造出各種理由,並在“輸入密碼”“授予權限”等關鍵節點施加壓力。

被同樣的“套路”欺騙的還有他們

今年2月到3月間,被同樣的“套路”欺騙的還有肖然和李莉。回想起自己與騙子通話時的詳情,肖然感嘆“真有些防不勝防”。

“一開始我是不相信的,因為我沒有註冊過這些借貸平臺。”但面對肖然的猶豫,對方很快給出了答覆:“您應該是上學的時候,無意中掃碼領禮品的時候註冊的。”


學生害怕自己還沒步入社會就背上“老賴”之名,騙子則一再用“違反國家規定”“高額賠償金”等字眼迫使學生迅速做出決定。

在騙子的“軟硬兼施”下,被攻破心理防線的肖然將1萬元轉到了騙子的賬戶上。而本就對網絡平臺貸款瞭解不多的李莉,也在聽信了“可能是別人盜用了號碼註冊”的藉口後,把學費“折”了進去。

多省即將開學,已有人被騙……小心不法分子盯上了你的學費?


“對方越急,你越是要冷靜。”在網絡詐騙中“倖免”的董成楠分享了自己的“防騙心得”。

他曾接到一個電話,顯示號碼所在地是北京。今年畢業的他剛投了不少簡歷,因此電話響起3聲之內,他便清了清嗓子接了起來。

“您好,這裡是360借條,請問您是遼寧大學的董同學嗎……”對方告知董成楠,每年畢業季都需要註銷一部分畢業生的學費貸款賬戶。


但一聽說要花錢才能註銷,將信將疑的董成楠便提出了暫緩註銷的要求。從這時開始,“客服”顯得有點著急。幾輪“拉鋸”後,對方表示可以與上級溝通,適當降低充值額度。

“交多少錢竟然還有商量?”

董成楠頓時意識到事情不對勁,立馬把通話內容轉述給了老師。在查詢了學校發佈的防詐騙通知,核查了“客服”偽造的資質文件後,董成楠確信自己接到了詐騙電話。

再次接到電話後,董成楠一語道破了對方的行騙步驟,並提出報警。只是沒等他說完,電話已經掛斷,再次回撥則一直都是“正在通話”狀態。

“希望是把我拉黑了,而不是在與下一位受害者通話。”董成楠說。

多省即將開學,已有人被騙……小心不法分子盯上了你的學費?


“凡是需要我轉賬的電話,我都會再三核實。”同樣對網絡詐騙頗為謹慎的管羽也曾接到自稱是“京東金融客服人員”的電話。

“雖然她準確報出了我的各種信息,還用‘個人信用破產’要挾我,但我還是決定先確認她的身份。”在京東官網核實後,官方客服回覆她“此人並不是我司人員”,並提醒她多加小心,謹防詐騙。


管羽舉報了騙子的號碼,並把號碼拉入了黑名單。

肖然報警後,警察第一時間止付了嫌疑人收款賬戶。不過,電信詐騙、網絡詐騙多為團伙作業,一個團伙的人可能在線下互不認識,他們的IP地址多變,有的甚至在國外,在網絡虛擬世界,想要立即抓到“狡兔三窟”的騙子,難度非常大。

警方對網絡詐騙分子的偵察和追繳從未間斷

近年來,無論是全國各地警方、高校,還是各類社會組織,都在以各種方式傳播預防網絡詐騙的知識,警方對網絡詐騙分子的偵察和追繳也從未間斷。

去年年底,生活在北京市朝陽區的李林接到一通詐騙電話,意識到對方可能是騙子後,他很快掛斷了電話。沒過幾分鐘,他又接到一通所屬地是北京市朝陽區的電話。

“這裡是北京公安局朝陽分局,提醒你剛剛接到了詐騙電話,千萬不要相信。”

李林感到難以置信。“警察怎麼這麼快就發現騙子給我打過電話?這不會是連環騙局吧?”通過北京市公安局官網查詢後,李林發現,來電號碼果然是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的。

“警察應該早就盯上這個犯罪團伙了,可能正在一邊摸清團伙的情況,一邊提醒潛在的受害者不要上當。”李林推斷。


據中國公安部統計,2019年,全國公安機關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0萬起,搗毀境內詐騙窩點5126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6.3萬名,先後21次赴境外開展警務執法合作,協調當地警方搗毀境外詐騙窩點70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276名,並先後20次從境外將嫌疑人押解回中國。

“96110”反詐專線共向各地推送預警線索170萬條,勸阻受害人101.6萬人次,挽回直接經濟損失56.1億元。

崔璐瑤警官介紹,公安機關近期正在進行反詐騙改革,將使用智能機器人監測詐騙行為,機器人會在發現此類行為後第一時間把信息提供給警方,及時聯繫提醒公眾。這套系統將在測試完善後推向基層,每個公安單位也將設置反詐預警人員專門負責對接,從根源降低事件發生的可能。

親歷詐騙後,勇敢站出來做起詐騙普及

一些大學生在親身經歷過詐騙後勇敢地站出來,做起防詐騙知識普及。

曾有過被騙經歷的網友小熊和小龍人都製作過防騙視頻,他們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觀眾騙子善於抓住受害者的哪些“軟肋”。

“自己有過被騙的經歷後,看到又有大學生被騙,真的特別著急,希望製作視頻能幫助大家保持警惕,清醒地識破騙子的花言巧語。”網友小龍人在防詐騙視頻中說。


小熊還建立了“註銷學生貸騙術受害者”群組,群裡已有128人,總受騙金額430萬,單筆最高達59萬元。小熊希望受害者的慘痛教訓能給大眾以警醒,也希望為一些案件的偵破提供更多線索。

學法律的管羽在認清詐騙套路後,對假“客服”進行了警告,並在年級群內講述了詐騙事件的經過,總結了騙子的慣用伎倆。

董成楠在經歷詐騙風波後也覺得需要做點什麼:“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寫了一篇播音稿,花了兩天兩夜做了一期節目出來。”這期節目發在了學校官微上,給全校同學敲響警鐘。


多省即將開學,已有人被騙……小心不法分子盯上了你的學費?


除了提醒大家了增強網絡安全相關知識,提高對陌生電話、可疑信息的警惕性和分辨能力,小龍人還在視頻中提到,希望網絡監管部門加強監管力度,減少信息洩露的可能;需實名認證註冊的平臺,也必須提供信息不被洩露的保障。

接到詐騙電話的林茜沒有第一時間結束通話,思索了幾秒後,她對著電話的那頭說:“別騙學生的學費和生活費了……”話還沒說完,電話就被掛斷了。

林茜不知道這句話有沒有用,但她慶幸自己說過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除崔璐瑤外均為化名。)

來源 | 創青春(ID:zgqncyxd)綜合整理自:央視新聞(ID:cctvnewscenter)、中青校媒(ID:chinaumu5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