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逆行”

父親的“逆行”

父親的“逆行”
父親的“逆行”

父親的“逆行”

父亲的“逆行”

父親是一名軍醫,多少次,他逆行的身影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參加援藏醫療隊、赴小湯山抗擊“非典”、支援汶川震區……這些記憶伴著我長大,也鐫刻進了他的“年輪”。

年前,從軍近40年,已經56歲的父親向組織遞交了退休報告,然而,猝不及防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開來,面對兇猛的疫情,父親再一次主動請纓,與戰友們一同赴火神山醫院“參戰”,理由和17年前一樣簡單:因為我是呼吸內科的軍醫。

父親出發的前一天,家鄉貴陽罕見地下了一場大雪。因為之前配發的編織腰帶不太合適,我把自己的先借給了他。這已不是第一次看著爸爸收拾行囊上“戰場”了,但是我依然跟小時候一樣手足無措。應該說點保重之類的話,但是幾次欲言又止,最後出口的竟然變成:“爸,編織腰帶記得還我,我回學校還要用。”

隨著火神山醫院第一批患者開始接受治療,病區內的工作量急劇加大。父親和所有的青年醫生一起,申領藥品、搬運醫療物資、用輪椅推送行動不便的患者。考慮到父親有二十年的腰椎間盤突出病史,母親和我都很揪心。由於隔離服穿脫很不方便,父親很少喝水,儘量不上廁所。摘下一層層口罩,臉部和發叢裡因為過敏長了很多疹子,被汗水刺激得又癢又痛。然而父親總是笑著說:“剛在雲南邊境當兵那會兒,一個連的戰友在雪裡一臥就是好幾個小時。我一個農村孩子,是到了部隊才吃上細糧,才穿上新衣。現在這點苦算什麼。”

疫情兇猛無情,已不年輕的父親也感到體力和精力大不如前,面對病人的不安和恐懼,老兵的信念一直支撐著他。“不管是醫護人員還是病人,除了堅持只有堅持。”在電話裡,父親不止一次這樣對我說。

前不久,收到父親的微信,火神山在收集每個工作人員的抗疫心語,他希望我能給一些建議。他一直是個敏於行訥於言的人,記得在小湯山戰友紀念冊裡,他幾經考慮也只寫下一句“團結就是力量”,這件事還被我“吐槽”了好久。但是現在我明白了,在疫情面前,當踏踏實實做了許多事以後,樸實簡單才是最真摯的情感。微信裡打好的詞句顯得花哨而膚淺,我刪了又寫,寫了又刪,最後只發出八個字:扶危渡厄,醫者擔當。沒過多久,就收到父親的回覆:赴“湯”蹈“火”,義不容辭!

父亲的“逆行”

END

作者 | 楊小琪

配音 | 劉迪

父亲的“逆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